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幼儿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2019-10-08周建丽
【摘 要】如何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不受时间、空间、地点、材料诸因素的影响,实现数学生活化教学呢?研究尝试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游戏、家庭生活三种幼儿学习途径中,采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让幼儿在游戏化、生活化的氛围中感知数学在自己实际生活中的有用和有趣,并学习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数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00-01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数字信息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日益重要,逐渐成为人人都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文化素养。然而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概括的,数学学习是枯燥的、有难度的,如何让3—6岁的幼儿有趣味地学习数学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的能“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样做对学前儿童来说是一种最自然、轻松而愉快的学习方式。如何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不受时间、空间、地点、材料诸因素的影响,实现数学生活化教学呢?我们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育手段的支撑下,对幼儿园数学生活化教学做了有效的探索研究。
一、信息技术邂逅生活情景,使数学集体教学回归真实生活
“认知与学习的情景性理论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莱夫、温格,2004)”强调了学习活动与真实生活的联系。在幼儿园集体教学这个特定的活动中,如何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生活有机地融合起来?信息技术—PPT以其强大的多媒体展示功能为数学生活化教学架起了连接的桥梁。
1.再现真实生活场景,激发幼儿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兴趣。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用数学方法解决的问题,有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现场就可以让幼儿明白如何解决,有的是在幼儿之间经常发生的相同问题需要教师反复处理,处理以上情况发生的最佳途径应首选集体教学活动,然而在集体教学活动时又缺少了需要解决的生活场景。于是我们利用手机等设备把生活问题拍摄下来,插入PPT课件中,在进行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时播放视频,重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幼儿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兴趣。
如在一次区域活动中,两名在美工区活动的幼儿因为超轻黏土发生了争执,老师走过去问清后得知,美工区黄色的超轻黏土只剩下一小块儿了,两人又都想使用,就商量各取一半,可是在分完后甲说乙分的多,于是就谁多谁少争论了起来。老师一看他们手里的超轻黏土,甲的超轻黏土是一团,乙的超轻黏土已搓成了长条,老师对甲说:“你把你的超轻黏土也搓成长条试试看。”最终问题解决了,可是类似的事件在幼儿间几乎是经常发生,于是老师把此事此景拍摄了下来,并作为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双胞胎兄弟——有趣的测量”的开始部分展现在幼儿面前,孩子们看到熟悉的同伴、熟悉的活动场景,都积极参与,热烈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幼儿极大的兴趣中,老师又抛出测量牛奶、测量面粉等生活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测量,使幼儿明白比较等量物体,是不受物体形状、容器大小等外界条件影响的。
2.再现真实生活材料,帮助幼儿提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不是教师强加给幼儿的概念,也不是记忆不完的知识,而是在生活的事件与材料中隐含着的事物属性与关系”,这句话给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作了极好的界定。因此在数学集体教学实践中,我们把幼儿熟悉的生活材料搬进PPT课件中,有时还插入动画、声音等,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幼儿在生活材料的碰撞中获取知识,提升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如我们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选择了适合小班幼儿的数学活动“一颗纽扣”,目标是让幼儿学习按照扣子的某一外部特征(如颜色、形状、扣眼数量的差异等)进行比较归类。虽然扣子是幼儿熟悉的生活用品,但为了将扣子的形状、颜色、扣眼的数量具体而又清晰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我们把故事内容制作成了有声有色有动态的PPT:小老鼠拿着捡到的白色的、圆形的、有四个洞眼的扣子分别走到小狗、小兔、小刺猬面前时,会重复问到:“这颗纽扣是你的吗?”小动物们分别用“不是不是,我的纽扣是黄色的(三角形的、三个洞眼的)”来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不由自主的学小动物们简短、重复性的对话,并通过对图片中色彩鲜艳的扣子的观察,很快就注意到了扣子的不同特点,帮助小老鼠找到了丢扣子的人。老师最后播放了本班数学区的一张照片说:“你们看,这是哪里?”小朋友指着益智区说:“那里。”教师说:“咱们益智区里的这些扣子都混在一起了,请你们按照老师摆放的标志把它们分一分好吗?”小朋友异口同声地回答“好!”情绪异常兴奋。于是小朋友就利用老师放在数学区的扣子,积极认真地投入扣子的归类活动。
二、信息技术联谊生活元素,使益智区数学游戏彰显丰富多彩
数学游戏是益智区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游戏,教师一般会投放与数学集体教学结合比较紧密的活动内容,如排序游戏、数字与数量对应的游戏、加减游戏等,这些游戏相对拼图、棋类等益智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要小,所以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巧妙加入幼儿熟悉的生活元素,使数学游戏材料新颖丰富、生动活泼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数学游戏的积极性。
1.微课+生活游戏材料,让数学游戏“无师”自通。
数学类游戏材料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规则性,很多活动需要幼儿了解规则和玩法才能操作,如果没有老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幼儿往往会因操作失败或不会玩而放弃活动。然而班级的区域活动常常是有多个区域同时进行,教师不可能總在某一个区域长时间停留指导。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录制了一些数学游戏视频,然后把视频以微课的形式投放在益智区。幼儿点开视频,就可以听到、看到某种材料的操作规则或玩法;当幼儿看明白后,就可以使用教师投放在益智区的数学游戏材料进行操作了。微课不仅解决了因教师不能及时指导使幼儿失去操作兴趣的问题,而且使幼儿的游戏活动更自主化。
2.APP+科技生活用品,让数学游戏生动有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强大,各种APP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数学游戏APP也相继出现。我们通过筛选,把一些制作精良、趣味性强的APP下载到收集来的旧平板电脑或旧手机中,投放在益智区,幼儿可以在区域活动时间进行游戏。因为这些数学游戏生动有趣,具有图、文、声、色于一体的动画效果,所以孩子們都非常喜欢来这里玩,有的甚至恨不能整个游戏时间泡在这里。为了保护幼儿的眼睛,我们也做了相应的措施:平板电脑和手机统一由老师保管,想玩数学游戏的幼儿要到老师那里办理借阅手续,由老师控制借阅时间(大班幼儿16分钟,中班12分钟,小班8分钟)。
3.PPT+生活元素,让数学游戏自由自主。
PPT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吸引幼儿与丰富的课件内容进行“视、听、说、做”互动,使幼儿在积极的互动中大胆表达,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充分发挥幼儿自由自主的主体地位,所以,我们制作了许多数学游戏PPT,供幼儿操作。
三、信息技术携手日常生活,使家庭数学教育实现有章可循
现如今家长基本都拥有较高的学历,但在家庭中面对孩子的数学教育常常深感乏力。数学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仅仅只有知识是很难教会孩子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内容,并掌握幼儿数学启蒙的方法和经验。所以我们尝试采用信息技术引领、指导家长了解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并掌握把数学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方法,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真实生活中,学习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1.微课帮助家长指导幼儿在生活中感知数学。
利用“微课”指导家长了解幼儿数学学习内容和在家庭生活中的指导方法,不仅跨越了时空限制,节约了教师和家长交流沟通的时间成本,同时给家长提供了随时随地无限次听教师讲解的机会。教师针对家长制作的微课由三大板块组成:数学概念+年龄段幼儿数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微课使用lukool制作而成,使家长既能看到播放的文字内容,又能听到教师的讲解。
2.APP让家长和幼儿在生活中一起玩数学。
曾有人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教育类APP的使用上,超过七成的家长都安装过教育类APP,其中学前儿童家长最关注幼儿启蒙类、能力培养类APP,关注占比分别为77.9%和75.1%。没有使用APP的家长“不知道有哪些教育类APP可供家长下载”或“不知道从什么渠道下载教育类APP”。所以,我们从幼教专业角度出发,在众多教育类APP中择优筛选了一些适合幼儿学习的数学游戏APP,推荐给家长,让家长和幼儿在家庭生活中一起玩数学。从家长的反映中我们得出数学游戏APP的使用首先使亲子关系更和谐了;第二使家长进一步了解了幼儿园数学学习的内容以及幼儿游戏化、生活化学习的重要性;第三虽然为保护幼儿眼睛,规定了每次玩数学游戏的时间,但也基本满足了幼儿玩游戏和看动画的欲望。
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数学生活化教学,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教、学具材料种类,使幼儿的学更生动有趣、自由自主;使教师的教更便捷灵活、丰富多样;使家长的带更轻松自如,有模有样。同时教师实践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对信息技术应用操作的能力,拓展了幼儿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32,133,148,149.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4,158.
[3]李明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J].学苑教育,2017.
[4]崔彦会.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的行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5]刘桂红.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
作者简介:周建丽,女,南阳市第一实验幼儿园,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装备和实践教育专项课题成果“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幼儿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JKGHZBSYZX-02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