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想象到异像:欧洲视觉材料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2019-10-08张艾琪

文学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

张艾琪

内容摘要:视觉材料是影像史学研究中的重要途径。经由视觉材料所传达的历史信息,再对这些信息作出分析和解读,以此来解决图像中的历史问题。本文的研究聚焦于中国形象在欧洲视觉材料的变迁。17世纪前,以《马可·波罗游记》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启发了欧洲对中国的想象,这种想象也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影响到当时的艺术创作。随着大量商人和传教士到达了中国,以中国为题材的视觉材料被越来越多的带回欧洲并广泛传播,开启了欧洲本土对中国形象的深化认识和二次创作,影响到绘画、瓷器、地图、建筑等多个视觉艺术领域。从图像的角度研究欧洲如何理解“中国”,不仅拓展了历史研究的材料、提供了新的视角,还可以深化我们对欧洲与中国交通的认识,以此深化对“他者的眼中的中国形象”的认识。

关键词:视觉材料 中西交通 中国形象

  一.中国形象在欧洲的形成

中国与欧洲分处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在历史上的很长时期内,因为地理上的隔绝,使得二者各自独立发展起自身的艺术与文化。很长时间内,双方都不知彼此的存在,而随着生活在亚欧大陆中部地区的游牧民族,通过迁徙、贸易等方式,或直接或间接的发生了以商品为主的物质交流,这就是欧洲最初了解中国有关信息的途径。

13世纪后,随着蒙古帝国的崛起和随之而来的大范围扩张与征服,使得亚洲大陆相互闭塞的地区得以贯通。同时,蒙古帝国也打破了原有的贸易格局,使拜占庭和阿拉伯商人所垄断的东西方贸易得意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这就为中国与欧洲双方的交往打开了通道,也使中西交通间的通畅阶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17世纪前,欧洲对中国的形象认识的主要来源,就是中国出口外销传入欧洲的商品,其中最大宗同时也产生了最大影响的就是瓷器。在1514年,威尼斯画派画家乔凡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所创作的油画《诸神之宴》(The Feast of the Gods)中,画中的诸神便手持有来自中国的青花瓷,这也反映出当时中国瓷器在欧洲所具有的尊崇地位。而就在这幅画绘成的同一年,葡萄牙的商船通过新航路到达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由此便开启了近代以来欧洲国家与中国的第一次直接贸易。

可以说,欧洲像一双眼睛,紧紧盯着东方。这种对中国所处的东方世界的向往以及此前欧洲人所能看到的所有关注中国的符号元素,这些视觉材料一并形成了欧洲早期时代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和建构。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后,越来越多的商人、传教士、旅行者、使团直接进入中国,并将中国的物品直接带回欧洲,让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可以直接看到中国的形象,让曾经只存在于幻想中的这个“神州”愈发的贴近与熟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欧洲人也开始根据自身的想象创作有关中国的艺术作品,而这些创作主体很多都是从未来过中国的欧洲教士、画家、建筑师等群体,他们中的很多人一生之中并未來过中国,却成为了创作有关中国艺术和形象的视觉材料来源。

  二.欧洲的“中国”视觉材料创作

前文也提到,中国瓷器在欧洲的影响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十六世纪葡萄牙人开始直接把中国的瓷器贩卖回欧洲开始,瓷器的收藏便开始迅速流星于成欧洲上流社会之中。而来自中国瓷器上的各种图案花纹等符号则构成了欧洲人对中国最初的视觉认知,将其视为这些来自异域的“神秘的符号”。而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随着中国出口欧洲瓷器的数量达到一个顶峰,此时的欧洲各个主要国家都纷纷在广州设立商馆来进行瓷器贸易。由此,通过这些贸易公司和船队,这些带有中国视觉元素的瓷器便被销往世界各地。

除了瓷器和绘画外,另一种欧洲人所生产的关于中国的视觉材料便是中国的地图。近代,最早进行中国地图创作绘制的是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Martino Martini),他在1655年绘制了名为《中国新地图册》(Novus Atlas Sinensis)的地图集,其中共有17张地图,包括了一张中国总图、15张中国各省的分省图,以及一张日本和朝鲜的全图。值得注意的是,这套地图册中并没有包含当时已经属于清帝国的满洲、新疆、西藏和蒙古地区,这也反映出欧洲当时对中国地理范围的认知。在这套地图册绘制的清代初期时,还没有经过康熙年间系统的大规模测绘,但这幅地图已经达到了此时制图技术下很高的制图水平。

《中国新地图册》绘制成后约半个世纪,在康熙皇帝的主导下,当时身在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于1708年到1717年间曾对中国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地图测绘。这次测绘的结果和行程的地图成为了一本新的中国地图集,被称为《中国、朝鲜及鞑靼斯坦的部分地区:最近的部分地区,来自耶稣会传教士1708-1717年绘制的地图》。这部地图集绘成后被送到了巴黎,让当时著名的地图制图师让·巴蒂斯特·昂维尔(Jean-Baptiste Bourguignon dAnville)制图并重新汇编成一本称为《全新中国以及中国鞑靼和西藏地图》的地图集。①昂维尔的这部地图集成为了欧洲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中国地图集,直到19世纪才被新的地图所取代。

在没有照相机等机械复制影像技术的时代,18世纪时的欧洲人倾向于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记录和表现他们脑海中的中国世界。尤其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来自中国的建筑与园林艺术成为欧洲知识界所崇尚和津津乐道的艺术形式。17世纪后到18世纪早期欧洲曾出现过对中国园林和建筑的模仿行为,诞生了一批所谓的“东方建筑”,也形成了一种“貌似图画”(picturesque)式的欧洲园林风格。

随着耶稣会士大量进入中国,通过他们传递的往来于中国和欧洲的书信也愈发频繁,由此产生了一片观众中国的土壤,并在欧洲生根发芽。在当时身处中国的利玛窦,通过他所留下的札记也可以看出此时欧洲人对中国园林的评价。在他的书中,利玛窦曾经对南京的瞻园进行过描述,提到“花园里一座色彩斑斓未经雕琢的大理石假山,假山里面开凿了一个供避暑之用的山洞,内中接待室、大厅、台阶、鱼池、树木等一应俱全,洞穴设计得像座迷宫。”在所有的中国建筑中,欧洲人最感兴趣的就是亭子和塔,在建筑领域对欧洲影响最大的无疑也是这两种建筑。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
解构电影《面纱》里的中国形象
美国保守主义权势集团对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讲好中国故事:政府对德传播媒体该怎么做
欧美公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误读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新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