APP下载

上海“沪城八景”的景观艺术

2019-10-12林磊李家卉

园林 2019年9期
关键词:丹凤黄浦八景

林磊 李家卉

1 八景文化简介

我国名胜古迹众多,“八景”作为一种景观集称文化遍及华夏。关于“八景”起源,普遍认为其来源于北宋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图”,此后以“八景”作为创作载体发展起来的诗词歌赋、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形成了“八景”文化。论及“八景”一词在史籍中正式出现,可以追溯到两宋时期,但作为融合了中华美学思想、山水文化精神以及古典园林理念的代表,“八景”现象是在社会思潮中步步滋长而生,其萌芽于魏晋,兴起于宋朝,繁荣于明朝,在清朝盛极而衰,到当代重获新生。

1.“江皋霁雪”遗址大境阁与古城墙现状

2 沪城八景分类

“沪城八景”是上海明清时期评选出的八大景观,分别为“石梁夜月”“黄浦秋涛”“江皋霁雪”“吴淞烟雨”“凤楼远眺”“龙华晚钟”“海天旭日”和“野渡蒹葭”。“沪城八景”在明末清初已陆续出现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如清人秦荣光所著《上海县竹枝词》有咏“沪城八景”一首:“浦涛海日满江烟,桥月光寒峰雪连。渡口楼头等塔顶,沪城八景费诗笺。”[1]对其历史风貌做了简要概述。清《同治上海县志》中将“八景”载入“古迹”中,并注曰:“八景曰黄浦、曰海、曰龙华、曰吴淞、曰凤楼,皆有迹可指,惟石梁、野渡、江皋,不知所在。”[2]“沪城八景”按照其构成要素可以分成三大类别,即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日常生活景观。

2.1 自然景观

2.1.1 八景与气象

气象指的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风、云、雨、雪等自然现象。“沪城八景”中所反映的气象景观丰富多样,从赏景特性来说大多数为季节性景观,需要一定的地理条件。以雨、雪论,“沪城八景”有如下景观:

吴淞烟雨:为细雨蒙蒙下的吴淞江之景。黄浦江曾是吴淞江南岸的支流,在明代“黄浦夺淞”后不断扩大,吴淞江渐成其支流。沪地气候温暖湿润,春夏多雨。吴淞两岸岸柳飘拂,江上水雾缭绕,云雾伴随着丝丝细雨飘入江滨,朦胧中又见船帆片片,若隐若现,成为上海北郊的一道风景线。

江皋霁雪:为登大境阁之上远眺江畔白雪之景。上海虽早在元朝建县,但为抵御倭寇侵袭,在老城厢修筑城墙,后增筑四座箭台用以放哨瞭望。明嘉靖年间在西北城墙(今大境路、人民路)箭台上翻建三层楼阁为大境阁(图1)。清人张春华在《沪城岁事衢歌》中有咏,并附自注:“城楼自东北而西有四:一曰万军台,即丹凤楼;一曰制胜台,即观音阁;一曰振武台;一曰大境阁。”[3]大境阁位于城楼之上,由于当时沪城外田野空旷,每逢严冬雪至更是风光独具,放眼望去,白雪皑皑,粉妆玉砌。

2.1.2 八景与天象

天象通常指发生在地球大气层外的现象,如日月星辰的运行等。日出、日落、月夜等天象容易被气候变化所影响,使其具有多变性。同时天象景观常作其他各类景观的背景,交相辉映,使观者获得多重美感。以日、月论,“沪城八景”有如下景观:

石梁夜月:为中秋游桥赏月之景。上海老城厢昔日水系丰富,桥梁纵横,在宋代末年已有桥梁近30座,于清代扩至56座[4]。方浜为城内较大河流之一,石梁即小东门外跨在方浜(今东门路)上的陆家石桥。每逢中秋月夜,沪人结伴赏月,称这一风俗为“走月亮”或“串月”。过去众人争相到小东门外的陆家石桥欣赏“月影穿环”景致,此时明月当空,水与天、月与影相映成趣,赋予画面温馨之气。

海天旭日:为浦东海塘观日之景。《上海历代竹枝词》对此有所记载:“海日初升恰五更,红光晃漾令人惊。须臾已见腾腾上,碧落分明挂似钲。”并注释:“护塘观日,最为可观。”[5]早期上海的海滨到处芦苇丛生,陆上沼泽遍地。清晨东方欲晓,海天相连之处晨曦微露,红霞漫天,朝日缓缓升起,犹如仙境。

2.1.3 八景与水文

“沪城八景”反映的水文景观主要是与吴淞江、黄浦江有关的景点。

黄浦秋涛:为潮汐日浦口观潮之景。古时黄浦江与吴淞江汇集后朝东前行泻入东海,因每逢秋季潮汐,海潮便会倒灌入江,形成磅礴之势[6]。陆家嘴位处浦江弯道,便成为观潮最佳胜地。清代王韬《瀛壖杂志》记:“八月十八俗传为潮头生日。潮有江、海之异。海潮来时,每为江水所截。……每年或有一二日咸潮,是为海水盗入,邑民皆弗汲。八月间,江潮最甚,多在浦口观潮[7]。”可见,当年黄浦江潮水湍急,气势雄伟,观潮者众多,一派繁盛热闹的景象。

1.1.2 操作原因:组织培养是个复杂而又系统的技术手段,环环相扣。某一环节的操作不当都会对整个实验造成很大的影响。实验操作不当最常见的后果就是细菌性污染,也有可能引起实验材料内生菌的爆发,导致培养失败,增加科研成本,即浪费了前期的工作,也中断了后期继代培养等工作。

2.2 人文景观

“沪城八景”除自然景观外,还有位于佛寺道观的人文景观,与宗教文化密切关联。“沪城八景”中“凤楼远眺”“江皋霁雪”二景的取景地大境阁关帝庙与丹凤楼均为道教庙宇,“龙华晚钟”取景地龙华寺为佛教圣地,均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龙华晚钟:为众人于佛寺禅院聆听钟声之景。有文献可考龙华寺建于北宋初年,每年三月十五,四方民众乘扁舟或驾车马,朝发城内来龙华礼佛、赶庙会。旧时从水道至龙华,以舟出黄浦再折入龙华港直抵寺前最为便捷。虽龙华港曲折较多,但不拘何地都能遥瞻塔景,所以有谚形容“龙华十八湾,湾湾见龙华”[8]。暮色将至,夕阳之下塔影依依,钟声悠扬,余韵不绝(图2)。

凤楼远眺:为每逢端午节和重阳节登丹凤楼观江之景。丹凤楼为南宋始建的极少数初期的妈祖庙之一。最初在古顺济庙,后迁移至东北城墙之万军台上,是当时上海县城制高点,登楼远望,江色尽收。由于此阁临江而面向黄浦,每逢端午时节黄浦江上龙舟竞渡,飞沫激扬,引众人齐聚丹凤楼一睹为快。沪人在重阳节有登高之习俗,丹凤楼又成为众人登高辟邪之首选。丹凤楼由于在民国元年(1912年)拆城墙时被拆除,今在原址(现古城公园)上重建丹凤楼(图3),但昔日盛景却已不再。

2.3 日常生活景观

“沪城八景”把民众生活之景也同样纳入到八景的关注范畴,其生活性景观描绘的是传统农业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祥瑞景象。

2. 龙华寺山门楼牌及塔影

3. 新建丹凤楼

4. 上海旧县城水道示意图(作者改绘)

野渡蒹葭:为沪郊县渔家乐之景。据秦荣光在《同治上海县志札记补》记载,野渡指芦子渡[9]。沪地处江南,气候宜人,吴淞江两岸水草茂盛。由于先前吴淞江上无桥,于是两岸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些摆渡口,用于滨南与滨北船只往来。李行南作《申江竹枝词》描述此景:“金凤飒飒响回塘,渡口呼船正夕阳。知否依家烟水外,蓼花红外近渔庄。”并注云“浦南莲泾苇塘之间,遍地蒹葭”[10]。

3 沪城八景的景观特色

3.1 地域性

“沪城八景”景观特色离不开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上海濒江临海,地处太湖下游江南水网地区,昔日水上交通为重要的出行方式,号称“有舟无车的泽国”(图4)。这些稠密的水网构成了上海县城独特的自然风光,因此“沪城八景”直接或间接与水景相关,它们或临河建寺、或临江赏景、或因水生景……如“凤楼远眺”虽题名与水景关联,但其描绘的登高远眺之景正是气势磅礴的黄浦江;“野渡蒹葭”描绘的则是浦南一带的渔庄生活之景,那里遍地芦苇,犹如一幅自然和民风交织的山水画。可见,明清时期上海虽缺少气势雄伟的名山,但它是借助于丰富的水景资源来评选八景。

“沪城八景”不仅由自然景观所构成,同时也巧妙利用沪地历史人文资源创造出符合当地气质的地域性文化景观。如丹凤楼与大境阁关帝庙均位于上海老城厢内,并与明嘉靖年间沪人为抵抗倭寇而修筑的那座老城墙息息相关,深刻记录了那段历史,成为联系当地人历史记忆的枢纽(图5)。“龙华晚钟”位于江南名刹龙华寺,书写了沪人宗教历史,映射其宗教文化特色。

5. 清同治年间上海县城图(作者改绘)

“沪城八景”也与人文风俗密切相关,并与其融合共生,成为上海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月三,上龙华,看桃花”是沪人的一大民俗,每逢此时热闹非凡。三月里和风送暖,生机盎然,桃花灼灼,观者不绝。农历三月十五的龙华庙会乃沪上盛事,香客纷至,香火缭绕。“石梁夜月”蕴藏着中秋佳节沪人走月亮、烧斗香之习俗。此外,“黄浦秋涛”之景与农历八月十八民众集会陆家嘴观潮的习俗相关,等等。正是这些风俗民情使得“沪城八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声名远扬。

3.2 文学性

八景诗词、八景题名和八景绘画随着八景文化之盛行而大量涌现,其中八景题名与八景诗词是文人通过文学语言来表达八景意象与情境,进而产生强烈审美情趣的有效手段,利于赞美和宣传家乡景色,与观者产生意境美共鸣。

“沪城八景”是对城乡景观的一种文本输出,也是对景境的高度凝练。它在题名上遵从既成的套数,同题而赋,通常为四字词语,前两字为景观所在场地的限定,后两个字常为具体景观景象,形成景观类型和逻辑关系,属于八景文化的表层审美表达,例如“石梁夜月”。同时,“沪城八景”在题名上也提示了景观的时效性,例如“烟雨”“霁雪”“晚钟”和“旭日”等,需要观者主动参与且选择正确时机方可一睹美景,强调了主客体之间的同构性与互动性。

在审美的深层次,“沪城八景”题名仅仅以32字凝练出景观声、态、色方面的综合特性,简洁精炼,让人产生无限联想,通过激发和调动人们的多种感官,使观者获得足够的意境美。如八景之一的“龙华晚钟”表达的听觉意象让人感受到夜半钟声的悠扬意境;同样“黄浦秋涛”也是一种声景,使人仿佛听到了浦江滚滚浪潮声;“凤楼远眺”是一种联想式的景观体验方式,这里远眺之景并未交代,使人遐想,令人神往。此外,“沪城八景”题名还可以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突出表现主题,增强震撼力。以“龙华晚钟”为例,它用“钟”代指佛教景观及建筑,通过借助小的物象来传达大景之情,以一物代一景,以有限为无限。

八景诗词是文人面对“八景”之美激发丰富情感,并用诗词表达地域景观的一种文学形式。在创作上,八景诗词一般都以连章组诗的方式歌颂、题咏当地的风景群落,常见为五言、七言诗词律赋,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题材。首先,“沪城八景”诗词是对明清时期上海实景的概括和提炼,复原了当初河流、植被等自然环境,是客观的地理资料。其描述的风俗民情是研究上海变迁的重要信息。其次,“沪城八景”诗词往往是文人用情景交融及主客观统一的方式表达对沪地名迹胜略的情感及对景观意境的追求,体现文字美、隐喻美、象征美,引导人们产生审美联想。如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诗咏“黄浦秋涛”:“十八潮头最壮观,观潮第一浦江滩。银涛万叠如山涌,两岸花飞卷雪湍[11]。”

3.3 哲学性

中国传统美学作为哲学的其中分支,重视身心体验,是一种感性认识。“沪城八景”反映了传统美学中“意象”“大美”“和谐”等美学主旨,继承了中国传统美学精粹,让人切身体会“追求身心之安顿、归复自然之常道”的景观内涵。它所描绘的沪人理想生活,正如庄子在《齐物论》中所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

“沪城八景”景观分布相对集中,以黄浦江、苏州河为主线,自东向西全方位展现出滨海临江的水乡风貌,各景之间通过空间关系达成和谐统一效果。其中“凤楼远眺”“江皋霁雪”和“石梁夜月”三处景观都可在上海老城厢赏阅,相距最近,其余五景分布在今吴淞江(苏州河)、黄浦江和现在已成为东部陆地的海滨各处,减弱了封闭城墙带来的压迫感,与周边自然环境取得一种平衡和补充,形成了完整的邑郊风景体系。

“八景”作为传统的标题风景,融汇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哲学思想,崇尚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是其显著特点。东方园林讲究理水,水为园之眼,可赋予其静修性灵的哲学意涵。“沪城八景”中“黄浦秋涛”“吴淞烟雨”和“海天旭日”等景观都以水作为景观基本构成要素,展现出一幅幅意境深远的非凡画卷,或宁静优美,或波澜壮阔。

同时,“沪城八景”也通过色彩平衡达到彼此的和谐统一。各景之间虽呈现不同的地貌特征和自然节令,涉及雨、雪、日、月等不同自然景象,但总体上展现的是一种极具原生自然状态和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单色调美景,宛若一幅幅中国传统水墨画卷,令人欣景物之和,慨诗画之情。

4 沪城八景对当代景观的启示

时移代易,沧海桑田,“沪城八景”现状大致存有三种情况:一是遗址尚在,保存完好,风采仍存,如“龙华晚钟”;二是遗址虽在,但景致不再,如“江皋霁雪”“凤楼远眺”“吴淞烟雨”和“黄浦秋涛”;三是遗址难寻、景致全无,如“野渡蒹葭”“海天旭日”和“石梁月夜”。

“沪城八景”虽不复往日之盛名,但其作为“生态活页”,有助于后人对上海城市发展轨迹以及旅游资源有更进一步了解,增强对现存历史遗址的保护意识。同时在全球化影响下,审美标准化以及文化趋同化使得各地景观遭受文化危机,景观设计大多缺乏地域特征,缺少审美情趣与文化意蕴,片面强调图案化、模式化设计。“八景”文化启发我们在设计中应深在思致、妙在情趣、精于意境,重新思考和定位场地原有特性,强调环境心理感受与公众参与,构建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景观。

猜你喜欢

丹凤黄浦八景
罗定新八景图案设计
书法作品欣赏
影摇江海,思结潇湘——第二届潇湘八景论坛在永州召开
丹凤的水
黄浦恩、刘洋、罗玄、彭霞作品
捏只可爱的哈士奇
丹凤“五个先行”推进村“两委”换届
丹凤“四个强化”从严落实“三项机制”
溪南八景图册
安徽利辛丹凤村汉代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