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

2019-10-08王斌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8期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小学作文教学更是长期困扰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顽疾”,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象,促进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呢?

【关键词】学会观察;注重积累;丰富改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07-01

一、融入生活,学会观察

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解决写什么,其实生活就是我们最好的材料库:大自然的奇妙景观,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是我们写作最好的材料,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愁无材可选。首先,应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基础,那么什么是观察?怎样观察呢?“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观,指看、听等感知行为,察即分析思考,即观察不止是视觉过程,是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而且观察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称之为知觉的高级形式。”综上所述观察不只能理解为用眼睛看,更应包括用鼻子嗅,耳去听,舌去尝,以及触觉的感触等各种形式,从不同的方面以及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认知理解,它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结合其它感官认知的综合思维过程。只有如此才能将感性的认知提升到理性的认知,加深认知的程度。比如在低年级的一次作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观察的方法自己事先准备了几个苹果,当我将苹果放在讲台上时学生顿时来了兴趣“这么大!”,“真鲜艳”,“太诱人了”,“我真想吃一口”……学生七嘴八舌,面露喜色,同时都将疑惑的目光投向我,不知老师的用意何为,在学生们的期待之中,我随即将苹果分成几个小块分给学生,他们乐呵呵的尝了起来。等他们吃完,我让学生口述自己刚才所看到的苹果,学生们随口就答:“老师带来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就像一个小红灯笼,太诱人了!吃到嘴里脆生生,甜丝丝的……”,随即我鼓励学生们用笔将自己刚才看到的,品尝时的过程以及心理的感受写下来并告诉学生:经过大家的仔细观察,有关苹果的一篇小短文就完成了。大家之所以完成得这么出色,就因为刚才大家通过仔细地看了苹果的样子,大小、颜色、以及品尝它的味道,同时还说出了自己尝过苹果后的感受,这一系列的过程这就叫观察。学生们顿时明白了观察的形式多样,作文也挺容易的。可见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体会,那么在作文中就会做到言之有物,言物有情,写出自己真情实感。

二、注重积累,厚积薄发

有了写作的素材,如何有序地组织语言进行叙述,也是作文教學中的难点。好的文章犹如一杯清茶耐人寻味,又如一泓池水使人身心陶醉,那么如何在写作上让学生真实表达生活的同时又让人产生思想的共鸣,体味语言的魅力呢?这就要在语言上下功夫,首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做到学练结合,每每学到好的词语时及时让学生进行遣词造句训练,积累词汇。针对不同的体裁的文章,摘录优美的词句,背诵文中优美的语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积少成多,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其次,开辟第二课堂,一改传统教学的教条模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开设阅读课,每周指定一至二节课让学生自主阅读课外读物,童话故事、作文选,小学生报刊等,同时做好自己的摘录笔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在习作中信手拈来,厚积而薄发。再次,随时随地,随机作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可太高,主要应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要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形式,不限内容。”不必机械地拘于教材的限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只有如此,长期以往,随时随地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不断锤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将“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的内在心理需求,不断的积累,逐步的提高。

三、丰富改评,分享成功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人尚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易数十次对“绿”的斟酌,最后终成千古名句,又有贾岛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的忘我的推敲,这给我们树立了修改文章的典范。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人说的多,做的少,究其原因我认为,学生最疑惑的是根本不知到所谓的修改都改什么?怎么改?首先教师应明确的告诉学生修改的内容:1、作文中是否有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运用得当。2、用词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完整,是否将自己平时所积累的词语正确灵活的运用到习作之中。3、习作的结构是否合理有序。那么,又将怎样改呢?在教学中我发现由于学生受到认知特点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往往只是将自己的习作读几便就算了事,并未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修改。我尝试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先同桌交流互改,然后组内交流修改并选出优秀的作文,最后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让学生再一次的修改,教师根据反馈的普遍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从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进而修改“瑕疵”。

教师的评语往往是学生最看重的,评语的恰当与否对学生习作兴趣的提高及习作态度起着关键的作用。传统的习作评语往往具有概念化、模式化、笼统化的特点,如: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言丰富等诸如此类的枯燥的语言,学生看后不知所云,一头雾水。所以,我认为教师的习作评语要从“详、准、赏”三方面入手,详:即评语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习作内容指出不足,力求详实,切忌模式化;准:即评语中尽量采用学生易懂的语言,切近符合学生的语言习惯;赏:即针对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多鼓励、赏识,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跳一跳,摘个桃”,教师适当的激励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成功欲望,作文教学亦如此。在学生的每次作文后,我都会将学生优秀的习作让学生本人在班里朗读,共同欣赏,教师适时讲评成功之处,并在全班传阅,学生积极性高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同时我又选取几篇不同的习作对比交流,指出不足和改进的方法,对比之下学生豁然开朗。其次,在班级的板报中开辟“我是小作家”板块,每隔两周及时刊登学生的优秀作文和进步作文,供大家赏析,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这样极大的鼓舞了学生的写作欲和写作的热情,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习作教学是漫长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唯有融入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作文来!

参考文献

[1]张彪.浅析提高小学高段作文教学效率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83-83.

[2]谭文会.浅谈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2):88-88.

作者简介:王斌(1978.10-),男,籍贯: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职称:二级教师,单位: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南吉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