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压电缆敷设方式的技术要点研究

2019-10-09张回春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13期
关键词:技术要点

张回春

摘  要:城市基建项目及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电缆线路凭借其耐用、美观及安全等性能优势,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常见。在建筑群体增多、各行业用电需求猛增的背景下,通过低压电缆敷设施工,能够分担变电站供电负荷,提高电力输配的安全等级。低压电缆敷设因具备一定的施工难度,在敷设步骤过程上也较为复杂,需要对其敷设方式技术要点加以重点研究。

关键词:低压电缆;敷设;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M757                  文献标志码:A

中低压电缆敷设方式对电缆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产生了重要影响,合理选择低压电缆敷设方式,能够极大地节约了电缆土建工程成本开支。在电缆入地施工实践中,需要结合施工案例实际情况,对电缆敷设方式进行合理规划,以此起到保证质量及提高电缆作业经济性的目的。

1 低压电缆敷设环节前的质量检查和相关试验

电力网络安全稳定运行需要众多的电力设备及附件加以保障,其中,低压电缆是重要装置之一。低压电缆在入地施工前需要对电缆及其附件的质量进行鉴定和检查,重点研究敷设安装工艺的要点。事实上,低压电缆及其附件在运行中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并非直接由用电负荷量过高或安装工艺不当等因素所致,更多地还是电缆入地前未严格检测电缆及附件的质量标准。经实践得知,低压电缆在购置并运输到施工现场后,需要完成如下几方面的质量检查及试验:首先,检查电缆技及附件技术文件,查看其完整性;其次,根据技术文件核对入场的电缆型号、数量、长度、规格、外观以及电缆附件是否完整;第三,电缆封端部位要确保密封,在检查环节如发现密封性不佳,及时进行电缆受潮试验。

2 低压电缆敷设方式及其相关技术要点探究

2.1 低压电缆敷设方式

从实践中看,低压电缆具备多种敷设方式,各敷设方式可根据电缆施工项目规模及要求而定。常见的电压电缆敷设方式有电缆挖沟直埋、电缆沟敷设、排管敷设和吊架敷设等。各种敷设方式都有其优越性,在实际应用时要在对电缆施工作业内容及要求予以明确后,合理选择敷设方式。

2.2 低压电缆敷设方式优缺点分析

2.2.1 低压电缆直接埋设

掘0.8 m~1.5 m深度的壕沟,将低压电缆线路直接埋设在内,这一低压电缆敷设方式即为电缆直埋。通常情况下,此方式在城市公共地带,象公园区域、人行道等部位较为常用,可发挥其敷设简便,经济实惠的特点。从低压电缆直埋的优缺点上看,这一施工模式下的电缆能够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转弯敷设较为便捷;敷设造价及材料耗费最小;电缆线路输送容量大;施工工期短,施工及后期维修方便。但这一敷设方式也易遭外力损坏;增设及移除需要作路面开挖;土壤化学作用易导致电缆组件受损等缺陷。

低压电缆直接埋设方式的技术控制要点如下:首先,结合国家制定的《电缆设计规范》来选择电缆敷设路径,对敷设区域的地质状况进行调查,象地段内土质具备酸碱腐蚀性及电化学腐蚀性,要提前规避。其次,施工段的划分以一盘电缆长度为基准。第三,遵循过路导管预埋—电缆沟挖掘—电缆敷设—细土覆盖—盖板防护—回填土作业的施工顺序。在一段敷设施工完成并做好清理措施后,再进行第二段敷设施工。第四,注意以下几项事宜:1)壕沟挖掘宽度视电缆数量而定,如仅敷设一条,宽度保持在0.4 m~0.5 m即可,如敷设2条或多条,要相应地增加宽度比例,如电缆需弯曲敷设,弯曲处宽度要不小于电缆弯曲半径。2)挖沟深度要不小于0.9 m,挖掘过程中,将路面材料下面土层置于沟边两侧,间距大小约为0.3 m。

2.2.2 低压电缆排管敷设

在地下设置地下管,然后将低压电缆敷设于内的方式即为排管敷设。排管敷设在电缆穿越区域较为适用。在挖掘存在较大难度或道路交通承载量大的区域也经常采用此种敷设技术。低压电缆排管敷设具备了电缆间互相影响程度低、增设及移除方便、荷重承载力强、少受外力损坏的优点;但同时也有敷设成本高、金属护套因电缆热伸缩易疲劳、斜波易滑落、散热性不佳、电缆更换困难等弊端。

低压电缆排管敷设技术要点如下:第一,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敷设操作,预留备用管孔数,一般预留2回。为便于电缆后续的维保,选取电缆排管通道约100 m处、电缆接头转弯处、电缆首末端处作为工作井建造区域。工作井高度以2 m,宽度以2.5 m~3 m为宜。第二,电缆缆芯部位存在温差的电缆,应设置在不同的排管组内。第三,排管组顶部进行填土覆盖时,土层厚度要大于0.5 m。第四,经过平整强夯后的平直垫块部位方可放置管路,排水坡度数值大于0.2%。排管放置部位用素土进行夯实,然后铺筑混凝土,对混凝土基础做好振捣密实,发挥其基坑排水作用,保护电缆线路安全运行。第五,确定排管纵向连接部位的弯曲度大小,以不损坏电缆为标准,在排管管孔端要有电缆头止损措施。第六,对用于排管敷设的电缆型号应有要求,电缆以无铠装裸电缆及塑料外护套电缆为主。电缆遇电弧应不延燃,管型选取CPVC管。电缆排管管内径大小应大于电缆排管外径的1.5倍,长度高于100 mm。管内壁应保持光滑状态。最后,排管敷设牵引力大小应适中,不能超出电缆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在工作井内如需电缆重叠,重叠长度要小于1.5 m。

2.2.3 低压电缆电缆沟敷设

低压电缆沟敷设主要是在预砌的电缆沟中进行。电缆沟敷设方式主要适用于城市主干道部位、变电站出线部位、电压等级平行地段或电缆敷设条数较多的区域。需要电缆进行穿越操作时,也主要采用电缆沟敷设方式。电缆沟敷设技术具备了造价成本低、敷设面积小、走线较为灵活的优势,在地下无法直埋处、大型场所、变电站等部位采取此种敷设方式较为有效。但在后续维保检查时需要进行盖板掀盖操作,较为不便。

低压电缆电缆沟敷设技术要点如下:第一,严格按照《电缆设计规范》进行操作,如敷设范围内存在可燃介质,不能采用电缆沟敷设方法。第二,根据电缆敷设工程要求确定电缆沟的界面净空尺寸大小、标高等数值。电缆沟一般以砖砌体为主。第三,行车区域要在电缆沟上方设置承重盖板。相隔60 m的电缆沟要制作伸缩缝。第四,隔50 m左右,设置电缆沟排水检查孔,电缆沟沟底找坡0.5%。第五,电缆沟纵向内墙部位安装电缆支架,支架间距以80 cm为基准。第六,电缆沟中敷设的电缆件及附属铁件等,要在做好接地措施的同时,进行防腐处理,每隔50 m左右设置一组接地极。最后,采用混凝土澆筑的方式设置电缆沟时,需要采用橡胶止水带或衬垫填板对伸缩缝进行止水操作。

此外,不管是哪种电缆敷设方式,都需做好电缆排水工作,以保持电缆构件性能。这一环节主要借助电缆护层逐段检查、电缆构筑物排水设施设计、土建质量监督等手段达到排水止水的目的。

3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基建工程施工范围的扩展,城市供送电压力骤增,在充分发挥变电站输配电功能作用的同时,要注重做好配套的电缆敷设施工,以提高供电完全性。实际施工中结合电缆的类型及施工区域的自然环境,合理选择低压电缆的敷设方式,确保电缆有效发挥其电力运输作用,为社会民生工程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邱涌,李文娟.500 kV超高压电缆线路的应用实例分析[J].通讯世界,2018(9):82-83.

[2]林韬,郑昕.基于非接触测量的低压配电电缆排查技术实验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8,55(14):123-128.

[3]刘俊杰.低压电力电缆故障探测及绝缘修复概论[J].科学与信息化,2018(35):116.

猜你喜欢

技术要点
建筑节能改造中内保温构造技术设计与技术要点分析
无线通信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马尾松苗木培育技术要点
果树嫁接改良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