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2019-10-08翁丽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翁丽丽

【摘 要】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相关教学者应当给予阅读教学更多的关注,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然而目前,由于教师对学生主体能动性的认识不足,再加上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动力显得较为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着重探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列举了一些有助于提升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体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193-02

引言

阅读是学生进行学习、认知的主要手段,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依旧是以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为中心,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现代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便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動性,在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自主性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传统模式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长久以来,由于传统语文教学观念的渗透与影响,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讲解中,教师普遍忽略了对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培养。而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对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积极性也受到了影响,最终使得语文阅读教学效果降低。其中,主要有两点问题需要注意。首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动力不足。相对其他课程内容,语文阅读主要涉及句型、修辞、句意的相关知识点,阅读学习本身的趣味性稍显不足。小学生由于其自身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在个性方面存在相对不稳定的特质,而语文阅读学习便显得较为乏味。相比教师一味单调地讲解,学生更容易接受自己更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问题。此外,相对于学生接受的知识容量而言,学生本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提升。在此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意识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依然以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显然是极为不利的。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与认知都会受到极大的抑制,这将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充分发挥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学习中主体能动性的重要性

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有赖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只有引导学生认识、发现自己阅读的兴趣所在,才能促进学生不断进行相关的思考,养成创新型思维,提升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此外,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课堂上相关内容的参与度也会随之提高,进而形成一种更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学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更加乐于投身其中,优化了自身学习体验的同时,提升了阅读学习的主动性。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校是其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场所。因而,建立起更加良好的语文阅读学习环境,对提升小学生学习主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例如,在学校的教室以及公共场所,可以将与阅读相关的名人名言或者警句格言进行展示,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此外,还可以在班级内部建立阅读角,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需求陈列相关的书籍。同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促进班级团结。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举办读书节等相关活动,通过设置适当的活动题目,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有效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主动性,同时强化教学效果。

2.实现良性的师生互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相较传统的教学理念,现代教育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能动性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增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此外,小学生由于自身观念以及认知的发展还不够完备,常常会因为对教师的好恶而影响其对相关课程的观念,因而要求教师在关注教学效果的同时,注重与学生之间的相处与沟通,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学习需求与状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设置具有趣味性的阅读任务。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做的就是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而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行思维发散,进而强化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学习效果。以《七色花》为例,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之前,可以通过“同学们如果有七色花,会用它去做什么事情?”等问题来引入课文,在章节的阅读学习结束后,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相应的疑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实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也会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阅读效果的最优化。

4.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今后语文素养以及全面素质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学生一旦养成自发且独立阅读的习惯,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也会得到高效的提升,学生自身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印象也会更加深刻,进而实现学习效果的强化与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过多的干预,防止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学生发挥其自身的主体阅读能动性。

5.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质疑。

针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适时地引导并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质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3]对于小学生而言,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的过程,勇敢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通过积极有效的思考以及交流沟通,最终达到解惑的目的。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开发也逐渐成为教学的重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将主要以引导者的身份辅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此外,教师应当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想法与需求,充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强化阅读的学习体验,有效提升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不可小视的地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以及承担者,应当充分结合现代教学改革内容,积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创新,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的同时,实现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案例浅析[J].文学教育(下),2019(06):120.

[2]安晓瑜.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9(18):135.

[3]吴楠.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9):251.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