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点串成链,全域旅游兴山镇

2019-10-12蓓,周晨淅

农民文摘 2019年10期
关键词:肥东县集镇桥头

人气爆棚的“爱情隧道”、清幽浪漫的情人坞、泉水淙淙的龙泉古寺、创意满满的蓝山湾木艺小镇,还有种着各色水果的生态农业示范区、手工挂面和粉丝制作基地……安徽肥东县桥头集镇102平方公里的镇域内,大大小小几十个景点星罗棋布,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映衬,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有机融合,构建出丰富多彩的全域旅游形态。一拨又一拨游客来到这个魅力山镇,饱览生态之美,品尝农产品和特色小吃,体验乡村旅游的同时,也为桥头集镇带去了丰厚的旅游收入。据统计,2018年该镇接待游客19.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3.8万元。

游客在西河湾村的河道里游玩

“串珠成链”,把游客留下来

夏末的“爱情隧道”,两条早已废弃的铁轨,蜿蜒向前,两边绿树成荫,犹如一条天然的绿色长廊。这条位于龙泉山下绵延20公里的昔日铁道,近年成为受人追捧的“网红景点”,每年吸引着数万对情侣来此打卡。“谁承想,这条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运输线路,在时光的沉淀下,竟绽放出如此之美。”据桥头集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10月,肥东县在这条“会让游人变诗人”的浪漫之地,举办“中国诗歌创作基地”授牌仪式暨首场“爱情隧道”诗歌朗诵会;2017年5月20日,又举办“肥东爱情隧道诗会暨全球爱情隧道联盟成立大会”。之后,“爱情隧道”诗会每年一届,别出心裁的活动,让“爱情隧道”名声更响。

出“爱情隧道”,一路向北,是风景如画的梅山,可以爬仙人洞,喝山泉水,听古老的“仙人”传说;一路向南,则是双山天池、双山寺、数个生态园、情人坞、尖山、马龙山、白马山,让人尽情享受青山绿水。每隔一段路程,会有一个社区餐饮点和农家乐集群,游客可以驻足停留,品尝口味地道且价格公道的当地土菜,恢复体力后再出发。

如果继续向南,可至占地3000多亩的蓝山湾木艺小镇,带孩子去儿童乐园游玩,去生态农业示范区采摘桃子、葡萄、猕猴桃、蓝莓等各色水果,体验抓捕山地鸡、泉水鱼的乐趣,还可以到灶文化体验区加工菜肴。若意犹未尽,可在小镇住下,镇上的50余间民宿可容纳300余人住宿。

“这里毗邻合肥、芜湖,又很有传统文化底蕴,景点多、旅游内容丰富,吃、住、游、玩全部兼顾到,大人和孩子都能找到喜欢的项目,适合周末两天带着家人来个深度游。”和家人一起从合肥开车来游玩的周女士告诉记者。

“点石成金”,让村民富起来

一张巴掌大的木制明信片上,雕刻着茂密的树木,掩映着一条向远方延伸的铁轨,左上角刻着几行字:“全世界有很多条‘爱情隧道’,但只有龙泉山下这一条是最美的……”这是肥东县桥头集镇龙泉村村民席冬梅自己设计制作并出售的明信片。

席冬梅家6口人,只有三四亩地,种地收入低,家里一直不富裕。“自从申请镇里免费提供的‘爱心摊位’,出售水果、蔬菜、鸡蛋等土特产,家庭收入有了保障。如今旅游越来越热,依靠旅游的年收入从最初的一万多元增加到现在的五六万元。”席冬梅说,2016年底,她家便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现在正朝着富裕的目标迈进。

在“爱情隧道”所在的龙泉村,镇、村对周边贫困户进行DIY明信片定制培训,探索“旅游+邮政”新模式,迎合年青游客对新思想、新事物的追求;打造12个爱心摊位,免费给扶贫户使用,让他们售卖自家的农特产品,促进增收。同时,发展农家乐,吸收周边贫困户就业,以农村土特产品、绿色无公害食材为原材料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与旅游公司合作,将闲置农房开发成乡村民宿,既吸纳附近村民就业,又示范引领更多农户的转型发展。

在旅游线路沿线的社区,桥头集镇重点引导村民开办农家乐。47岁的山王集社区大汤组村民汤翠银开办的农家乐,目前年收入达到五六十万元,带动6位村民就业。大韩社区韩东组54岁的丁云霞,从2015年开始养鸡,之后又承包了108亩鱼塘,镇上川流不息的游客让她养殖的鸡和鱼不愁销路,如今年收入增加了10多万元。

蓝山湾木艺小镇则通过土地流转、景区内就业等方式,优先吸纳周边百姓就业,使当地百姓的年收入增加约6000元,让100余人吃上了旅游饭。

旅游的发展,也吸引着能人回乡创业。创立于2013年的合肥润枝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这几年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迅速发展壮大,从最初的“稻虾共养”发展到如今集稻虾养殖、甜樱桃种植、休闲观光、采摘餐饮、文化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园,为周边农户提供了近400个就业机会,户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

猜你喜欢

肥东县集镇桥头
高速公路桥头沉降沥青路面铣刨重铺维修技术探讨
开办“包公家宴职工食堂”安徽肥东县擦亮廉政品牌
关于肥东县“党建+ 电商扶贫”的思考
城镇化进程中集镇建设问题探析
董集镇:守住文化的根脉
华北铁路开通令沿线集镇层级有何变动
第一次做饭
关于肥东县新型城镇化的调查思考
论桥头搭板长度、厚度、配筋设计
猴子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