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激活初中历史课堂

2019-10-08李小珍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学生兴趣初中历史策略

李小珍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但在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行为,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较少关注。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则提倡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就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历史有效课堂的生成。

【关键词】学生兴趣;初中历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131-01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率最重要的因素,在传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是采用“照本宣科”式的讲授模式来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中只能被动地听,然后背诵记忆,学习方式单一,学习兴趣不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逐渐得到凸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有利于有效课堂的构建。

一、创设和谐课堂气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紧张、枯燥的课堂气氛容易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于是,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师生互动欠缺。而宽松的、有趣的课堂气氛则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而在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是将知识以讲授的方式告诉学生,学生在课堂中只是听和记录,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也很少参与回答,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不高。因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缺失,历史课堂教学显得没有生机。

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就需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发言,尤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要给予学生鼓励,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传统师生关系以单向传递为主,而课堂是互动的,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注重尊重学生,以此来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让学生从喜欢教师延伸到喜欢历史。如此,在和諧的课堂气氛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得到增强,学生才会对历史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直观感知

在讲授式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为把更多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极力压缩课堂互动时间以便于自己讲授。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的“容器”。众所周知,学生是富有个性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教师讲授多少就能接受多少,相反是要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知识解构,然后再形成建构。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摒弃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通过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

在创设问题情境中需要注意,问题是包含在情境中的,情境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进行,要能让学生形成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

三、加强学习方法引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在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却较少。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也就只能靠死记硬背的办法来学习,而这种机械的学习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作用也不大。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就是要花更多精力来研究学生应如何学习,如何更有效地学习。

首先,要加强预习方法的引导。在以往历史教学中,学生预习多是看看教材,缺少目标引导,预习效果较差。而如果教学中教师能以明确的目标来引导学生预习,然后再以课前检测题进行预测,这样效果会好很多。如甲午中日战争的预习中,甲午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是基本知识点,预习中教师以此为目标,然后再以填空、判断等预测题来进行检测,让学生在预习中初步形成知识构建。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归纳的能力。

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极大,在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已经习惯了向学生讲授知识,担心在课堂中让学生探究无法让学生理解知识。其实,学习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摸索,才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模式,这样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要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点,教师则要注重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应用丰富体验

历史课程和生活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多地向学生传授书面知识,所以在教学中也就很少将历史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众所周知,历史是研究人类过去的事情的,这就自然和人类生活密不可分,而将历史和生活隔离开来,不仅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历史观的形成。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历史和生活结合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后应用历史去分析社会生活。以北伐战争为例,它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间的合作、生活中同伴之间的合作,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北伐意义出发来进行分析。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历史观来分析历史。如在内战烽火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当时的历史角度去分析,让学生理解只有国家统一才是最大目标,也可由此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学习方式、课堂模式的改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让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有活力,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猜你喜欢

学生兴趣初中历史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