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春到上塘》
2019-10-11李绪元
李绪元
岁月流逝,历史留痕。四十年前,我见证了反映江苏农村改革的新闻名篇《春到上塘》的孕育过程。
那时,我在江苏省泗洪县委宣传部报道组工作。1982年初离开泗洪到省电台工作前,来泗洪的媒体记者,几乎都是由我带路陪同采访。
1980年11月初,新华社江苏分社采访部主任、农村组组长周昭先和副组长王孔诚来到泗洪县。我记得他们当时的任务是对农村贫穷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所以“大记者”光临贫穷的“小县城”,并没有引起大的“震动”。
重新唤醒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
泗洪县上塘公社地处泗洪县西南岗丘陵地区,是泗洪县最穷困的公社,建国30年,年年吃国家的“救济”,到1978年,全社人均年收入只有20多元,社员中流传的口头语是“辛苦干一天,不值几分钱”。家家户户住的几乎都是破旧不堪的茅草房,睡的是芦席床,全家四五口人仅盖一床破棉被,全社农家没有一户有蚊帐,男女结婚流行“换亲”,就是家庭双方男女互换。人缺粮,畜缺草,地无人种,集体经济已到崩溃的边缘。
1978年年底,上塘公社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公社党委书记张世明动员全社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县委书记李鸿来闻讯赶来说,上面有文件不准搞。但是靠压是压不住的。特别是1979年初春,早已穷怕了的上塘农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的精神鼓舞下,偷偷地动了起来。
我记得全社动得最早、搞得最好的是西南岗岭上的垫湖五队(现垫湖村)。这个穷出名的“要饭庄”,在大队会计苏道永的帮助下,率先搞起了联产到户(避开“包”字,实际就是包产到户)责任制,使这个昔日一潭死水般的边远村庄(紧靠安徽省地界)顿时“活”了起来。生产缺资金,社员筹款买回来种子、化肥;队里畜力弱,社员们拿起铁锹深翻土地,甚至人拉犁耙。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后,一人顶三人干,一天干三天活。包产到户两年,粮食总产翻一番多,副业收入由亏本100元,到净收入11800元(在当时当地是很大一笔经费),不仅一举甩掉了“救济帽”,而且向国家贡献粮食5.3万斤,花生1.3万斤,5个30多岁的“光棍”也欢天喜地娶了媳妇。为此,我写了篇通讯稿《“要饭庄”的面貌开始变了》,刊登在1981年1月20日《新华日报》二版头条位置上,比《春到上塘》早见报40多天。
与此同步的是全公社许多生产队也纷纷搞起了包产到户责任制。包产到户责任制,重新唤醒了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包产到户两年,全公社口粮大幅增加,农民生活明显改善。如立新大队第一年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第二年解决零花钱问题。原来,全大队只有一辆自行车,两年内添加了36辆;过去全大队没有一块手表,两年内添了30块……全公社也向国家贡献粮食100多万斤。
“包产到户”大有被扼杀的危险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期间,有人写信到省委,说上塘公社搞分田单干,集体经济遭到破坏。而省里公然有人把上塘公社搞包产到户定性为“资本主义复辟典型”,甚至有人还列出上塘包产到户的“六大罪状”。于是,省、地、县三级领导机关层层向上塘公社派出所谓调查组、工作组,不断向上塘干群施加压力;地、县两级还多次派人到上塘搞所謂“整改” “纠偏”。一段时间,上塘上空乌云密布,“包产到户”大有被扼杀夭折的危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980年春天,县委书记李鸿来带领五六十名机关干部浩浩荡荡开进了上塘公社,进驻到各大队,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我在县城听说,这次免不了要抓几个进去(坐牢)了。但是,几天后却传来消息说,县委在上塘召开了扩大会议,会上大家争论很激烈,最后,李鸿来书记宣布,已搞包产到户的不要再“翻”了,未搞的不准再搞,确保当年生产不受大的影响。
听此消息,我心里也暗暗松了口气。后来,我曾在李书记面前试探过:“上塘实在太穷了,不搞包产责任制就吃不饱饭啊!”他回答说:“话是这么说的(意思是有道理的),但我们还是要按上面指示来办。”此话在我脑海里曾回荡过好多天,也咀嚼过无数遍。我深深感受到基层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一把手,在层层高压下,内心矛盾、左右摇摆、焦虑迷惘和处理问题的无奈,更感受到“左”毒之酷烈。因为,时任江苏省委主要负责人,以江苏是富裕地区,情况特殊为由,坚决反对农村搞包产到户。而安徽省委书记万里支持包产到户,支持大包干。农民口头语是“要吃米,找万里”。当时,中央新闻媒体对安徽、四川推行包产到户已时有报道,而江苏省委却反其道而行之,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坚决堵住西大门,就是不要让安徽的做法蔓延到江苏来,而与安徽毗邻的上塘公社正处在江苏西大门的门口。
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在如此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周、王两人来到泗洪县上塘公社搞调查研究,必然会给工作带来压力和难度。陪他俩来到上塘公社后,住宿在非常简陋的公社招待所,第二天采访公社书记张世明,第三天就早出晚归,到垫湖五队等地走村访户。他们所到之处,几乎家家粮满囤、谷满仓,装满花生的麻袋堆成垛,昔日三五成群农民在太阳底下捉虱子的“穷相”已一扫而光。通过数天一看二问三记录,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回县城后,他们又采访了县委书记李鸿来、办公室主任姜立宽等人。
我后来得知,他们怀着为上塘农民说话、撑腰的强烈愿望,为推进农村改革澄清一些是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调查材料整理成七千字的《江苏泗洪县访“穷”见闻》稿,稿中既写了上塘公社实行包产到户前后的巨大变化,也写了在变革过程中遇到省、地、县三级领导机关的阻挠和压制,正如一篇《记者暗访成文章、上塘改革惊中央》回忆文章中所写,1980年秋,新华社两记者“对上塘进行为期近半个月的秘密采访,把上塘推行包产到户的前因后果了解得明明白白,把老百姓对包产到户的态度掌握得清清楚楚,把上塘因推行包产到户而遭干扰、阻挠和压制、封锁的来龙去脉侦探得透透彻彻”。访“穷”见闻稿先通过新华社《内参》,在全国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中传阅,这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他俩一不做二不休,在《内参》的基础上,整理出通讯《春到上塘》,在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三版用较大版面刊登出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也迅速跟进。
在《春到上塘》文稿中,有这样两段历史感很强的描写:“不久前,我们来到了上塘镇,街面上熙熙攘攘,集市贸易非常活跃,出售的农副产品品种繁多。我们走村串户,只见地里场头,到处晒着山芋干、玉米、豆子。跑了五个生产队的二十多户人家,除了一户人家外,家家粮满囤、谷满仓,装满花生的麻袋堆成垛。有些社员家里,连堂屋、睡房的地上都堆满了粮食。” “上塘公社农民在按照三中全会路线前进的路途上,曾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从省到县的各级领导中,不支持者有之,横加阻拦者有之。但上塘的干部和群众并未却步,历史的教训坚定了他们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的决心,党中央的政策更给了他们无穷的力量。他们既已开始告别贫穷,就再也不愿回到过去的穷日子去了!他们向一些责难自己的领导发出了這样的呼喊:‘俺们坐在粮囤上,只求你们说句话呀!这是多么朴实而又深沉的呼喊。”
江苏省政协原秘书长、省委农工部原部长吴镕经历了包产到户在江苏从被反对到全面推开的全过程。他在新近的《再说“春到上塘”》回忆文章中说,《春到上塘》在《人民日报》见报后,让更多人看到上塘搞包产到户获得丰收的消息,后经过深入调研,也让江苏省委主要领导人真切感受到包产到户带来的变化,觉得“上塘的路子是对的”。从《访“穷”见闻》到《春到上塘》公开发表,对党中央于1982年1月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1983年1月发出第二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提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让包产到户名正言顺地站上历史舞台,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最真诚、最朴素的情感表达
《春到上塘》的公开发表,在当时,震荡最大、影响最深的自然是泗洪县。有人形容它似春雷,在泗洪大地上空炸响。泗洪县广播站、上塘公社广播站一天播出原文好多遍。上塘公社的干部、群众更是欢欣鼓舞,社员们个个眉开眼笑、奔走相告,有的甚至喜极而泣,他们说:“党中央支持我们,我们腰杆子硬了。”有的社员在家门口放起了鞭炮,还有的在门上贴出新对联:“包产到户好,粮食吃不了。”通讯发表几天后,四面八方派人来参观访问者络绎不绝,昔日“黑样板”一夜之间变成了“好典型”。包产到户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从苏北蔓延到苏南,直到全国各地,不可阻挡。
《春到上塘》似一股温泉,滋润和温暖着上塘农民的心田。然而,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两位德高望重的前辈记者因病与世长辞,上塘人民怀着沉痛的心情说:“两位记者是上塘人民的大恩人,值得我们永远怀念、铭记。”于是,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在被誉为“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的上塘镇垫湖村村部旁,矗立起了面积不大的“春到上塘”纪念馆。在纪念馆的展壁中央是放大的《春到上塘》的原文照片,在展馆的正中央塑了群雕,再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两位记者在上塘公社采访农民时的场景:周昭先坐在长条板凳上与农民攀谈,王孔诚手拿笔记本站着做记录。同时为新华社两名记者塑像,而且以他俩采写的通讯题目作为纪念馆的馆名,这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扎根基层,调查研究,记录真相,反映实情,留下一点历史痕迹,是记者的本分,或者说是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却赢得了人民的高度信任。为记者塑像,这是农民用最真挚、最朴素的方式来表达深切怀念的感情,这种感情值得我们永远珍惜。为了更好地教育和引导采编人员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新华社江苏分社早在7年前就把上塘镇垫湖村作为分社“走转改”的联系点,当时江苏分社全体采编人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揭牌仪式,此后,江苏分社不定期派记者到这里蹲点采访、调查研究,让新华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广大。
改革开放的教育基地
于2008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的“春到上塘”纪念馆,其外观如一艘在大海中乘风破浪的旗舰,喻示着上塘镇40年前率先在全省进行农村改革,实行“包产到户”。纪念馆分两层。一层为“春到上塘”成果展示区,分为“赤贫思变、星火点燃” “雾障途迷、三年磨难” “峰回路转、成为样板” “雨润岗绿、活力呈现” “潮涌帆起、锦绣明天”五个部分,通过大量珍贵的实物和图片,回顾了上塘镇40年前率先改革的艰辛历程,呈现了今天上塘的喜人变化,展望了上塘镇美好的未来。二层分为农家老物件展览区和公共事务服务区。农家老物件展览区,通过丰富的实物再现了40年前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服务区为当地农民提供土地流转、会务和图书阅览等服务。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这里得到完美融合。
“春到上塘”纪念馆内,每年都要增添新的照片、实物等内容,每年到这里来参观的机关干部、群众、学生、媒体从业人员等数以万计,这里早已成为江苏农村改革的教育基地,还成为江苏乡村旅游景点中的一大亮点。
(责任编辑:巫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