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新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2019-10-09郑晓明

艺术大观 2019年17期
关键词:音乐学专业课程学期

郑晓明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人才的沃土,在我国各方面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基础音乐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是否能够对这类中小学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进行不断的创新,与这些人才能否迅速与时代接轨有着重要联系。针对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当下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根据不同的情况,联系音乐教学师资要求的新变化,也不断的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革新,以求培养新型音乐教育人才与社会相适应。

关键词:新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一、新型音乐教育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

(一)新型音乐教育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基础音乐教育事业也开拓的更加深入,根据大部分高师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的需求,在音乐教育多元化的背景下,单方面只能够完成中小学音乐教学任务的教育人才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1]

新型音乐教育人才不单单是指掌握多种教学理念、教学法、教学手段的人才,更强调的是他们能够顺应社会基础音乐教育普及的潮流,既有服务社会能力,更有就业市场竞争力的新型音乐教育人才。

从目前的就业形势上看,学校基础音乐教育的岗位需求已经呈现出饱和的状态,且中小学音乐教师城市与农村失衡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音乐教育市场发展的势头逐年增长,这也成为了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新方向。但同时可以胜任这两种不同音乐教育的形式的人才还不多,因此,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新型的音乐教育人才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新型音乐教育人才应具备的修养

第一,一般修养。(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正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新型音乐教育人才,建立纯正的教师职业道德是教书育人的基础。如:爱国、敬业、爱学生;愿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有崇高的职业感和责任感;不断创新,与时俱进。(2)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如:能够熟悉和运用多种新型音乐教学方法;深入教材的备课能力;课堂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3)具备多样化的文化素养。如: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创新思维方式;举止得体,健康向上。

第二,专业素养。(1)音乐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中小学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一般不要求专业化的音乐教学,而是从多方面提高学生音乐修养同时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只有音乐教育者做到全面的熟悉与掌握音乐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并具备一专多能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更融入现代基础音乐的教学中。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音乐教育作为普通学科教育的一部分,教育者必须熟悉多种教育思想体系和内容。

第三,业务能力。(1)音乐课堂教学能力。普通中小学的音乐课内容、课型丰富多样,因此,音乐教育者必须掌握歌唱教学、器乐教学、欣赏教学等等音乐教学法,并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的融入音乐课堂中,创新性的教学。(2)开展不同音乐课型、活动的能力。现代音乐教学发展出的形式多种多样,能同时具备课堂音乐教学和社会音乐教学能力,灵活转换自身的定位,是对新型音乐教育人才的一个提升;另一方面,能够有序的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也是对音乐教育者能力的体现。(3)音乐教育科研的能力。作为音乐教育事业的实施者,音乐教育者深入实际地参与到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中。善于从音乐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新型音乐教育人才与时俱进,自我革新的表现,更是推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是一所具有80多年历史的音乐学院,音乐学学科从1929年建立已历经近一个世纪,培养了大批的音乐人才。该院从办学理念、师资力量,硬件设施上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建立了一定的培养规模,为我国基础音乐的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学师资。目前该院音乐学专业毕业生使用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在旧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经过改革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而这一学科又细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个不同的培养方向,因此,学院在对两个不同方向的学生在培养上做出了一些调整。[2]

(一)课程、课时设置

对比前文中新旧两版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改变,主要还是在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辅以各类选修课,师范专业则再配合师范类课程形成具有师范特色的音乐学课程体系。但是从課程的分类和课时方面,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课程分类上:课程主体由通识教育课,专业课两大类升级到以公共教育平台、通识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为主的三大平台教育。

课时上,无论公共课还是专业课,大部分在原有课时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导课课时,目的是加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方面的沟通,让学生能够更加透彻的领悟所学内容;其次在专业必修课上,原来大部分应分两学期上的专业必修课压缩到只修一学期,第二学期变为选修,必修课程数量由原有的46门缩至现在的28门,减少了近一半,减少的一半必修课程则归至专业选修课中,学生凭自己的需求自由选课。

(二)课程学分分布

整体上,该专业的两个方向所修课学分大幅减少约30%,从课业上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程度上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而必修课程学分的减少与选修课程学分的增加,一方面避免了固定的课程学习模式,给予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特点,自由选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对授课教师吸引学生选课,对自身课程教学的改进、创新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从部分来看,公共必修课学分的增加与专业必修课学分的减少正是顺应了该专业新版培养目标的要求,大幅增加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提高该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效缓解音乐学专业人才只重专业,忽视科学理论知识的尴尬局面。选修课中,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比例都有所增加,这更进一步说明了学院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因材施教,一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课,提高学习积极性,二来选修课程的种类丰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3]

三、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专业课程课时打折,导致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为了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学院在专业课程的课时上做了很大程度的压缩,很大一部分专业课程的必修课时从原来开课两个学期压缩到一个学期,另一个学期則变为选修。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教师方面要把课程大部分必备知识压缩到一个学期教授完是十分困难的,结果往往是教师为了完成课程进度简化课程内容、匆忙授课,大多知识点没有完全讲解到位就一笔带过;学生方面,一个学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仅仅只能让学生们学到课程最表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或许仅仅只能帮他们应付一下结业考试。而对于课程的第二学期自主选课,一部分学生会因不同原因,有的是畏难、不感兴趣、有的是因为抢不到课而无法继续深入学习专业课程,这对像曲式、和声、中西方音乐史等基础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如果专业知识基础都不是很牢靠的话,学生想进行更进一步的发展还是有困难的。[4]

第二,大多数学生只有“一专”无“多能”,社会适应性不强。由于课程设置的问题,该专业的学生仅在大一时才能同时学习钢琴、声乐、形体与舞蹈等专业技能课,经过大一末尾的主选修考试后,基本上学生们只能单独的学习一门技能,而该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综合能力强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或者中、高等学校音乐教师,并不是只有单独技能突出的钢琴家或歌唱家,仅仅只会一门技能的话是不能适应学校音乐教师技能需求的,例如在该年级学生进行教育实习时,由于只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很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能弹不会唱,能唱不会弹的尴尬局面。而社会音乐教育对音乐教师自身技能多样性则要求更高。

第三,课程陈旧。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对音乐学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在课程分类、学分分配方面入手,但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基本无太多变化。

(二)对于新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建议

第一,专业技能多样化。专业技能是新型音乐教育人才的立身之本,单单的只会一门技能是不足以适应普通中小学、社会音乐教育的需求的。除了主修专业外,建议增加副专业技能课,开课时长由一个学期延长至两个学年,拓展学生的技能知识面。

第二,理论基础夯实化。由于该院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所有的专业理论课程都只用必修一学期,学生自由选择修读第二学期。这样就导致学生中西方音乐史、和声、曲式分析等专业理论知识储备量太少,出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学不扎实,在工作过程中又无以致用的局面。建议专业基础理论课还是要必修两个学期,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完整学生的知识结构。

第三,课程创新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文化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的快速更新也体现在我们学习的方方面面,新型音乐教育人才应在沉淀了大量音乐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音乐知识,所以课程创新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比新旧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新增的课程很少,触及到这方面的改革不多。建议在课程设置上,多结合时代发展的特性,以及当下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特点,适度增加更具有创新性、时代性、适用性的课程,大力革新内容老旧,脱离实际的课程。

四、结语

改革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必然的,但这不是专业发展的阻力,而是促进人才培养更加完善的动力。正因为有了这些院校的不断努力,我国高师的新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才能不断发展,期待新型音乐教育人才在社会中越来越多,助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更创辉煌。

参考文献:

[1]任秀蕾,金奉.从就业需求看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24).

[2]李晶.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王耀华.高师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孙耀祖.从地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看高师音乐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 [J].黄河之声,2012(5).

猜你喜欢

音乐学专业课程学期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摇船歌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流行音乐研究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八年级上学期易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