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影视主题中的运用

2019-10-08章琳婕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设计图玩法赛道

章琳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91-01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已经普遍的被运用于幼儿教育活动中,对幼儿教育来说,这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和挑战的工作。本文结合我园活动实例,探讨信息技术与我园影视资源主题结合。信息技术该如何与我园的影视资源主题融合,我们要如何运用才能恰到好处,这值得我们去思考与研究。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幼儿园影视主题教学,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当前幼儿教学需要培养的两大重要能力,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教学目标。从幼儿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对幼儿进行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要比单纯的知识教学更具有发展潜力。通过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面对未知的问题以及复杂的问题时,可以迅速找到问题存在的规律以及求解的办法。通过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幼儿具备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为日后的学习、成长以及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幼儿园影视主题教学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更加生动有趣且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影视媒体等多种资源开展教学内容,通过影视媒体引入教学活动,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以及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知识。教师可以从信息技术角度出发设计基于影视资源的教学内容,從调动幼儿手、脑、眼、耳等多重感官体验出发,综合全面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以及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而且还学习到更多有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起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可贵品质,这将成为幼儿日后成长的一笔宝贵财富。

我开展了影视资源主题《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影片中小火车们为了完成胖总管下达的任务不断的努力提升自我,幼儿对于完成任务的形式很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创作了微课《巧玩纸箱》。本微课以动画片《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中的多多岛为背景开展活动。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各个小火车角色,以动画片中的胖总管为小火车们下达任务“寻找多多岛上最特别的礼物”引入。幼儿通过扔骰子选择玩法后利用纸箱完成各种小游戏,游戏过程中幼儿不仅锻炼了钻爬、跑跳的能力,发展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还鼓励幼儿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通过探索纸箱的多种玩法,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正如微课的最后胖总管说的,最特别的礼物便是小伙伴们齐心协力的完成一件事。大班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已经提升了不少,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大部分幼儿动作协调,灵敏。本次活动引导幼儿通过与纸箱的互动,同伴的合作,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满足幼儿提高动作发展和获得新的运动能力的需要。但不同幼儿能力层次和发展水平略有差异,分组个别化学习活动增多,需要不同层次的辅助材料支持不同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所以微课《巧玩纸箱》的呈现为幼儿自主学习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幼儿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观看微课中的某一玩法,根据自己不同的动作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辅助物,完成不同的难度的关卡游戏。

信息化技术在幼儿园影视主题教学中的使用,并不是简单的影视片段观赏以及教学微课设计,而是要从课程内容整体连贯性以及教学质量等教学要求出发进行综合课程设计。我认为新媒体新技术的使用必须要合情合理,教师不能盲目的为了技术而上一节课。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是为了炫技而生搬硬套的工具。我们要注意到新媒体新技术自身的优势和缺点,不能为了过分追求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而忽略对幼儿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进行课程安排,教师首先应当课程内容具备基本的知识内容教学,以保证幼儿拥有充足的知识基础作为支撑。接着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完成基于信息化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实践活动设置,综合考虑活动形式和内容的趣味性、创意性、知识性、动手性以及逻辑思维性,让学生在每一次教学活动当中都可以掌握多面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在活动中注重对幼儿进行适当引导,可以及时解决幼儿在活动当中遇到的难题,积极倡导幼儿之间互相写作配合,共同克服困难。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成长状况以及心理活动,及时根据幼儿心理状况的变化以及多方面能力的提升进行课程教学调整,以充分适应不同阶段幼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例如:在《巧玩地垫》活动中,通过微课《地垫的玩法》,开发出更多幼儿地垫的不同玩法。通过白板用图片、数字设计赛道,让幼儿对赛道有直观的了解,知道赛道是由四个关卡组成,每一关是什么,可以如何设计,只要幼儿动一动手指拖动图片和数字一张简单易懂的设计图就产生了。幼儿就能根据设计图来布置游戏场地。在通过游戏获得经验后,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生成自己的创意玩法,用白板做记录,替换原来的设计图,最后生成一张完全是幼儿自己的玩法设计图。大班幼儿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将活动中收获的知识和技能经过自己的再加工,内化后生成自己的玩法。大班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已经提升了不少,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大部分幼儿动作协调,灵敏。幼儿在与同伴交往、合作方面有积极的愿望,本次活动引导幼儿通过与地垫的互动,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挑战自我,满足幼儿提高动作发展和获得新的运动能力的需要,共同体验地垫一物多玩带来的欢乐。

我运用白板设计赛道,我认为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创新点。虽然使用比如笔和纸之类的传统工具可以实现设计图的绘画设计任务,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会消耗大量时间,而且很难体现出预期的效果。教师和幼儿在利用白板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具有操作简单、赛道设计一目了然的优势。通过利用这种工具进行教学,舍弃了传统工具冗杂的过程,使得整个教学环节直接、明了,高效。例如创意玩法环节,我可以在白板上将任意的关卡替换,用工具画一个“?”替代,幼儿发挥想象将“?”替换成自己的创意,等幼儿设计好玩法后我再拍摄照片上传,将幼儿自己讨论后生成的新的玩法再放上赛道上。我们可以看到最开始是在老师提供的玩法图片和幼儿自己探索出的玩法图片中挑出四样玩法,当幼儿通过游戏获得经验后,我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将其中一种玩法替换成幼儿通过团队协作讨论之后的创意玩法。再接着,难度一步步升级,充分挖掘幼儿潜力,每队再分别想出新的两种玩法。最后会发现赛道上的玩法已经没有老师的预设玩法了,全是幼儿自己生成的新玩法,也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团队合作发挥创造力、想象力,体验地垫一物多玩的乐趣。活动中我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适时的提供一些建议,而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创意,老师和新技术手段一样只是幼儿实现自我的助力。我们很有意思的发现,开始时是幼儿跟着白板上的赛道设计图在走,而最后设计图却是跟着幼儿的想法和思路在走,这也体现了新媒体新技术终将是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幼儿,而不是牵着老师和幼儿走的纤绳。

其实传统教学和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教学不是相悖的,它们应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教师应当在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型教学模式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这种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过程并不会终结,我们教师应该在当前技术资源条件下寻找教学方案的最优解。像活动中幼儿在拼搭地垫的过程,我运用倒计时器功能,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提高效率,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在两组比赛环节,我又运用了计时器功能,增加了竞赛的趣味性和公平性。这些技术的运用看似平常,但用的自然,用的不着痕迹,这就是新媒体技术与课堂的完美融合。而纯熟的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就是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目标,如何将新技术用的自然,用的恰到好处正是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思考的。

猜你喜欢

设计图玩法赛道
自制冰墩墩不能滑出“法律赛道”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焊缝符号在机械设计图上的标注
征服蒙特卡洛赛道
设计图失窃案
零跑的新玩法
无人驾驶,先上赛道如何?
西夏的“炮”设计图
创意玩法
只存在于设计图上的虚幻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