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城垣变迁

2019-10-10黄永顺

北京档案 2019年9期
关键词:元大都皇城城门

黄永顺

根据我国古老历史的记载,北京城最初兴起于奴隶社会时期的燕,燕的都城叫做蓟,蓟就是北京城最早的前身。燕国与其他国家一起进入了封建社会,并列七国之一,侯仁之的《北平历史地理》载:“秦国统一全国,在都城咸阳称帝,由此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制统治延续至二十世纪彻底结束(公元前221—前207年)。”

自秦朝统一中国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从秦、汉到隋、唐的几代,北京一直在中原统治者和东北少数民族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逐渐发展。秦始皇为加强蓟城与秦都咸阳联系而大修驰道;汉武帝将蓟城作为向东北发展自己势力范围的“中继站”,隋炀帝于大业四年(608)开永济渠,将河南西北部的沁水南通黄河,北到蓟城,再沿着当时永定河(时称桑干河)故道(今凉水河)抵至蓟城南郊。城垣变迁因素也与永定河水利资源的变化有关,永定河的治理工作一直继续着。《西山—永定河生态环境治理》一文记载:“永定河三角淀中泓各项水利治理工程于1936年4月27日正式开工,6月25日前后相继完工。北京市园林局林业勘测队于1954年对永定河沿岸进行了勘测,拟定了防风固沙、护岸护堤及风景林建设的营林调查设计书。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化学所、中国医科院卫生所等单位组织成立一个专门化学分析实验室,对官厅水源的河北、山西、延庆源头污染进行研究保护,分三批对厂矿污染单位进行治理。”

唐朝历经将近300年,中原的封建统治势力逐渐衰微和分裂,蓟城不仅不再是入侵东北的前方基地,反而变成了军事防守重镇。唐朝中葉后期,各种矛盾日益激化,危机四伏,北部游牧部族自此伺机而动。唐朝中叶,蓟城是当时幽州的治所,因此称为幽州城,其地位也越发重要。此时东北地区的几个少数民族先后崛起,最终叩打了唐朝的门户——幽州城。

在唐朝没落后,继而是五个小王朝,历史上的“五代”。五代时期,幽州以及周边地区被东北少数民族之一的契丹人占领。契丹兴起于古北口外西辽河上游一带,就是辽朝(916—1125)。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位期间,从中原的后晋王手中获得“幽云十六州”(又称燕云十六州)。据《北平历史地理》记载:燕山府的幽州和今称大同市的云州两大城市,统称“燕云十六州”。幽州城成为辽疆域南部的陪都,并改称为南京。

北京城垣历史上经历了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变迁,最终发展到现在的格局。

一、辽代南京城

辽朝虽然把幽州城改称为南京,但未在唐代幽州城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这一时期南京城的城垣位于今天的广安门地区,城内分为大城和皇城,除了在城内西南角修建了一座很小的皇城(又称大内)外,并没有更多的发展。皇城之中主要是宫殿区和皇家园林区。宫殿区的位置偏于城东部,并向南突出到城墙以外,南为南端门,东为左掖门(后改称万春门),西为右掖门(后改称千秋门)。宫殿区东侧为南果园区,西侧为瑶池宫苑区。宫苑规模较大,瑶池中有小岛瑶屿,上有瑶池殿,池旁建有皇亲宅邸。

《北京的辽代古城遗迹:神秘的“南京”城》一文记载:“《辽史·地理志》记载,南京城周长36里,城墙高3丈,宽1.5丈。城有八门:东为安东门、迎春门,南为丹凤门、开阳门,西为清晋门、显西门,北为通天门、拱辰门。”其中有两条贯穿城市的大道:一条为东西向,联通了清晋门和安东门,也就是今天的广安门内大街一线;另一条为南北向,联通了拱辰门和开阳门,则是今天的牛街北段至闹市口一线。除干道外,还有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条路。东西向道路从大城的迎春门到皇城的宣和门,也就是今天的南横西街一线;另一条南北向道路从大城的通天门到皇城子北门,相当于今天的广安门滨河路一线。

现广安门内的广安东桥东南角处,立有“辽燕角楼故址”标志。辽南京皇城城垣位于大城西南,其四角仅有东北角独立,不与大城城垣相交,因此在此建角楼,名为“燕角楼”。“燕角”谐音为燕阁、线阁,这便是原来宣武区南线阁、北线阁地名由来。角楼北段称作“北线阁”,南段为“南线阁”,并延续至今。

当时,南京城有30万人,包括了汉、契丹、奚、渤海、女真等民族。城内划分了26个“坊”,各坊有围墙、坊门,门上有坊名。据《契丹国志》记载,南京城“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锦绣组绮,精绝天下……水甘土厚,人多技艺”。当时已是一派繁华景象!

辽南京城的北城垣已无踪可循,依据考古成果确定城池的具体方位,宣武门内的头发胡同到白云观北一线,就是辽南京城北城垣的所在地。头发胡同北边的受水河胡同,被认为就是辽南京城北垣外的护城河。由于河道干涸,被称为了“臭水河”,后改称“受水河”。

据《辽沈晚报》载:“辽南京城的东城垣在今校场五条、烂缦胡同一线。”今天北京菜市口的西侧,绿化带中立着一块石碑,上书“辽安东门故址”,此安东门正是辽南京城东垣北侧的城门。现烂漫胡同临近广安门内大街的北段已经不存在。而在西转胡同北口与广安门大街之间的绿化带中立着“辽安东门故址”的石碑,此为辽南京城东垣中部城门,别名檀州门。

辽南京城西城垣位于广安门外甘石桥一带。甘石桥以南的莲花河古称洗马沟,河水源自于莲花池。莲花河处于广外大街以南,河水自北向南的一段,就是辽南京城西垣的护城河,也是辽南京城四面护城河当中,唯一保留至今的一段河流。

唐代幽州城故地的南垣相当于今日白纸坊东街、西街一线。开阳门内大道正对拱辰门,约相当于今右安门大街、牛街、长椿街、南闹市口一线。今位于白纸坊东、西街与右安门内大街相交处之西侧绿化带中,立有“辽开阳门故址”石碑,此址便是辽南京城南垣东侧城门的开阳门。

二、金朝中都城

辽代的北京只是陪都,北京正式建都是在金代。为纪念建都850周年,2003年在位于广安门与白纸坊间的护城河西岸滨河公园内建立了北京建都纪念阙。

1122年辽南京被女真族攻占。金贞元元年(1153)金海陵王完颜亮把都城从松花江上正式迁到幽州城的燕京(辽开泰元年即1012年,改南京为燕京)并改名为中都,这也是北京正式建都之肇始。

金代迁都中都后,对中都进行了大规模扩建,金中都是在原城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城市,1150年动工扩建,1152年开始营造宫殿。辽未被损毁的宫殿并入新的规划,在此基础上又修建皇城、宫城,形成了宫城居中的格局。中都城扩建是将辽南京城城垣向东、西、南三方各扩展约三里,北城垣没有什么改变,这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金中都故址占宣武区面积的大半部分。侯仁之先生《北京建都记》中记载:“城池呈方形,实测四面城墙,东长4510米,西长4530米,南长4750米,北长4900米。”据《金图经》记载,“都城之门十二,每向分三门,一正两偏,……共十二门”。金代后期在城东北角又增建一座城门,为皇帝赴东北郊离宫琼华岛大宁宫之用。中都城城门十三座,南面居中为丰宜门,右为景风,左为端礼;东为阳春、宣耀、施仁;西为丽泽、灏华、彰义;北是通玄、会城、崇智、光泰诸门。北城门的会城门是最西一座,地址名称保留至今。

中都的建成确为不易,据说当年这一地带都是沙土地,都城建筑所用夯土需用黄土,建城的黄土是一筐一筐从百里外的涿州运来。据《顺天府志·金故城考》可证:“人置一筐,左右手排定,自涿州至燕京传递,空筐出,实筐入,人止土一畚,不日成之”。

中都工程建造极为奢华。《二十二史札记》卷二十七《金广燕京》记载:“载运一只巨大木材的费用,多至二十万两,拖拉一辆满载器材的大车,多至五百人,所有宫殿建筑都用黄金五彩加以修饰,单是一座宫室的完成,就要耗费以亿计算金银。”大城中部是内城,也就是皇城,皇城内有宫城。内城北面是市场,当时有记载:“陆海百货,集于其中。”市场之繁荣可以想象到。

中都城每边三门对偶布置,每两座相对的城门之间设有街道,但贯通全城有三条道路,一条是在檀州街基础上为东西走向,另一条在檀州街以南,第三条是南北向大街,是在辽南京大街的基础上向南延伸而成。另外六条街道均自城门通到皇城区终止。

城市结构的另一个变化是从里坊制向坊巷制的转变。据文献记载,中都城有62坊,除了一部分继承辽代旧有的坊之外,有的将一坊分成两坊。一些街、巷可在坊内通过,小巷也可直通大街。当时,这里商业已相当繁荣,檀州街便是商业活动的中心,成为南方与东北进行贸易的市场。金中都时期除檀州街市场以外,又出现了城南东开阳坊新辟的市场。

金人不但扩建了中都城,而且还充分利用了近郊的水利资源,有计划地的将发源于城西大片天然湖泊中的小河圈入城中。一方面利用小河水源,开凿了环绕大城的护城河;另一方面又把小河的水流引入城内的宫苑,修建了瑶池、蓬瀛、柳庄、杏村等风景中心。小河的下游自西而东,穿过内城的正南,河上建有一座名为龙津桥的石桥。《北京护城河》载:“金天德五年(1153),海陵王正式迁都燕京,并改名为中都。中都城近似一个正方形,水源来自莲花池(古称西湖)。从西湖东南流出的水入中都城的西护城河,然后转入南护城河,通过水关入城。”

中都建成后,为将华北平原范围征收的漕粮运到城内,开凿运河提到议事日程。当时曾经把永定河水从会城门附近引入北护城河,再从北护城河向东开凿了一条运河,其下游直入潮白河(潞水)。这项极有远见的设计无可否认地给后人以重大启迪,成为近年来北京兴建永定河引水工程的前驱。

三、元代大都城

金中都再兴建不到百年,就经历了浩劫,以致宫城所在,竟成为废墟。十二世纪末叶和十三世纪初年,北方游牧民族杰出的领袖成吉思汗兴兵于黑龙江上源的斡难河畔,征服了临近各个部落后南下,于1215年突破了八达岭至南口一带的天险,一直扑向中都。金兵溃败后,杀进城来的蒙古骑兵将耗费巨大、建造豪华的金中都城纵火焚烧。四十多年后,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正式宣布要在这里定都,并建造了元朝的大都城。元大都城并不是在金中都城旧基重建,而是另选新址。《北京护城河》一文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征服金王朝后,抛弃中都城,而以大宁宫(今北海)为中心,规划了一座新的大都城,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而成。”

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曾修建了一座离宫,起名大宁宫。修建离宫时,将原有湖泊加大疏凿,并推筑了湖中的小岛,叫做琼华岛。就是现在的北海公园的白塔山,白塔山下东北隅,有一石碑刻有“琼岛春荫”四个大字。1215年蒙古兵攻打中都时,大宁宫处于中都城的郊外,有幸保全下来。忽必烈初到后就住在中都城东北郊外的大宁宫。而后,开始围绕着大宁宫着手建造元大都城。琼华岛和周边的水泊也就是今日的中海和北海,当时南海还不存在。《城里城外话团城》一文中记载:“在北海,琼华岛寓意蓬莱,团城寓意瀛洲。”

大都城始建于1267年即元世祖至元四年,至元二十年(1283)城内修建工程基本完成了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但由于元二十二年(1285)诏令规定,迁入大都新城必须以富有者和任官职者为先,使大量平民百姓依旧住在中都旧城。但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旧城仍是重要的,通常把新、旧城并称为“南北二城”。北京市档案馆所藏史料《元大都的300多条火巷哪去了》:“元史记载,旧城居民之迁京者,以资高及居职者为先。”

元大都城设计者是元代科学家刘秉中,为世界史上最伟大的设计师之一,他不但为元朝建立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还依照《周礼·考工记》做了元大都城的平面规划,按中国古代帝都理念设计了元大都城:正方形的大城、四面三城门、门内笔直的通衢等。元大都城虽然不是正方形,正北面也只有两个城门,但总体来说,城内主体布局体现了前朝(朝廷大殿)、后市(市场)、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的特点;又结合了区域内的湖泊分布的特点,并将其充分发挥,虽不是完美无缺,但比古代规划更富有特色。宫殿巍峨、寺庙雄伟、园林别致、街道宽敞,气宇伟昂、整齐有序。意大利人的《马可·波罗游记》描述:“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大体上,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城根。一个人若登城站在城门上,朝正前方远望,便可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城内公共街道两侧,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和货摊……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

据《民族画报》所刊《梦元四都》一文记载:“大都城有外城、内城、宫城三重。最外面为外城,平面呈长方形。北城墙长6730米,南城墙长6680米,东城墙长7590米,西城墙长7600米。周长28600米,面积约50平方公里。”大都城设11座城门。东面的三座城门为光熙门(今和平里东)、崇仁门(今东直门)、齐化门(今朝阳门),南面的三座城门为文明门(今东单南)、丽正门(今天安门南)、顺承门(今西单南);西面的三座城门为平则门(今阜成门)、和义门(今西直门)、肃清门(今学院南路西端),北面两座城门为健德门(今德胜门小关)、安贞门(今安定门小关)。

皇城位于大都城南部的中央,皇城周长8800米,东西两面城墙较短,各2000米,南北两面略长,各2400米。它的东墙在今南北河沿西侧,南墙在今东、西华门大街以南,西墙在今西皇城根,北墙在今地安门南。

宫城在皇城的东部。宫城的南门为崇天门,大约在今故宫太和殿的位置;北门为厚载门,在今景山少年宮前,东西两垣当在今故宫的东西墙附近。东墙有东华门,西墙有西华门。四隅有角楼,上下三层琉璃瓦覆盖。宫殿建筑以大都中轴线为基准,南为大明殿,北为延春阁,组成两大宫殿群。大明殿是元代皇帝登极、正旦、寿礼、朝仪的正殿,是宫城中最雄伟壮观的建筑。宫城以北是御苑,以西为太液池,包括现在的北海、中海。其间有两座小岛,南为瀛洲,即今团城的所在。

元大都城的兴建是北京建城史上的大发展,也是中国城市建筑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它奠定了现代北京城的基础,确定了城市的位置、内城水系以及城市中轴线等重要的城市构架。与现代北京城相比,元大都的位置更北一些,它的皇宫把现代的北海公园包括在内。元大都城的规划最有特色之处是以水面为中心来确定城市的格局,与蒙古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传统习惯有关。

元大都宫城的建筑风格基本采用了蓝白相间的主色调,以蓝瓦白墙为主。元大都城墙以白色为主,这也是蒙古包的主色调,如:北京北海的白塔、白塔寺都保留了元朝皇宫的风格。《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了元代老北京城墙,明确地写道它被涂成白色。

《元大都城垣遗址》在健安东路西端北侧,碑面东向刻有600余字的《大都赋》;碑面西向刻有碑文,概述了元大都城墙七百余年的变迁。元大都北城墙,全部用土夯筑而成,故名土城。至今区域内尚存的北土城遗迹有大小豁口九处,遗迹已经历七百余年风雨侵蚀及人为破坏,土城遗迹损坏严重不等。

四、明、清时期的北京城

元大都城经历不到一百年后,十四世纪中叶,25岁的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1368—1644)。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明朝大将徐达率大军兵临城下,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惠宗弃城逃走,徐达胜利进入大都城,大都城立即改为北平府。

北平既定后,为了消灭元朝的“王气”,有计划地将元朝的宫城拆毁。《北平历史地理》:“1403年燕王即位后,便在拆毁元皇宫旧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建。为了军事防守的便利则削掉了北城土城墙,再建后的北城墙就是现在的德胜门和安定门所在的位置,元大都城的北城墙往里缩了2.5公里。”

1398年,朱元璋病逝于南京。第四子燕王朱棣于1402年即皇帝位,年号永乐。燕王朱棣做了皇帝后,永乐二年(1404)起,开始营造北京宫殿、改造城池,城墙用砖砌成,城墙的外面还涂了朱红色,墙的顶上覆盖着黄色琉璃瓦。皇城南的大门叫做大明门(清代改为大清门,民国时又改叫中华门),东侧的叫“东安门”,西侧的叫“西安门”,北边的名“北安门”,清代改叫“地安门”。

明城是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组成,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曾经是中国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体系。一直到永乐十八年(1420)全部落成,当年明朝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

明朝皇帝决定把现成的元大都拆了,除营造全新的宫殿和皇城以外,还将全城重新安排了。主要是两个部分:一是开拓南城,把大都城南城墙从天安门所在长安街东的地方,推移到前门所在的东西一条线上,拓展了皇城的南面,使紫禁城和皇城之间的距离增加。两者之间有了大片的空地,把东面的太庙和西面的社稷坛分别迁移到空地的左右两方,突出了中心御路的重量,从而显得气势更加宏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凿了南海,将其和北面的湖泊连成片,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三海”。二是北京城的改建过程中还重建了大内紫禁城。将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后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建在中轴线上。与元朝不同的是,紫禁城周围加筑了护城河。此外,还在紫禁城北面,元朝后宫主要大殿的故址上堆起土山,当时称作万岁山,俗称煤山,清初改称景山。堆此土山的用意是压制前朝,因此又称作“镇山”。

1553年,嘉靖帝又决定利用元大都土城遗址,四面环绕修筑京城外城。最初规划的外城长70里,东西17里,南北18里,设城门11座、敌台176座,西直门外和通惠河设置水闸两处,其他低洼地带设置水关8处。由于工期浩大,当时朝廷的财力不足,在严嵩的建议下,改为先修筑南面城墙,将正阳门外以南大片繁华市区包入。外城城楼的建造和翻建历时约200年,跨越了明、清两代,才完全建成。分别是:内九即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德胜门、安定门、宣武门、崇文门、正阳外门,外七即广渠门、广安门、左安门、右安门、东便门、西便门、永定门,皇城四即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北京城垣形成凸字形的轮廓。

民国时期,大部分城楼、箭楼和瓮城因年久失修而拆除。到20世纪50年代,为了适应北京交通发展又拆除了一批城楼和城墙。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铁第一期工开始建设,随之,北京外城的城墙全部拆除。从此,新北京城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参考文献:

[1]鹿璐,艾琦.西山—永定河生态环境治理[M]//北京市档案馆.北京档案史料.北京:新华出版社,2018.6.

[2]侯仁之.北平历史地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5.

[3]侯晓晨.北京的辽代古城遗迹:神秘的“南京城”[N].北京青年报,2009.8.5.

[4]张松.天宁寺塔大辽亡国的历史证物[N].辽沈晚报,2013.4.3.

[5]王铭珍.北京的护城河[J].北京档案,2011,12.

[6]张巍.城里城外话团城[J].北京档案,2012,4.

[7]王越.元大都的300多条火巷哪去了[J].北京档案,2007,4.

[8]毕奥南.梦元四都[J].民族画报,2016,1:80-89.

[9]侯仁之.历史上的北京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5.

[10]翁立.北京的胡同[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6.作者单位:北京汽车研究所

猜你喜欢

元大都皇城城门
探寻元大都遗址之“城垣怀古”
山西皇城村:从挖煤炭到“挖”文化
沅澧大地楚城文化遗址新探
城门城门几丈高
南京,一座皇城的山水身影
虞山城门
东汉城门校尉略论
射频感应电子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