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荣 育专才 享资源 引科技新潮
2019-10-10梁正万艳琴
梁正 万艳琴
【人物简介】
陈卓荣先生,香港遊戏创作协会创会会长,其业务包括:遊戏化管理、行销及培训、漫画化个人头像设计、遊戏开发、金融系统开发及维护等。面向中小企提供培训,並倡导香港教育界向中小学普及高新科技知识。另外,立志创办共同创作空间,以此整合资源、创造合作,助力行业发展。
德国魏玛古典主义最著名代表人物歌德曾说:“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僵化。”可见,无论是个体,还是一个行业、一个社会,都应保持求新求进的思维和脚步,才不会因守旧而惨遭时代的淘汰。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给传统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並且让许多行业都发生了循序渐进的改变。陈卓荣先生因此受到了启发,遂投身於发展新科技产业、培育专才等方面的工作,力求打开香港创新科技领域的新局面。
培训人才时代所趋且任重道远
差不多二十年前,电玩、网络遊戏等开始在青年人群体中风靡,市面上陆续出现了很多互联网公司和遊戏工作室,配套的设备和系统也在不断升级,行业整体一片欣欣向荣。然而,入行不久、不到二十岁的陈卓荣先生已敏锐地发现,这个日趋狂热的市场,卻得不到充足的人才供应。无论在有“时尚之都”美誉的香港,还是在蓬勃发展的内地,遊戏、互联网方面普遍存在“一才难求”的情况。
“我过去的工作与製作遊戏杂誌有关,接触了整个电脑及互联网行业。当时社会上懂得编程、系统管理的人不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里也鲜有相关专业课程开设,导致岗位出现空缺。”陈卓荣先生一方面深感电脑及互联网行业长势之盛,另一方面又为人才储备不足而无奈,因而慢慢明确了一个概念:“香港要发展遊戏、电脑和互联网行业,应该树立目标,必须有配备的环境和人才!”
从此,陈卓荣先生开始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他学习编程、开发遊戏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参与各种项目,做成产品投放到不同的市场,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他修读了系统管理课程,且於2003年毕业,其後以客席嘉宾形式向年轻学子分享,提供实习机会,协助培育行業专才。双管齐下,助力解决香港相关人才培训不足的问题。
由於工作的原因,陈卓荣先生也较早地接触到了人工智能。十多年前,他根据某公司的要求,开发了处理文书工作的程序。“通常而言,企业需要大量的数据及资料,要是人工处理的话,归档和查询需经过繁琐而反复的工作才能做到。我当时用了十多个小时开发的小程序,仅需电脑运作,就可以快速筛选出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每周只要十几个小时,便可完成三人份的工作。不过也因此,我後面基本不用做什麽工作了,上班变得无聊起来。”虽然只是一个小程序,但它达到的效果卻是不可小觑的,十多年後的今天,仍有前同事致谢陈卓荣先生,感谢他的发明让工作变得轻鬆又省事。
随着时间的发展,电脑及互联网技术适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陈卓荣先生的专业知识不再局限於遊戏、程序的开发,他也开始关注人工智能、网络技术提升等方面。他曾与合夥人到广州创办公司,开发遊戏的同时也注重其他技术的研发。在看到近年来,当地人的消费、交友方式因高新技术的渗透而发生的改变後,他由衷感慨道:“未来很多重复传统的人手工作可能会被高新技术取代,这不仅要求劳动者要转变和提升技能,更要加快创新。”
陈卓荣先生坦言,与美国、日本等科技强国相比,香港地区的电脑和互联网行业的人才及资源配备都有待加强。科技创新力度被削弱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和竞爭力也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降低。例如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欧美乃至内地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在香港卻因种种原因没有产生较大的波动。陈卓荣先生因此感到了担忧,亦加强了相关方面的工作。
“目前,我不仅为中小企提供培训,也提倡香港教育界向中小学普及高新科技知识。另外,我正筹备创办一个共同创作空间,作为一个行业的资源点,既集结技术人员,又可以为他们寻找项目,促成合作。”在行业中沉浸的时间越久,陈卓荣先生获得的感悟就越多,对於行业的现状及痛点,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所以,在不断加强培育工作之际,他开始打造其他裨益行业发展的项目,希望在多个方面作出贡献,加快香港高新领域的成长速度。
吃学玩乐逐步实现的远大理想
现在市面上诸如“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器”等的项目众多,它们大多採用同样的运营模式:向入驻的企业提供租金方面的优惠,以期获得对方的投资回报。然而,已有不少项目的负责人发现,这种孵化器早期运作的商业模式正悄然发生改变,入驻企业希望获得更清晰的盈利途径,投资人对於项目的规模和成本也有了更多考虑,就孵化器本身而言,也出现方法分化,凸显特色等趋势。
为此,陈卓荣先生要把共同创作空间经营得独树一帜,既可发挥其原本的功能,又带有与高新科技领域有关的特色。例如他对项目的定位,就显得足夠个性:“我希望共同创作空间不仅是一个商务项目,也是一种遊戏,可以让许多人在这个空间里发挥专长,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以一种类似遊戏娱乐的形式进行运营。”
早在多年前,陈卓荣先生为其他公司工作时,就探索出这种管理的模式,並在现实中尝试着使用。他发现,当工作变得像娱乐一样带给员工快乐的感觉时,对方的主观能动性将大大加强,效果比使用规章制度限制他人要明显许多。因此,如今他用同样的智慧去运营共同创作空间。
“喜欢打电脑遊戏的朋友大概都能感受到闯关升级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满足感,如果把这种模式套用在工作上,人们就会主动做好自己的工作,还会考虑如何更好完成这个目标。”根据过往的经历,陈卓荣先生发现一般高新科技的开发人员常常忽略了营运的重要性,因此他想方设法,让共同创作空间汇集的资源可以精準对接各类人才,自己则从整体着手,进行疏导和调配的工作,既带动每个人工作的积极性,也让不同的工作都能创造价值。“我想让资源、人才跟项目都对接好,同时配合实体店的营运,把技术和知识结合到一起,再加以改良,使项目能完全融入市场。”
早在2017年年末,陈卓荣先生已开始部署自己的计划,他先强化高新科技的普及和培训,增加社会对相关领域的重视;然後进行集资,创办实体店实现线下营运;接着再与不同的合夥人进行沟通了解,为準备开办的平台进行优化。
目前摆在众多香港创业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即较高的成本。而陈卓荣先生正在努力打造的项目,则旨在集结更多资源,帮助初创企业解决基础的问题。他把项目简单归纳为四个字“吃学玩乐”,代表着项目不同的阶段:“吃,指我投资的实体店属餐饮行业,也是技术与项目用於实践最直接的形式之一;学,其实是粤语‘喝的谐音,意指参与项目也是学习的过程与成长的过程;玩,则是遊戏式的运营理念;乐,是我的愿景,希望参与项目的个人和企业都能获得最终的快乐!”
就如阿基米得“一个支点撬动地球”的名言,陈卓荣先生以共同创作空间为起点,他积蓄力量,蓄势待发,準备在未来助力香港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进而让更多市民可以了解科技、享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