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管理策略的发展探究
2019-10-08汪绍忠
汪绍忠
【摘 要】中学校园管理包括树立管理理念、培养工作团队、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学校的长远发展与校长个人素养的提升密切相关。在科学的校园管理理念下,中学校长要建设一支和谐高效的工作团队,并引导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来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样才能提升办学质量,获得社会认可,使学校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词】中学校长;校园管理;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113-01
义务教育在国家的教育大计中位于奠基阶段。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和管理的不断优化有助于个人在青少年阶段丰富知识储备且培养健康心理。现阶段的中学校园管理策略需要反思和规划。校园管理是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对整个学校发展做出的长远规划。各项规划外在表现为一系列规章制度。合理的规章制度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内每个人的个体积极性,维护校园的日常稳定与长足发展。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在制定管理策略时要结合学校的发展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策略的合理性、可实施性和有效性。作为学校日常事务的决策者,校长应该结合实际工作和校园管理理论知识,组建一支高效且有能力的工作团队,将学生和教师凝聚于核心之中,构建有规划、有活力、有发展的学校愿景。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校园管理理念
校园管理理念是工作团队在长期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积淀而成的,适应教育发展需求,获得全体教师认可的精神和行为规范。校园是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和沟通交流的场所,校园内的每一个工作者都必须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意味关注个体的内在性和个体需求,以人作为所有工作的中心。校长工作中的“以人为本”体现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关注教师工作环境的改善。
1.“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
社会需求的是高素质、综合性强的人才。如果以旧式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只会让他们与社会发展逐步脱节。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展促进兴趣发展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才能的校园活动等等都是以学生为本进行工作的具体表现。此外,还可以与家长或社会团体等合作开展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天河中学的办学理念是“立智、立艺、立品,奠基成功人生”。“智”代表知识素养,“艺”代表能力素养,“品”代表道德素养。这三者构成的稳定三角形是学生面对成长之路中重重困难的法宝,是帮助学生走向成功人生的指引。
2.“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
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但教师的个体发展同样是践行“以人为本”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在管理教师工作中,校长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工作成果,还要为教师提供创新教学、继续学习的机会。关注教师的内心状况并给予适当的人文关怀能够让教师在工作中找到归属感。舒适的工作环境有益于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建立和谐高效的工作团队
拥有先进的校园管理理念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然而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一个内部和谐高效的工作团队必不可少。以校长为核心,行政人员为主,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为参与者的工作团队采取的每一项措施都影响着校园的发展方向。如果团队内部出现了大的分歧,对决策的制定和执行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不仅会破坏团队内部彼此的信任,影响参与者的积极性,还会使学校发展陷入困境。为了维持团队内部和谐并增强整个团队的工作能力,校长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
1.工作协调。
协调作用首先体现在校长与其他行政人员间的工作协调。行政人员作为管理核心,一方面要维持校园日常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要共同面对各种突发性状况。这就需要行政人员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彼此间互相理解和信任。校长要根据行政人员中每个人的自身特点进行工作安排。不同分管领导的工作要划出明晰的界限,教务人员要将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政教人员则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和学校安全工作等。在工作内容重叠之时,各分管领导则要互相配合。相关决议确定后,校长应该给予分管领导充分的自由去开展工作,让他们能够在每一次决策实施中锻炼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优秀的行政人员,学校都要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一定奖励。
2.管理协调。
其次,协调作用体现在在校长与教师的管理协调。规则制定工作是校园管理的关键。每一项规则的提出、商议、决定和实施都是广大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结果。校长处理学校的管理事务,教师则关注教学工作。两者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容易使教师对校长工作产生不理解,也容易使校长无法关注教师的工作需求。为避免这种矛盾的产生,校长要积极主动地协调与教师间的关系。一切工作的开始源于沟通,构建平等交流的平台,在交流想法的过程中,双方能够最真切地理解互相的诉求。日常事务中校长能够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考虑,为教师提供能够自主发挥的工作环境,那么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理解学校的各项决策并成为规定的践行者。为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要建立合理的奖励政策。当每一位教师都愿意主动投身于学校的教学工作改革,这将汇聚成一股强大力量促使课堂教学呈现新面貌。
三、建立全面的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是校园管理的重中之重,建立全面的教学管理模式对于学生和教师的个体发展,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要明确教学管理的方向和目标。在“以人为本”的校园管理理念下,依照传统的课堂模式肯定会被时代潮流抛弃。我们只有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教育理念,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吸收其他成功案例的优秀成果,创新构建新的教學管理模式。
1.高效的课堂管理。
教学管理首先体现在课堂管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农村中小学课堂一改以往教师授课为全部的形式,展示出了新风貌。教师备课不仅关注知识传授,还要“备”学生和教学方法。考虑到青少年的学习特点,要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每一位学生都要通过自我表达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参与到课堂的组成和推进过程中。对于成功的教学案例不可全盘实施,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们结合课堂是学习的间接经验和日常实际中的直接经验。校长和教务分管领导要组织课堂完成度高且效果好的教师进行示范课教学,让新教师或仍在教学中探索道路的教师观摩示范课。
2.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其次,教学管理体现在教学方式。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体现于个性,更切实的差异是在知识的接受和反馈方面。大课堂模式假设的前提是每位学生都拥有同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但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应该以大课堂为基础,进行小组合作,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还益于在班级内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理念的具体表现。这种方式能够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接受更丰富的知识,让自觉性较弱的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巩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校长与教务分管领导要组织全体教师分年级开展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活动。在教学方法创新上卓有成效的教师可以传授经验,在探索方法上遇到问题的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们能够吸收教学方式创新的成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获得更多指导。
四、建立校长个人素养提升机制
1.提升决策者素养。
学校发展策略、日常工作决策和面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策略是一校之长的主要工作。在确定学校发展方向及方式时,校长要根据学校发展现状,结合教育理念和发展方向做出总体性规划。这个规划不可违背新课改的教育思想,不可脱离校内硬件设施条件,不可脱离校内教师和学生的真实诉求等客观条件。只有具有高素养,校长才能为学校制定出一个长远合理的发展规划,才能让学生在优良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才能让教师通过学校的发展促进自身职业发展。日常工作具体且琐碎,包括教职工的管理、资源的分配、學校的日常规范等等,但正是这一件件的小事情的解决维持着学校的正常运转。校长在面对日常工作时,要及时发现现行工作方案中的不足,听取其他教职工的建议,对现存问题进行缜密分析后找出解决方案。初中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在课外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突发性状况。应急策略的制定体现校长综合能力。遇事要镇定,以学生的安全为第一位,主动进行多方面沟通,合法合理地处理问题。
2.提升教育教学专业素养。
建立正确的校园管理理念,培养高效的工作团队,才能基于实践做出正确的决策。校长是学校的核心,是管理者,但同样也是一名教师。在建立全面的教学管理模式时,如果校长没有相关的教学实践和经验,那只能是纸上谈兵。校长至少要具备某一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专业素养一方面包括校长在管理工作中的素养,另一方面也包括教育教学素养。校长可以通过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等方式来提升教育教学素养。通过阅读教育家的书籍,了解教育工作中的典型案例,阅读《中国教育学刊》、《治校方略》、《中国教师》、《现代教育》等期刊来增加教育教学的间接经验。
五、结语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中学校园管理不可脱离校长自身。为了使校园管理更合理更高效,校长要从管理理念、核心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和自我素养提升等方面做出长远规划。在获得学生尊敬和教职工信任的路途中,校长定要坚定不移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