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与“读”策略初探

2019-10-12

名师在线 2019年27期
关键词:名著读书教材

李 哥

(上海市十五中学,上海 200082)

引 言

为了弘扬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中学生课外阅读令人担忧的现状,统编本语文教材开出了书目,增加了中外名著导读的相关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积极进行解读并展开实践研究,不仅对教师的“导”与“教”有一定的启发,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学生有径可循,有效开展课外阅读。

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编写体例的构成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不再像过去那样放在容易被忽视的书册最后,也不再把传授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而是转向以方法指导为主,形成了崭新的体例。内容主要由名著背景介绍、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精彩选篇、自主阅读推荐等板块构成[1]。

名著背景介绍首先增添了亮色,它的组成部分不再只是枯燥的文字内容,还有封面、作者、书中人物和经典情节的图片。同时还呈现了原作的精彩段落以及名家对作品的评论。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阅读做好前期的准备。

读书方法指导部分的内容比以往更具体、更系统,能够真正起到指导作用。首先,这一部分的文字由原本的一百多字增加到了五六百字,由过去以“赏析”作家作品为主的点拨改为对读书方法的指导示范,每册教材中的导读都会介绍一些适合中学生的读书方法,一书一法,聚沙成塔。例如,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在原人教版的导读板块中,其阅读提示是“旧北京人力车夫的心酸故事”,而统编本教材中的阅读提示是介绍“圈点批注”方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提示由原来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变为“摘抄和做笔记”。这样的阅读方法提示,为学生自主化阅读指明了方向。就像一个个支点,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阅读能力培养体系。使“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的指导思想有了真正实现的可能。当学生渐渐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而不只是记住了某些名篇佳作时,那么,他们的课外阅读生活就有了广阔的空间,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第三部分是专题探究。一般一本名著设计了三四个探究专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超越故事情节的表层,改变“囫囵吞枣”走过场的快餐式读法,进行深层次阅读,把握名著的主旨和写作意图;同时,专题训练也能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写作能力,使读到的书真正能够沉淀为学生自己的人文素养,转化成立德树人的养料。

第四部分是精彩选篇,即截取名著脍炙人口的精彩内容供学生先读。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往往也能作为教师名著导读教学的素材。精彩选篇一般都是选一本书中富有文学性的内容,值得学生反复推敲和思考。

自主阅读推荐是名著导读版块的最后一个部分,以往教材里没有。这一部分是向学生推荐其他相关名著,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其课外阅读。

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教学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名著导读”不仅能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更为他们指明了阅读的路径和方法,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写作能力。例如,“专题训练”中的快速阅读和圈点批注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语段的速度,学会通过关键词句理解文本、厘清文脉。不仅如此,名著作家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不同角度,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引导他们多角度去看待事物、多角度进行选材。此外,在名著导读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交流也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2]。

(二)夯实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名著是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思想的果实,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学价值,也传承着精神的火种,极具文化价值。统编本教材中名著导读的选文更是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精细挑选的结果。阅读这些名著就是与高质量的生命体对话,与中外的优秀文化对话。作品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抨击以及对情感和信仰的坚守,都会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而获得均衡而全面的发展,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三)培养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的习惯

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在谈及名著导读的教学意义时,再三强调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能够终身阅读的优秀读者[3]。读图时代的“快餐式”阅读早已使学生失去了读纸质书的耐心和习惯,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下,静下心读书对学生来说逐渐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初中名著导读教学正是为了培养学生静心阅读的心态,培养其正确阅读的好习惯,并引导他们逐步养成自觉获取知识的习惯, 掌握读书的方法与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营造学习氛围

“名著导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端正态度,认识阅读名著对自己终身发展的意义。网络时代能吸引初中生注意力的事物有很多,即使是阅读,也大多是通过手机获取的碎片化的内容。经典名著与学生有时代的距离,言语形式也常常存在隔膜,所以常会令学生敬而远之。只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阅读名著对他们成长的作用和意义,思想上有了充分重视,才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名著导读”的学习中。如邀请专家开设讲座,请爱书学生现身说法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方式,都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作用与好处,还可以利用视听媒体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制订好“导”与“读”的整体规划

对教材规定的名著篇目,教师必须在开学之初就制订好学期“导”“读”“评价”的整体规划。把“名著导读”这件事贯穿到一学期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计划包括学生阅读一本书的时间、教师阶段性导读的课时、学生阅读进度的反馈监控、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围绕“名著导读”拟开展哪些语文活动等。同时要求学生依据本学期教材推荐的精读和自读名著,制订周读书量或日读书量、摘抄和做读书笔记的次数等。这样既能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认真地进行阅读,也不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造成影响。

(三)注重兴趣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

“名著导读”教学,要以激发兴趣为先,在导入时可以由作者入手,介绍有关作者生平或性格特点的名人轶事;可以由作品的文学地位和价值入手,介绍它获得过的荣誉和评价;可以由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和经典情节入手;可以由书中的一首诗、一句台词入手;还可以充分运用影视效果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读《海底两万里》可以先让学生欣赏海底瑰丽奇幻的画面;读《西游记》先让学生讲述已知的西游小故事;读《水浒传》先出示梁山英雄的绰号,猜测众将不同的性格特征;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简·爱》可以先朗诵主人公那两段脍炙人口的独白,感受他们高尚的人格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交流、讨论、师生共阅、朗读会、排演课本剧、阅读结果展示(或发表)、阅读小竞赛、小奖励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意图让学生能够一书一法。教师在充分落实教材中“读书方法指导”内容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发现。比如,对纪实作品、科普作品、讽刺作品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可以有不同的导读方法。对教材介绍的精读跳读、圈点批注、快速阅读、选择性阅读、摘抄和做笔记等不同的导读方法,不妨选择一种读书方法为主,兼顾其他,让学生在分清主次的情况下多种读书方法并用。而在面对七年级《朝花夕拾》的导读内容时,教师就需要做更多的思考。这一篇导读内容的主题是“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在进行这一板块的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朝花夕拾》回忆性散文的特点指导学生用散文的阅读方法阅读;或者根据《朝花夕拾》文集的特点,指导学生对文集中不同的单篇作品分别采取精读或泛读。

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还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基础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先导后读、先读后导、师生共读。低年级“名著导读”适宜以教师的“导”为先,教师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铺垫,激发其阅读兴趣,然后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以六年级(下)《鲁滨孙漂流记》为例。导读课可始于《鲁滨孙漂流记》的影视片段,然后教师漫谈自己年少时阅读此书所受到的震撼和影响,再让学生开卷阅读故事简介,加深学生对此书的阅读期待。在教学“读书方法指导”的第一个环节“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情节”时,教师可先以一篇已学课文为例,指导学生梳理情节、绘制思维导图。在“放飞想象,把握内容”板块,教师也可以身示范,对鲁滨孙发现他种的那几粒种子“竟然长出了十一二个穗头,和英国的大麦一模一样”时如获至宝的心情进行描写,用教师自己的想象去引发学生展开想象。而在面对高年级学生或有一定阅读基础的学生时,教师不妨采用先学后导的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等他们遇到阅读障碍时,才出手相助。必须指出的是,在学生整个名著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是陪伴者、助跑者,而不是旁观者,只有师生共读一本名著,教师对阅读路径方法的点拨指导才可能是走心、有实效的。

(四)注重反馈与评价

“名著导读”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进程和阅读效果,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用等第定性,也可以用文字描述;可以通过小测试形式,也可以通过研讨交流、读书成果展示、发放任务完成卡和推荐作品发表等形式来实现。

“名著导读”的评价和普通的阅读教学评价是不同的。尤其是对名著导读教学中学生的“学”,评价反馈时要打破几个局限:重视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表现,而不局限于课内导读课中学生的表现;重视过程性、发展性评价,而不局限于学期检测式的终结性评价;重视阅读态度和习惯的培养,而不局限于学生阅读质量的定量定性评价;重视多角度、多主体评价,而不局限于教师的评价。

总之“名著阅读”的反馈与评价重在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以便适时给予提醒和帮助。基于初中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可以通过学生“阅读计划”的制订与落实,各种阅读活动的开展来进行;可以通过同伴互助、家长督促的方式来进行;还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助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在“名著阅读”的反馈与评价中倡导鼓励性原则。鼓励学生充分表达个人的理解,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会与判断,提升其阅读的自信心。在反馈与评价过程中倡导纵向评价。为每位学生建立阅读档案,记录他们的阅读经历与阶段性成长;少一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弱化个体性差异,促进每个个体在自己的阅读生活中获得进步和成长。

四、校本化“名著导读”教学范式的基本形成

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名著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初步形成了校本化的“名著导读”教学范式,并已在学校进行了推广。基本内容如下:

◎阅读加油站

【走近作者】关于作者的简介【作品探趣】作品介绍【方法点拨】阅读方法点拨

◎阅读打卡点

【阅读建议】对这本书的大致阅读规划建议

【能量打卡】

日期 页数 印象最深的内容/一句话/章节概括_________收获能量 家长签名◇◇◇◇◇…… …… …… ◇◇◇◇◇

【行程记录】

预计阅读周期: **周 实际完成时间:周次 阅读内容(章节)内容情节(概括) 感悟和体会第一周……阅读感言 家长的话

◎闯关大挑战

【基础任务】考查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完成情况以及对主要情节、人物的把握

【进阶挑战】我要飞得更高(任选其中2~3 项完成即可)

题目设计考虑课堂交流、讨论等环节

【自我超越】可以运用在读后展示环节,包括校园活动

【创意空间】亲爱的同学,这是属于你的创意空间,是你施展个人才华的天地。如果你非常喜欢这本书,不妨为它设计一个推介活动方案,以吸引更多的人阅读它;如果你是个小画家,不妨为你青睐的书中人物画几幅漫画插图;如果你是个小评论家,不妨对作品的情节、人物、主旨和风格发表你的高见。你还可以改写作品结尾,改写人物命运。当然,倘若书的作者健在,你也不妨写一封信与作者交流商榷,说不定你还会收到他的回信呢!亲爱的同学,请张开你想象的翅膀,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开始创意吧!_

◎阅读荣耀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项目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师长评价 合计阅读完成 ☆☆☆☆☆ ☆☆☆☆☆ ☆☆☆☆☆ ☆☆☆☆☆读法运用 ☆☆☆☆☆ ☆☆☆☆☆ ☆☆☆☆☆ ☆☆☆☆☆基础任务 ☆☆☆☆☆ ☆☆☆☆☆ ☆☆☆☆☆ ☆☆☆☆☆进阶挑战 ☆☆☆☆☆ ☆☆☆☆☆ ☆☆☆☆☆ ☆☆☆☆☆自我超越 ☆☆☆☆☆ ☆☆☆☆☆ ☆☆☆☆☆ ☆☆☆☆☆创意空间 ☆☆☆☆☆ ☆☆☆☆☆ ☆☆☆☆☆ ☆☆☆☆☆阅读任务课堂交流资源共享 ☆☆☆☆☆ ☆☆☆☆☆ ☆☆☆☆☆ ☆☆☆☆☆小组讨论 ☆☆☆☆☆ ☆☆☆☆☆ ☆☆☆☆☆ ☆☆☆☆☆全班交流 ☆☆☆☆☆ ☆☆☆☆☆ ☆☆☆☆☆ ☆☆☆☆☆展示活动 ☆☆☆☆☆ ☆☆☆☆☆ ☆☆☆☆☆ ☆☆☆☆☆

自评参考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5 ☆ 我觉得我完全理解内容,并且可以教授给同学得分 4 ☆ 我觉得我已成功学习该内容,并在将来也可记得得分 3 ☆ 我觉得我在进步,并且在加深理解,但有时需要支持得分 2 ☆ 我觉得我对部分内容感到费劲得分 1 ☆ 我觉得我对全部内容感到费劲____________

结 语

总之,“名著导读”作为一种新的课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如果能重视“名著导读”的教学,设计新颖、别致的名著导读方式,并给予学生真正的阅读方法指导,那么,假以时日,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可望也一定可及。

猜你喜欢

名著读书教材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