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连云港市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2019-10-09
一、连云港市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2016年以来,连云港市落实《连云港市上市企业培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全方位多渠道推进企业上市挂牌,资本市场 “连云港板块”的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19年2月末,连云港市共有远大控股、恒瑞药业、康缘药业、港口股份等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2900亿元(如表1所示)。其中,恒瑞医药市值超过2500亿元,位居国内上市公司市值前40,是江苏省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和中国医药第一股。全市共有场外市场挂牌企业超125家。其中,新三板挂牌企业18家,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超100家,6家企业入选“新三板”创新层,数量居苏北第一。
连云港市近年来着重做好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管理工作,重点吸收“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三新一高”优势企业、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现代农业和港口物流等行业领域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入库企业88家。其中,拟上市企业36家,拟新三板挂牌企业52家。后备企业中,诺泰澳赛诺、联瑞新材、广晟健发、德源药业、汤沟酒业等5家企业拟在年内上市,天明装备、丽鑫炭业等3家企业已启动上市后期报备工作。
苏北地区上市企业一共有 29家。在已上市的企业中,第二产业居首,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其次是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上市却极度匮乏。从上市公司数量的地区分布来看,徐州位居首位共计9家,连云港次之。
二、连云港市资本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连云港资本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1.资本市场发展相对落后且后备资源不足。1996年,连云港第一家上市公司如意集团登陆资本市场。目前,连云港上市公司只有7家,位居全省第九,無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总市值与苏南地区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在上市公司数量上远不及江阴、武进等区县。2018年,连云港上市公司7家,占全省1.75%;连云港新三板挂牌公司占全省的1.34%。可见,连云港资本市场发展与连云港在全省经济地位极不匹配。尤其是2014年石英股份上市后,近5年连云港没有1家公司登陆国内资本市场,且目前拟上市企业也仅有2家,企业上市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2.利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强。并购重组和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行业整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近年来,连云港的上市公司在利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方面作为有限。据统计,2013年以来,连云港上市公司累计开展重大资产重组仅2次。在利用资本市场再融资方面,2017年以来,连云港7家上市工作没有开展一次再融资业务,为全省最低。连云港上市公司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系列的风险事件。这些风险事件为连云港资本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
3.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股权融资比重较低。据相关数据显示,连云港市民营企业的融资无论是初创期还是发展时期,其资金来源都严重地依赖内源融资,自我融资是连云港市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后备上市企业中融资结构中自我融资的比重占了90.5%,而仅有9.5%,来自外源融资,其中银行贷款占4%,来自非金融机构的份额占2%, 其他渠道占2.9 %。可见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过于狭窄的现实困境较为普遍,从而导致重建资本市场体系难度较大。相对而言,股权融资方式仍然较少,连云港板块主要以传统行业为主,故难以通过股权形式进行规模性融资。
(二)主要原因分析
1.连云港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连云港地区经济发展较之省内其他城市相对落后,影响到区域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和区域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就无法留住本地人才,更无法吸引高端人才辅助连云港企业发展。另外,造成连云港区域经济低水平与产业低水平恶性循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能力弱,要素组合的生产力系统运行的技术层次和效率不高,资源配置优化机制不健全。
2.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长期以来,连云港市企业经营者思想偏保守,对资本市场功能认识不到位,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发展的意识有待加强。尤其是上市或者挂牌后,企业要定期披露信息和重大事项, 要遵守证券法律法规, 一些企业不敢轻易推动上市工作。
3.企业治理机制不够健全。上市公司由于创业者一股独大,甚至独资独股,股权高度集中,而股权高度集中带来的后果就是治理权高度集中。创业者通常实行家长式管理,内部缺乏有效制衡,监事会、董事会、股东会形同虚设。“一言堂”的议事方式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导致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不佳。
4.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数量少,服务能力不强。目前,连云港地区仅南京证券在连云港设立了1家证券公司,另有20家证券营业部和4家期货营业。证券营业部数量占全省的2.24%;期货营业部数量占全省的2.48%。私募基金管理人3家,占全省的0.3%,管理规模占比更低。证券期货营业部业务更加侧重于经纪业务,缺乏对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未能发挥出融资桥梁的作用。
5.缺乏培育、引进资本市场专业人才的机制。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上市公司,都缺乏既懂企业生产经营,又了解资本市场的专业人才。
三、推动连云港资本市场发展的建议
中央指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要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可见,资本市场未来在扶持企业科技创新、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承担更加重要的使命。在这种大背景下,连云港市要抢抓机遇,积极谋划,强化培育质量,提升服务效果,促进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一)抢抓科创板推出的历史机遇,加大连云港市企业上市培育力度
201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创板的设立,发挥了“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不仅试点注册制,还增强资本市场的包容性,通过差异化的机制安排,更好地服务具有核心技术、行业领先、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口碑的企业,拓宽了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渠道。因此,连云港市应抢抓科创板推出的历史机遇,力争在资本市场发展方面上实现“弯道超车”,挖掘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加大培育力度,出台专项政策,促进企业尽早与券商等中介机构接触,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从而推动科技创新企业登陆科创板。
(二)整合资本市场培育政策,构建企业上市综合服务平台
目前,苏州、南京、无锡等地都出台了支持企业上市的综合政策。连云港市在《关于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快地方金融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提高企业上市费用补贴,对境内外首次上市企业、借壳上市并将注册地及经营场所迁至我市的企业及迁至我市的域外上市企业,分阶段给予300万元资金扶持;企业上市后,企业首发融资用于本市范围内生产性、经营性项目(房地产项目除外)建设,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资金奖励。相比之下,连云港无论是在政策扶持上,还是在企业上市工作的体制机制上,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建议进一步整合现有的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提高企业股改税收优惠,对因上市产生的中介机构费用进行补贴,对上市成功的企业和实际控制人给予更高额度的奖励。同时,建议市政府成立推动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单位由市金融局、财政局、税务局、科技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研究我市企业上市工作规划和有关政策措施,协调企业上市过程中的重大事宜。同时,建议搭建服务企业上市的平台,这些平台可以是物理形态的“金融小镇”“私募小镇”,也可以是网络平台,为拟上市挂牌企业提供展示的平台,提供投融资信息,使企业能够更迅速和便利地找到合适的融资方式和机构。
(三)加强培训,分类推进,进一步提升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意识
与南京、苏州、无锡等地的企业相比,我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意识还不足,对资本市场功能认识还不深刻。建议在面上广泛发动,深化与江苏证监局、省金融监管局、上交所、深交所、股转中心的合作,举办企业上市挂牌推进会,组织金融干部和企业家走进交易所学习培训,推动诺泰澳赛诺、联瑞新材等已经辅导备案的企业尽快验收申报,推动香如生物、鹰游纺机、丽鑫炭业等加快报证监局辅导备案。对于尚不符合境内发行上市条件的战略新兴企业,推动其去港交所上市,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针对企业上市、新三板挂牌、发行公司债等业务开展专题培训,推动券商等中介机构提早介入,为企业出谋划策,使企业在上市挂牌过程中少走弯路。成立一支服务我市企业的资本市场专家队伍, 帮助企业用活、用好资本市场。
(四)引导上市挂牌企业做大做强,发挥上市掛牌公司引领作用
一方面,要支持上市挂牌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工具,改善企业存量资产结构,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打造以上市公司为龙头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鼓励上市公司出资设立产业基金,进一步发挥上市公司引领作用,鼓励引导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行业强优企业通过资产合作、合资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扩张, 进一步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对于上市挂牌公司在再融资、并购重组方面遇到的问题,要按照“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原则,综合协调,打造“绿色通道”,全力支持上市挂牌企业。
(五)扶持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拓宽未上市企业融资渠道
私募股权基金是未上市企业股权融资的主要途径,通过其资金、资源、专业来帮助未上市的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公司快速地成长、壮大,可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私募机构聚集,不仅为中小初创企业提供了起步的资金,也为拟上市企业引入财务投资者、优化公司治理提供了支持,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创新、创业的氛围。因此,建议连云港市出台政策,加强对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扶持,加大税收优惠,加强政策指导,鼓励和引导私募股权基金落户连云港,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证券业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