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剧不应止于“套路”
2019-10-10侯杰耀
侯杰耀
电视剧《小欢喜》剧照
今年,多部以子女教育为主题的影视剧纷纷上映,近期电影有《学区房72小时》《银河补习班》,电视剧有《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小欢喜》等。
但是,观众和市场对这些影视剧反响不一:电影《学区房72小时》凭借深刻的反思主题与扎实的制作水平收获了口碑,但票房惨淡;电影《银河补习班》尽管票房及格,但口碑崩盘,单调的催泪剧情和突兀的人物心理反转被观众诟病;电视剧《少年派》和《带着爸爸去留学》在开播之时话题度很高,但很快就因为不合理的剧情编排惨淡收场;目前来看,只有《小欢喜》口碑收视双丰收,剧情走向、人物设定、演员演技都得到了观众的积极反馈。
作为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类型片,中国教育剧的成与败不取决于某种“影片制作公式”,更依赖于对以下三个维度的反思与表达。
第一个维度是对中国伦理文化的思考。
面对中国观众的教育剧,是一种扎根中国伦理世界的大众文化形态,准确把握中国伦理文化的脉搏,是一部教育剧成功打动观众的不二法门。
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这两对核心关系,构成了中国教育剧的矛盾基点。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捆绑式情感关系中,教育剧需要探索如何在中国家庭伦理中找到父母的情感依托港湾与孩子的人格成长空间;在老师与学生之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责任关系中,教育剧需要思考如何在师生传统情谊中确定责任与义务的现代意涵。
《小欢喜》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生动刻画了孩子们成长的中国式家庭伦理氛围:母亲童文洁的“咆哮式”教育与父亲的朋友式相处之道构成了方一凡的温馨成长环境;在父母离异的尴尬关系里,乔英子承受着来自母亲的情感压力;与父母的长期分离,让季杨杨已经忘记了如何与父母相处,高三一年成为了季杨杨与父母共同成长的情感驿站。
家庭变故、青春叛逆、亲子矛盾、师生冲突或许是中国教育剧的“套路”情节,但必备情节不一定被观众排斥,观众厌烦的是“套路”背后的空洞伦理基础。就像《少年派》中突如其来的家庭破产、父母争吵等情节,仅仅增加了戏剧冲突,却完全脱离了小女主林妙妙的成长环境,夫妻、亲子一夜间成了对峙的敌人,林妙妙的人物成长丧失了所需的家庭伦理基底。所以说,教育剧的类型化剧情冲突都应该服务于人物所处的伦理关系,人物应该在顺畅而自然的伦理关系中收获成长。
第二个维度是对人类心灵世界的触摸。
教育是对人类心灵世界的洗礼过程,所有教育活动的参与者——父母、老师、孩子——都在进行着心灵对话,以教育为主题的影视剧,通过叙述剧中人物的蜕变,表达道德、常识、信念、真理等重要理念,由此触动着荧幕前的观众。
有趣的是,从人类心灵的角度看,教育与影视似乎天然就是一体的,任何影视作品都在潜移默化地“教育”着观众,而教育剧的“教育”方式是营造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对话式环境,通过与剧中人物的心灵沟通,父母或许会反思与孩子的相处之道,老师或许会修正自己的教育理念,孩子或许会排解自己的成长烦恼。在《小欢喜》里,乔英子站在桥上试图自杀的那一幕,便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乔英子与父母之间声嘶力竭的对话喊出了孩子的成长压力,也喊出了父母的沉重之爱。
教育剧的活力与魅力,源于中国人血脉中的伦理文化,源于教育对人类心灵的永恒关怀,源于每一位创作者与每一位观众共享的对中国现实社会的认知与反思。
教育剧不能囿于“为冲突而冲突”的剧情纠葛,透过荧幕光影,观众希望看到父母深沉的内心世界如何容纳孩子的独立灵魂,看到老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精神如何回应孩子的成长烦恼,看到孩子在萌芽的青春期如何理解“爱与被爱”这个宏大的命题。《银河补习班》被观众诟病的原因,正是爸爸对儿子的教育剧情——给孩子买电脑、带孩子看航展——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孩子的心灵世界,观众无法从中理解孩子心灵的转变。
第三个维度是对现实万象的解剖。
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的剧种,教育剧的立足之本是对中国现实社会的艺术化描摹。在今天,教育不再是家庭话题,而是社会公共议题,一部成功的教育剧必须真实地反映教育的社会性议题,包括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教育方式的科学性等等。尽管电影《学区房72小时》票房不佳,但主人公傅重面对女儿上学困难时的狼狈处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教育公平的严肃话题。
当镜头视角在家庭教育场景与学校教育场景之间转换时,剧中人物的心灵世界也在经历着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与现代公民社会文化的交融历练,如何引导孩子认识、接触、走进社会公共生活,是教育剧的永恒主题。
当学区房、补习班、留学申请、素质教育、升学率等热点名词成为教育剧的必备要素,中国教育剧不能止于对这些社会热点的简单拼凑,而应着力挖掘热点事件所代表的社会现实问题。
当然,解决这些社会现实问题已经超出了一部影视剧的范畴,但是,大众文化的魅力恰恰在于呼唤人们的关注、引导人们的思考。
随着中国“两孩”时代的到来,新的家庭伦理文化会形成,新的心理教育主题会出现,新的社会教育问题会发生,中国教育剧不能止于现有模式或傳统情节,而需要不断回应发展中的中国教育,挖掘新焦点、编写新故事、塑造新人物。
教育剧的活力与魅力,源于中国人血脉中的伦理文化,源于教育对人类心灵的永恒关怀,源于每一位创作者与每一位观众共享的对中国现实社会的认知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