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2019-10-08罗旭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改进策略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罗旭

【摘 要】随着我国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改革推进,核心素养越来越成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要点,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开始拥有更加明确的目的和教学方向,也让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培育内容,只有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够真正作用于高中语文的学习中,为高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教学;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113-02

在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化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更需要结合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思想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学习过程中拥有良好的思想能力基础[1]。核心素养主要代表着一定时间段内对学生个体进行提升,使学生能够在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拥有更好的能力基础与知识架构应用水平,可以说核心素养是新时代下对于学生能力的一种刚性需求,而高中语文教学也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一、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1.教学方式单调,语文课堂枯燥。

当前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出现严重的教学方式单一现象,传统的应试教育使高中语文教学变成了应对高考的疯狂题海战术,不仅对高中生的阅读水平进行大量的阅读题攻克,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来说也采用了大量诗词填空的方式,试图帮助高中生避免在古诗词填空方面丢分,教学方式也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通过将知识点直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使学生达到收获较高分数的目的。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丧失了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缺乏学习动力[2],最终在成绩上出现不断的下滑,也使得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几乎成为了高中生的噩梦。

2.教学功利性严重。

另外,当前高中语文的教学出现了严重的功利性现象,语文教学本身具有极强的人文性特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只将学生视为背诵的工具,而中国经典的传统文化也被纳入了死记硬背的素材当中,使得经典作品承载的人文性越来越弱化,教学内容只把考试知识点作为课堂教学,人文性的语文学科知识内容被弃如敝履,使得高中语文教学原本的人文性被完全抹杀,这种将语文教学承载的优秀文化作品变成考试工具的行为,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在无休止的死记硬背中逐渐的迷失了语文学习的初衷[3]。

3.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培养不明显。

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主要是借助教师对于课文内容的解读来进行讲解,教师将自身的理解传递给学生的过程中,也会影响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的主动性感悟,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抑制,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过程中教师成为了这种天性的扼杀者,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逐渐成为固定呆板的统一模样。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教育学方式的变革

1.学生开始自主融入学习过程中。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像是一个圆球,教师推动一下,学生就会向前滚动一下,如果缺少了外力的推动,学生就会停滞不前。而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学生开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作为引领者负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将学生传统的被推动逐渐转化为主动前进,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参与方面具有了明显的态度转变,这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有着直接的关联,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学习变成了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需求[4],使得学生能够对于问题进行主动的研究和探索,充分发掘学生潜能,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

2.加强了师生互动互助关系构建。

在许多课堂中都可以看到教师过度注重教师自身的地位和尊严,人为的阻隔了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作为教师的從属者进行学习,缺少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求助无门。所以在新课程核心素养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教学与学习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特性,只有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实施和探索,才能够让学生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的深化自身对于学习的支持和参与活动的体验,并逐渐将这种体验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内容。所以在当前核心素养的引领下,高中语文的教学方式开始出现了教学观念方面的转变,高中语文教师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在师生交流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双向互助关系,通过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升,使学生在受到人格尊重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求知和探索。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学也脱离了传统传授书本内容的过程,开始将师生之间建立互动互助的关系来使简单的认知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化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在与教师的共同学习探讨过程中,达到彼此促进,彼此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

3.学生学习目的得到升华。

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摆脱了应付考试的学习心态,减少了熟悉知识内容却无法进行实际运用的学习模式,在我国教育学者的呼吁下,这种考试成绩极高但是却在自主学习方面出现无法完成情况的现象已经逐渐被取代,高中语文教师更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主动学习、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5],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养成一种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如果学生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从而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从思维意识角度进行的转变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

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引领下,语文教师的课堂将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机遇与挑战并存,促使语文教师要加强基本功培养,努力走在时代前列,让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在时代需求下,在核心素质的引领下,语文老师的课堂与教学方式,也需要发生改变,以便更好的适应高中语文教育新形势要求。现代社会倡导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只有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与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发展,使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步,通过自主学习来不断实现自我升华,最终成为社会的栋梁人才。

参考文献

[1]白天云.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写作创新教学[J].汉字文化,2019(11):105-106.

[2]潘斌军,吴凤翔,杨泽林,陈静雪,姜云龙.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对策探究[J/OL].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6[2019-06-27].

[3]王治国.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体系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的改进[J].现代交际,2019(10):182+181.

[4]陈成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堂问题情境教学[J].名师在线,2019(15):31-32.

[5]王东平.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45.

猜你喜欢

改进策略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