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承军的写生创作
2019-10-09杨倩
彭承军,198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1995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贵州省油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贵阳市美协副主席,市管专家,贵阳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主要艺术活动:
2012年 油画《昨夜微雨》参加第14届美国“华盛顿中国文化节”作品展。
2014年 荣获2013年度“贵州省特别奉献美术家”称号。
2014年 荣获2013年度“贵州省优秀美术家”称号。
2014年 油画《畅晚》参加贵州省美术大展获金奖。
2015年 荣获“贵州美术2014年度优秀美术家”称号。
2015年 荣获“贵州美术2014年度优秀美术工作者”称号。
2016年 在保利艺术中心举办“彭承军油画作品展”个展。
彭承军自述:
在户外对景写生是近几年的事。和在室内写生有很多不同,户外受环境影响各种干扰、嘈杂常常很难专注,这点有别于室内。
关于取景
在写生之前通常情况下我会思考清楚即在心中画一遍过一遍,也算是做到“心中有数”吧,基本上是设计好了再动手。捕捉最有兴趣的内容,什么点打动内心、让人兴奋往往是直觉感受,与以往的经验认识有关。我个人比较看重场景的趣味性,强调现场感,不做过多的改造,否则会失去写生的意义。
关于归纳
现场写生一定要有取舍,所有的取舍无外乎在形和色上,让形色符合画面的节奏和构成的需要,色彩除了要服从画面的调子外,最终控制好色彩的冷暖和强弱,这是最难的,往往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有点话好说事难做的感觉。任何对形色的改造都有个度的问题,这个度可以说就是个性化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因人而异。写生好坏的标准大概也在于此吧!
关于塑造
任何想法都是需要呈现和表达出来,如何表达好、呈现好是个大问题。我习惯于从一个局部逐渐展开最终推完整个画面,这个办法最大的好处就是画到任何地方都是新鲜的敏感的。不从整体入手并不是不讲整体,只是这个整体感一定是在心中的,即以局部形式的方式展现心中的整体样式。
最后调整
几乎所有的写生都是需要调整的。画面的强弱、调子、节奏等不可能一次性到位,特别是画面的琐碎、生动、明暗、冷暖都是重要调整,反复推敲打磨使之符合整体需求,在写生过程中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