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漫谈

2019-10-08叶伟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叶伟声

【摘 要】现代学校十分注重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不断追求高水准的课堂教学质量。新课改要求我们重视素质教育式的课堂教学,全方位促进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实践动手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新课改的指导下,如何运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意识,已成为教育人士探讨的重点。本文着重论述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对策,希望给相关人员、单位提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140-01

课堂教学效率是师生在课堂上的精力投入比重与实际的学生学习效益的比值。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宏观因素有家庭经济、学校氛围、学校教学综合实力;微观因素有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模式的择取等。只有将上述因素综合起来研究,才能找到提升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有效教学的理解

课堂有效性教学指的是教师在规定的时间、空间里,采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略,凭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获取课堂有效知识的同时学会应用学科知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认识,最终实现学生的全方位综合性发展的教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三个意义,分别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之处就是课堂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的特征是学生学习为第一落脚点,学生发展是唯一评判标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是基本出发点与实践基础。

二、以生动的情景故事为新课导入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理,精彩的新课导入教学部分也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绝佳办法。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以趣味十足、引人入胜的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把握住,不仅做到了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与学习欲望,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课不只是上网冲浪那么简单,关键是学到应用知识。引领学生步入学习的殿堂,就要求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氛围,刺激学生的感官意识,促使其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主动参与到学习互动中,投入大量的精神、情感。学会创设优良情境,带动学生快速、准确地进入学习状态,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发掘自我认知的能力,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三、有效课堂指导是良方

信息技术课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而动手实践的次数较多。教师向学生灌输必要的信息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去学习如何将书本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操作题目中去。教师在进行课堂指导时,可以推荐学生看一些必要的书籍,鼓励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并且怀着疑问与求知精神去阅读课本,强调锻炼学生们在重点、难点知识上的分析能力,力求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是学生学好习的重要保证,学习方式是学习突破的法宝。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提出必要的疑难问题,如果一个学生都不知道自己的困惑在哪里,那么这个学生的课堂学习就是不太合格的。学生应该做到善疑善问、勇于思考,力求得到学习生活中的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结果。

四、分层指导学生,强调小组学习合作

学生的学习水平不一而足,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差异程度,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布置实践任务时,教师应该依据平日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划分出学习小组,让组内思维敏捷、动手力强的学生带动实际操作较慢的学生,努力营造一种组内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学到对个人有用的知识,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获得自身学习能力的肯定。

组内成员协作学习是一种团队合作意识的具体体现,也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小组成员可以分享个人关于问题的见解、相关的信息资料,同时加强组间的合作交流学习,形成全班信息共享的良好和谐局面。学生们可以采用对话、争辩、商议等交流形式来充分论证问题,最终选择出多人通过的解决方略。但是,当前的组内交流活动多数只是注重形式,诸如教师在传达完任务后一般就不再跟进学生的交流情况,或者组内实际操作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应该进行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最好是4或6人一组,划分依据可以是学习成绩、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因素;让学生们自己选择组内领导人,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学习成绩优秀、合作意识强、组织能力卓越的人为参考人选;小组成员自己命名小组代号,培养学生的团队荣誉意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组内成员决定小组的学习宣言,鼓励学生间的意见交流,真正发挥组内合作精神,快速高效地完成小组任务。教师在进行课堂指导时,应该给予学生平等的交流合作机会,做到学生们任务的合理划分,让每个人都认识到自身的组内价值。

五、结语

信息技术是强调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意識、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全方位应用的一门学科。近几年的教育改革浪潮和信息技术的教改活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中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继续保持这种稳步前进的信息技术教改步伐,科研人员应该重点研究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教学。只有不断地转变课堂教学观念,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学校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