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思维:深度学习路径探索
——以沪教版《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教学为例

2019-10-12周才萍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9年25期
关键词:溶解性酸碱导图

□周才萍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江苏苏州 215101)

沪教版初三化学教材以“章”为序,一章一个主题。在新授课阶段,教学大多按教材顺序逐节逐章推进,一节课就掌握一节课的内容。这样将知识碎片化后传达给学生,提高了单节课的教学效率,但往往忽视了知识间的整体关联与深度融合,肢解了课程的整体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性较强,堪称初三化学的重点加难点,在实际教学中,花费课时最多,但教学效果却往往不甚理想。“课时优,章节良,期末练习大滑坡”这类现象,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时常出现,且综合性越强,分化越明显。

把思维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运用系统的观念与方法进行思维,以考察客观事物的系统联系,即系统思维方式。[1]笔者尝试运用系统思维来规划和引领初三化学教学,尤其是酸碱盐部分,尝试打破教材编写的思路限制,拓宽思维深度和广度,无论是当届的学生,还是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往届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均有较好的反馈。

一、顶层设计,居高临下挖掘思维深度

沪教版《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编排在第七章,既是对所学知识的梳理与归纳,又是对化学知识的延续和深入。经过一个学期的积累,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而且多多少少也已触摸到了化学研究的是“物质及其变化”这一学科本质,此时不妨引导学生开启“自上而下”式的学习探究之旅。

(一)学习有导航,层层推进思路开

笔者方向感极差,独自出门时经常搞错方向甚至迷路。导航软件的出现极大地帮助了我,出发前先浏览整条路线,方向如何、哪里拐弯、何处拥堵,甚至多久到达目的地都成竹在胸,迷路的困扰随之消除。导航软件的设计思路给笔者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如果学生在学习前头脑里也有一张详尽的“知识地图”,则犹如导航在身,学习自然就清晰而高效了。

从初三化学知识体系分析,第七章是全书中内容最系统化的知识模块,全章共分三节,分别是“溶液的酸碱性”、“常见的酸和碱”以及“几种重要的盐”,即先从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切入,再依次重点学习酸、碱、盐的性质。在酸、碱、盐等具体知识的学习时,也很有规律,先通过学习典型物质的性质,再归纳一类物质的共性;先宏观物质的学习,再拓展到微观粒子间的反应关系;先典型物质间的反应,再典型反应的规律等。在教学中,教师不妨也把教材的编写思路告诉学生,引导学生在“探究之旅”启程前先感知整章探究学习的“路线图”,让探究学习始终在明了状态下进行。另外,在教学前,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目录,关注每章内容正文前的引导语,均能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整章整节内容的脉络,而后带着整体框架式的思路开启后续的学习。

(二)思维有框架,模型建构脉络清

酸碱盐的教学,堪称“四多”,即物质多、反应多、规律多、特例也多,是众人皆知的教学难点,有的学生甚至都不能对酸碱盐各物质正确分类,更别提掌握各物质的个性和认识酸碱盐的共性了。而学生如果在新授课时就已经思维混乱,就算经过多轮复习,都很难将知识真正内化。虽然从中考说明来看,似乎降低了对酸碱盐的难度要求,但我们的学生不是中考结束就终止学习了,知识可以百度,而思维必将成为伴随学生终生发展的财富。

基于此,笔者尝试在酸碱盐教学一开始,就首先引导学生掌握酸碱盐分类及其溶解性规律,该内容在沪教版教材不仅分散,而且篇幅极少。当然,重新整合教材,不是要把初三化学中不做要求的教学部分加深加难,而是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化创新。教材有自身的知识逻辑,学生学习也有自己的心理逻辑,充分考虑学生如何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整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双赢。

【案例】酸碱盐分类及其溶解性教学设计片段

关于酸碱盐分类及溶解性规律的教学设计,在遵循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分三步走。

第一步:引导学生回顾物质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酸碱盐都是常见的化合物,也是第七章重点探究的物质(如图1)。在这节课中,随着对酸碱盐分类和溶解性的进一步认识,图1还会继续细化。教学中也要留好伏笔,一是告诉学生这张框架图只是阶段性的,当我们学完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还可绘制更为详细的物质分类框架图,知识是发展的。二是告诉学生,后面我们会按照物质的分类逐一详细研究酸、碱、盐,这就是第七章的学习思路。

图1 物质的分类框架图

第二步:从回顾熟悉的几种酸(盐酸、硫酸、碳酸)入手,借助这三种已知的酸,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常见酸的组成特点和命名规律,这样即可达成识记常见的酸并掌握酸的分类的教学要求。

第三步:在认识常见酸的基础上,追问酸溶液中的离子有什么特点(规律),在得到正确回答后引导学生查阅课本第127页附录“碱、酸、盐”的溶解性表(20℃)”,在表中找到酸类所处的位置,并观察常见酸的溶解性,这样即实现了物质分类到酸碱盐溶解性的教学过渡。对碱和盐这两类物质的认识,则可从溶解性表直接切入,依次找规律,逐一突破教学难点。

【案例反思】引导学生掌握酸碱盐的分类,不是把高中知识随意下放,也不需要增加酸碱盐的定义,而是在学生已有基础上的引导式探究和拓展。酸碱盐的教学既是新授课(酸碱盐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知识),同时也是复习课(学生从第一节化学课开始,就是在学习各种各样的酸碱盐)。当学生掌握了酸碱盐的分类,再引导他们回顾和梳理已经知道的有关酸碱盐的化学反应,如此居高临下依次突破酸碱盐的性质及其相互反应规律,思路尤为清晰。另外,从酸碱盐的溶解性出发,及时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反应的实质,即用微粒观解释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共存问题等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类学习模型的构建,能够凸显化学学科鲜明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认知,实现整体建构,培育结构思维。

二、框架设计,由点及面拓宽思维广度

如今,学生的学习已不再是从教师开始讲授新课的那一刻才发生,未来的文盲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没有预见能力的人。我校化学组自主设计的学习目标双向细目标和思维导图,为学生系统思维下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目标有双向,自主学习方向明

我们对照课标和苏州市中考要求,将核心概念、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思想、核心方法这五大块细分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课时,这就是学习目标双向细目表(以下简称“细目表”)的设计思路。“细目表”一表两用,既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导览图。对教师而言,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均要依据“细目表”,每一道习题的选择也从“细目表”出发,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超纲、不重复练习。对学生而言,先整体导览学习目标,再带着问题有目的自学,有意义学习模式随之开启[2]。

如表1是第七章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第4课时“中和反应”的学习目标双向细目表。表中,A、B、C指学习水平要求,C层次最高。学生在预习前先阅读“细目表”,了解本课时的学习目标。预习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估,并把困惑点和疑难点记录在导学案指定位置,留待课堂学习时共同解决。在课堂学习完成后还要第三次对照本表进行评估,看看通过课堂学习后疑难点是否已得到解决。

表1 §7.2.4常见的酸和碱第四课时“中和反应”学习目标双向细目表

(二)思维有导图,整体架构条理清

我校化学学科的思维导图出镜率很高,除上课时教师的板书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外,在导学案上我们设计了两个版本的思维导图,分别用于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知识梳理,在与导学案配套的102个微课中收尾的也是思维导图[3]。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引导学生把纷繁复杂的化学知识点串成线、织成网,以整体框架式的思维模式架构知识体系[4]。

图2为第七章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第4课时)——中和反应”的预习版思维导图,在引入本文时,笔者将原版思维导图进行了删减,图中每个节点右侧的“⊕”均可进一步延伸。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学生首先对该课时的学习内容有了整体感知,如此层层推进,井然有序。

思维导图使用灵活,把每个课时的内容作为一个子系统较好地进行了整体框架式呈现,知识点之间的从属、递进关系等一览无余,从任何一个点切入,向右可使知识得到延伸,向左可使知识点回归中心,上下则可拓展更多的知识,非常灵活。思维导图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可将大大小小的知识系统均体现出来,小到一个知识点,大到一节、一章内容,甚至整个初三化学所有的内容,都可囊括在内。

图2 第七章第2节第4课时“中和反应”预习版思维导图(删减版)

三、交叉设计,融会贯通提升思维融合度

化学书按章编排,但是化学知识从来分章不分家,纵观整个初三化学,属于一个大系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融合,注重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的融合,注重化学实验与化学计算的融合等等。下面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例谈初三化学中如何打通“物质构成的奥秘”、“溶解现象”、“应用广泛的酸碱盐”这三个最难的章节,实现第七章酸碱盐与其他知识模块的融合。

【案例】稀盐酸、稀硫酸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对比

【发现问题】实验室制备氢气常用锌粒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当这两种酸分别与锌粒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量和产生氢气的速率有无差异?

【设计实验】探究锌粒在常温下分别放入等体积酸度一致的稀硫酸和稀盐酸中,反应速率是否一致。

实验内容和步骤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5粒锌粒,一支试管倒入5mL稀硫酸,另一支试管倒入等体积酸度一致的稀盐酸,观察现象思考:是什么影响了两种酸与锌粒的反应速率延伸: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酸与锌粒的反应速率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反思:

a.在该实验中,试管内的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溶液的酸碱性如何?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如何证明你的观点?

b.在该实验中,可通过哪些现象推测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是否所有的生成物都观察到了?为什么?如何使目前还未观察到的生成物“显现”出来?

【案例解读】溶液中的置换反应是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典型运用,涉及金属与稀酸溶液、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在该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对比实验和一系列追问引导学生认识到溶液中酸根离子、酸度的强弱、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等均是影响金属与酸溶液间置换反应速率的因素。而且,在该反应中过量的酸使所得溶液呈酸性,可用石蕊试液、pH试纸、碳酸钠等来检验。在该化学反应中,有的生成物(如氢气)可明显观察到,而有的生成物(如硫酸锌、氯化锌等)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我们肉眼看不见,故在实际实验中并没有马上被观察到。若将锌粒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硫酸溶液于试管内混合,放置1周后,可观察到试管壁有白色固体出现;放置2周后,可观察到试管壁上的白色固体增多,残余的锌粒表面也有白色固体覆盖。这是因为随着锌粒与硫酸溶液反应的进行,生成的硫酸锌浓度增大,当溶液中水分渐渐蒸发,硫酸锌溶液从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后就有硫酸锌结晶析出了。将上述实验所得溶液进行蒸发操作,很快观察到硫酸锌的生成,就是同样的道理。

【案例反思】初三化学的每一章均为一个子系统,整个初三化学则为一个大系统。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每个子系统内的知识建构,更要有系统思维意识,宏观把握整个初三化学的教学,打通三六七章即为一个很好的尝试。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本质,每门学科也都有自己要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在系统思维的引领下将化学教学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相契合,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探究体验,挖掘思维深度,并引领学生用化学的感觉学化学,用化学的视角看世界,用化学的思维方式创造新世界,这就是我们化学教师的使命。

猜你喜欢

溶解性酸碱导图
共沉淀引发的溶解性有机质在水铁矿/水界面的分子分馏特性*
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质与重金属络合机制研究现状及展望
酸碱滴定法测定香菇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酸碱体质与酸碱食物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物质的溶解性(部级优课)
《附录I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教学案例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