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2019-10-09陈娟
陈娟
摘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其中固定资产作为其最重要组成部分,与单位正常运转有着密切联系,尤其随着财税体制改革提出新目标和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能力和核算水平。文章试从基层事业单位角度出发,依据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分析实际工作中资产配置、管理、核算及监管等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目标;问题;建议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范畴及目标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范畴
事业单位是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从事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因此事业单位资产主要来源于国家拨付,或者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
资产表现形式主要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等。其中,固定资产作为国有资产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動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价值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一般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前提。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同于生产经营性资产,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主要管理目标有以下几点:
1. 合理配置资产,发挥资产最大效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配置方式主要有购置和调剂两种,基层单位以购置为主,购置资产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现资产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同时要不断推进资产整合和共享共用,提高财政资源配置使用效率。
2. 管好用好资产,实现资产动态化管理。建立完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资产进行动态监管,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3. 准确核算资产,保障资产安全完整性。坚持“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固定资产账账、账实、账表的一致性。
信息公开透明,建立监督管理体系。坚持“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资产监督管理责任体系。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现有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难以适应改革需要,在实物管理、财务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配置缺乏计划性,资源使用效率低
1. 购置随意性大。年初制定资产购置预算不全面、不详细,依据不充分,所购资产往往不符合使用要求,适用范围窄,使用频率低,造成部分资产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形成资源浪费。
2. 共享程度较低。同一主管部门下设基层事业单位较多,存在重复购置现象,共享程度低,使用率不高。与此同时经费支出又比较分散,不便于大型办公设备的购置使用。
(二)信息录入不完整,管理水平跟不上
1. 数据不完善。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现象,具体有多少资产需要更新,多少资产需要维修,多少资产需要报废,多少资产可以循环利用没有详细记录,不利于部门资产调配使用。
2. 无专人管理。固定资产一经投入使用,没有专人统一管理、维修、保养。部分资产出现闲置、报废、老化或者毁损,却长期挂账不做处理,造成资产的闲置与短缺并存。
(三)账务核算不规范,资产账实不相符
1. 入账不及时。由于购置资产流程手续较多,往往使用部门已经投入使用,而资产管理部门还未做登记,财务部门也未做账务处理,形成账外资产,不能如实反映资产状况。
2. 折旧不合理。一是折旧年限确认上,没有充分考虑资产性质和使用情况,统一按照最低折旧年限确定;二是折旧方法选择上,没有考虑与之相关的服务潜力或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统一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例如车辆的折旧计提采用工作量法(按照里程数)更符合实际。
3. 长期不盘点。固定资产不进行定期盘点,造成账面价值与实物价值不符,账面价值不能准确反映实物现状。
(四)信息公开不完整,责任落实不到位
1. 信息透明度不够。固定资产购置环节,对于没有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工程、货物、服务项目,采用招标方式以外的采购方式进行,人为调整因素较大,信息公开力度不够。
2. 激励机制不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要求,管好管坏一个样,管松管紧一个样,没有充分调动起职工的管理积极性,职工参与度不高。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现状成因分析
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产权归属理解不透彻
事业单位作为资产的占有使用者,并不是资产的所有者,所以其主要职责就是在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性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但是,单位管理者往往把固定资产作为单位私有物品,管理理念不与时俱进,不能与预算制度、绩效管理制度相结合,没有实现标准化管理。
(二)资产管理模式陈旧
固定资产管理采用“卡片式”管理,人工填写,工作量大,只登记基础数据,实物资产发生调整、转移或者报废等情况,资产台账不做变动,不能适时反映资产存量及现状。
(三)内控制度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