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北琴书的发展与传承

2019-10-09杜心洁孙梦繁陈余之周煜坤

艺术大观 2019年17期
关键词:起源

杜心洁 孙梦繁 陈余之 周煜坤

摘要:苏北琴书是一种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并且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地方戏曲剧种,现已成为苏北地区人们生活娱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着重从苏北琴书的起源、唱腔等四个方面探究苏北琴书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苏北琴书;发展与传承;唱;起源

苏北琴书,是江苏省北部地区传统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江苏省北部的宿迁市泗阳县、宿迁市沭阳县、淮安市、连云港市和徐州市等地区。苏北琴书源于明末清初时期的民间小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时称“打扬琴”,又因为主要流行于宿迁地区所以又名宿迁琴书。

一、苏北琴书的起源

蘇北琴书是用宿迁方言说、唱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因苏北琴书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扬琴,所以旧称又称为“打扬琴”或称为“打蛮琴”。

关于琴书的起源,在《中国曲艺志·江苏卷》苏北琴书条目记载:“苏北琴书源流未有确考,较为流行的说法有二,其一是发源于本省的宿迁、皂河、窑湾一带的民歌小调……”。《淮阴曲艺志》记载:清道光年间宿迁已形成打扬琴,光绪二年(1876年)扬琴艺人李义成与其徒弟李道生、庆廷举、陆成金、陆成银等在宿迁县皂河镇西王春圩设香堂,创建琴书柴门门户,定门规。《中国曲艺志·江苏卷》徐州琴书条目记载:“同治年间,睢宁庆廷举从宿迁扬琴艺人李义成为师,把扬琴艺术引进徐州丝弦。”张斌著《吕剧音乐研究》第4页记载清末“诸城朱西太去江苏宿迁学艺,带来‘洞宾戏牡丹等节目”,由此可见,山东琴书的源头也是从宿迁流传过去的。此外,在《濒临失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山东琴书唱腔音乐体制的研究》等文中,有关淮海地区“琴书”类曲种形成地,也是沿用了起源于宿迁的说法。

苏北琴书源自于明末清初的汉族民间小调,据《中国曲艺杂志、江苏卷》、《淮阴市曲艺志》和《宿迁市曲艺志》记载:历史上的宿迁属贫穷落后地区,以艺谋生的民间艺人较多。清道光年间,安徽人李义成年轻时,长期在泗洪县上塘镇一带生活和卖艺,专唱民间小调,同时广收徒弟,师徒均以唱民间小调为生。至清末时期,艺人们为了提升演唱水平,提高音区,完善音色,他们将收集整理的民间小调配以坠胡、洋琴、手板等乐器演唱,形成苏北琴书的雏形。清光绪末年,泗洪琴书艺人陆氏兄弟脱离师傅“柴门”,自创琴书门户称“陆门”,成为苏北琴书一大门派。每逢集镇赶场时,都有琴书艺人设场演唱,少则一场,多则同设几场,宿迁因此素有“无书不成集”之说,被誉为“琴书之乡”。1957年全国曲艺普查,苏北琴书得到充分肯定和评价,并正式定名为“苏北琴书”[1]。

二、苏北琴书的唱腔

山东地区本来只有吕剧,并没有琴书这种戏曲剧种。直到有一个山东人来苏北地区学习演唱琴书,于是便把琴书带到了山东。到了山东之后加以改良,所以山东的琴书以“坐”唱琴书。后来会唱琴书的人就把这个琴书带到了吕剧团,所以苏北琴书的唱腔基本上和吕剧是一致的。

与山东琴书不同的是,苏北琴书是以“站”唱琴书,为了提高观赏性,在唱腔上做了调整,融入了吕剧、怀宏、柳琴、豫剧,后来又糅合了黄梅戏的部分特点。

苏北琴书唱腔婉转,每个演员都须学会表达喜怒哀乐,因琴定腔,每个不同的故事情节都要用不同的唱腔去表现,其中主要有十三大韵,从工声、天仙、彷徨、沛辉、徘徊、吃西、丑牛、铁血、教烧、啪嚓(十三大韵为音译字)等等。表演曲目的开头哪一个篇子要起的韵,那么全篇从头到尾都须贯彻始终,不可以掉韵,或者改韵,否则会破坏整首曲子的完整。陈锦荣老师说:“苏北琴书的十三大韵,就是唱的每一句均须依着这个韵来,按着这个韵走。苏北琴书的段子讲究第一句要韵,这个韵要压上面,段子的前四句唱过后,第一句不要韵,第二句要韵,第三句不要韵,第四局要押韵。如果二句、四句要不押韵那苏北琴书的唱腔就错了。”

为了使观众听的有新鲜感,苏北琴书的优秀传承人张银侠老师还将各种各样优美的的歌曲或者戏曲加入苏北琴书的表演当中,“在搞这个曲艺琴书方面,我把我们地方的戏曲,地方的歌曲,周边的戏曲,我觉得哪个地方的比较优美,我就给它掺入进去,补充我琴书缺陷的东西。琴书缺陷的东西可能很多,所以现在我们唱,比如这一句我们可以用泗阳的淮海戏,这一段我们可以用黄梅戏,河南豫剧,山东吕剧,江苏省锡剧,但是不能把整个东西都托上去,只能借鉴,采用一点。”[2]张银侠老师说。

三、苏北琴书的发展

在旧时,苏北琴书不叫琴书,称为“唱道情”。就是一个人拿着琴,走街串巷,边唱边乞讨。后来逐渐被百姓认可,慢慢的他们就买把坠子,就拉出来有音乐性的音乐,然后开始加入了唱的部分。之后这种形式又继续发展,扬琴边敲边发展,唱词边唱边发展,坠子(坠胡)边拉边发展。苏北琴书就从这个“道情”里面走出来了。像后来的山东琴书,徐州琴书等都是以苏北琴书为基础,逐渐发展演变形成。根据老一辈艺人的访谈,琴书这种形式最早是在街头,类似于菜市、集市这种地方,用客座卖票的形式表演。

到清光绪二年,一些琴书艺人开始设立香堂,创立柴门(张银侠老师为柴门第十八代弟子),推李义成为堂皇主,尊称为教主。扬琴盛行后,琴书迅速向周边地区发展,此时宿迁的大鼓已经非常盛行,北方的评书又不断地涌入。以往的小节目,单一的表演形式不足以维持生计,所以就开始唱一些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长篇书目,当时称此为“扬琴书”。

抗战前夕,苏北琴书的长篇书目已经有很多了,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唱腔、曲调。如“二板”“垛子”的唱调,“四句腔”的曲调。表演形式也从原来一人的“单脚梆”发展为两人搭档,三人搭档的形式,但大都是男女搭档,俗称“鸳鸯档”。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艺人往南方迁移,在南京、上海定居演唱。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对民间琴书艺术给予高度重视,各个地方的文化部门开始对这些传统艺人进行登记发证并且准予登台演出。宿迁于1952年成立曲艺协会,1961年改为宿迁县曲艺队。1955年到1961年宿迁县文化科先后举办四期琴书培训班,招收培养了一批新学员。琴书的演出形式也从长期的“摆地摊”走上了正式舞台。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地曲艺组织开始恢复,苏北琴书获得新生,并出现一个辉煌时期。根据记载,1983年宿迁县有职业琴书艺人68名,非职业艺人80多名。其演唱艺术也得到发展和提高,在原有的唱腔基调上揉进了淮海戏、吕剧、泗州戏等部分优美唱腔,倍受群众欢迎。在政府举办的文艺调演、会演比赛中多次获奖。

四、苏北琴书的传承

老一辈的苏北琴书谱子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也就是口口相传。上课时老师唱什么音、调、词,学生就唱什么音、调、词,老师弹什么音,学生也弹什么音,学习坠子(坠胡)也是如此,只要跑不偏琴书大致的音区位置就行。像这种传承方式,没有标准音,靠的是个人的领悟能力。后来为了苏北琴书更好的发展与传承,开始发展出用简谱记录的方式。唱词、坠子(坠胡)、扬琴等,先是传承人拉、敲出来,然后由专人边听边记录[3]。

苏北琴书的传承一般都是家族传承,在宿迁苏北琴书表演老艺人中,张银侠老师年纪最大,陈锦荣老师次之,都是曲艺世家。陈锦荣老师从9岁开始学苏北琴书,她的祖父、外祖父都是曲艺匠人。陈锦荣老师的外祖父讲评书(南方评书),祖父唱鱼鼓(鼓的形状像鱼,演唱的时候抱在怀里拍,边拍边唱)。父亲唱大鼓(苏北大鼓),也是宿迁市曲艺队的小组长,母亲则唱琴书(苏北琴书)。张银侠老师是从八岁开始学习苏北琴书,师傅是睢宁的一位琴书老前辈,名叫徐广才,父亲张明艾也是一位琴书名家。

随着江苏省对曲艺文化的重视,宿迁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蘇北琴书的课程。

所以现在的苏北琴书传承人的培养分为拜师学艺和学校学习两种形式。其中拜师学艺的小传承人因为基本都在上学,所以只能在周末去老师家学习。吃住都在老师家里,每天吃完早餐以后,就开始学习练琴,练坠子。教几个小时,小传承人们就开始自己练。午饭过后一直练到傍晚,就开始休息了。几分钟之后继续开始拿起坠子(坠胡)、扬琴开始学习、练习。如此反复[4]。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也有学习琴书的愿望,通过快手等APP与苏北琴书传承人联系。因为苏北琴书是宿迁的“市粹”,比起外地的学生,传承人更愿意教授本地的学生。

五、结束语

现在苏北琴书作为独具特色的地方戏种,对区域语言声调的体现、传统民俗民风的传承、城乡文化生活的活跃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苏北琴书来源生活,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它不但可以在舞台演出,也可以在街头或是乡村“摆地摊”。它的音乐唱腔丰富,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老百姓在行路、干活、休憩时都可哼唱。这是一种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已成为当地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苏北琴书的保护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鸿、张棣华、夏耘.国曲艺志江苏卷[M].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1996,12(01).

[2]侯九莲.发扬传统+紧跟时代唱新声——浅谈怎样继承发展徐州琴书[J].剧影月报,2009(01).

[3]陶园.论徐州琴书的发展脉络[J].北方音乐,2011(08).

[4]孟影.琴书艺术浅谈——兼议安徽琴书的发展前景[J].艺术评鉴,2016,1(01).

猜你喜欢

起源
Origins of English 英语的起源
跳绳的起源
你知道宇宙的 起源吗?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万物起源
起源
生命的起源,也许只是一具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