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歌载舞话陇原
2019-10-08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甘肅历史跨越八千余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历史文化遗产众多。目前,甘肃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各类项目共计68项,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8人。接下来,小编将带着大家走近甘肃音乐舞蹈领域的非遗技艺,看看非遗艺人们如何用他们婉转的歌喉和曼妙的舞姿展现大美陇原的瑰丽传奇。
甘肃花儿:西北民族音乐之魂
甘肃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地貌复杂,山地、盆地、沙漠和平原皆有,地形狭长,民族多样,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音乐文化,花儿便是其中一种。
花儿又名“少年”,因其歌词中总把女孩比作像花儿一样而得名。花儿最早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三省,是一种极具西北特色的山歌,虽然各民族方言不同,但汉语是花儿演唱的主要语言。作为一种地道的民族音乐文化,在早期封闭的社会条件下,花儿长期是以老辈口传给小辈进行传承的。清代诗人吴松崖写过一首诗《我忆临洮好》,其中有一句“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首次提出了“花儿”一说。1922年,北京大学出版的《歌谣》周刊收录了30首花儿,算是这种民间音乐首次以纸质传播形式被推广至全国。再后来,著名花儿研究专家张亚雄编著了《花儿集》,对早期花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20世纪以来,随着花儿的不断发展,民间产生了不少小有名气的花儿歌手,如“花儿王”朱仲禄和“花儿皇后”苏平等。
甘肃花儿的流派
河州花儿
河州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古称,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点,受各民族和伊斯兰教的影响,音乐元素丰富多彩。河州花儿曲调悠扬婉转,曲令达近百种,曲调变化非常大,形式上有短调和长调,短调大多为2/4拍和3/8拍,短小精悍,节奏鲜明,曲风较为活泼,演唱时真声较多;长调大多为4/4拍和6/8拍,节奏自由缓慢,演唱时要运用真假声转换。《上去个高山望平川》就是河州花儿的代表曲目。
洮岷花儿
“洮岷”二字取自两个地名的结合,“洮”指洮州,也就是现在的临潭;“岷”指岷州,也就是现在的岷县。洮岷花儿因其旋律、唱段、演唱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北路花儿和南路花儿。北路花儿曲调结构严谨,节奏整齐,旋律平稳,词义多为叙事,演唱时起腔多用“啊”字,故又叫“啊花儿”;南路花儿曲调简单,节奏自由,旋律与方言语调相同,起腔突然,具有不同于北路花儿的粗犷美。洮岷花儿的演唱者主要是汉、藏两族的农民,《十二牡丹》便是洮岷花儿,当地人很喜欢花儿,每年定期还会举行不同规模的山歌比赛,被称作“花儿会”。花儿会可谓是甘肃的一大民俗景观,由当地人自发举行,每次有固定的地点和时间,一般集中在农历4月至6月。花儿会期间人山人海,歌声连绵,不绝于耳,称得上是甘肃人民的音乐狂欢节,其中规模较大且比较有名的有松鸣岩花儿会和莲花山花儿会。
河州花儿与洮岷花儿同属一个祖系,但洮岷花儿的产生时间要早于河州花儿,河州花儿是在洮岷花儿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相比而言,河州花儿的格律要比洮岷花儿更严格,曲调更丰富。
甘肃花儿的体裁
情歌
爱情是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也是艺术作品中最常歌颂和写作的题材,花儿也不例外,情歌是花儿中最动人、最精彩的部分。
生活歌
除了歌咏爱情外,人们常常在劳作时唱花儿以缓解疲劳,在闲暇时也唱,来表达生活中的快乐和忧伤,或是描绘家乡的风土人情。
木子歌
花儿唱词可分为散花和木子花两种,散花是指一首或几首小曲独立成篇,用来表达比较简单的内容;木子花的内容一般为历史性故事,篇幅较长,故事与故事之间相互关联。
甘肃花儿的演唱特点
花儿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独唱,也叫“漫花儿”,随意性较强,同一首花儿由不同歌手演唱可以唱出不同风格;第二种是由两人或多于两人演唱,也叫“对花儿”;第三种是一人领唱,其他人伴唱,又称“合花儿”;第四种叫“联花儿”,是把不同调式的花儿连起来唱,有点类似于歌曲串烧。
一般情况下,花儿有三种唱法:一是苍音唱法,也叫“满口腔唱法”,演唱时真声偏多,声音苍劲有力,吐字清晰,但凡音域在八度以内、节奏简单的旋律多用苍音演唱,更能唱出亲切感人的语气;二是尖音唱法,即假声唱法,当歌曲曲调很高、音域很宽、音域跨度很大时,用假音演唱加入头腔共鸣,以气带动声音,可以表现出空灵缥缈的感觉,让人听起来高音不吃力;三是苍尖音唱法,即真假音结合的唱法,也是演唱花儿最常用的方法,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方法也是声乐练习的正确方法,头腔、胸腔、鼻腔、口腔都参与其中,唱低音时不压嗓,唱高音时不捏嗓,让人听起来感觉舒服悦耳。
甘肃是个多民族大省,花儿流行的地区广泛,演唱花儿时虽都使用汉语,但因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使得各民族在唱花儿时还是会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花儿在吐字方面要求唇齿紧密配合,不管句子有多复杂都要字正腔圆,每个字、每句话都要唱得清清楚楚。
甘肃花儿是从田野和乡间走出来的,是具有大西北特色的原生态民歌,它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口传文化,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地人都是在劳作或放牧时通过父辈口传学习的。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以及音乐元素的多元化,花儿的处境变得岌岌可危,因为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被打破,加之喜爱并会演唱花儿的老一辈传承人年纪越来越大,甚至很多已不在人世,难以将这门艺术口传给后辈;年轻一代不满足于农村的生活方式,大多远离家乡去城市打拼,再加上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如今鲜少有年轻人对传统音乐抱有喜爱之情,更别说是像花儿这样的地域性民歌。
花兒以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我国传统民歌中闪闪发光,是千百年来甘肃人民用智慧和勤奋创造的艺术成果。2006年,花儿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存在不仅具有音乐欣赏价值,还具有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更是地域民歌之精粹,是西北之魂。现代社会流行音乐对传统音乐的冲击很大,花儿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变这种状况,加强对花儿的传承与发展。
(成 阳)
裕固族民歌:传唱千年的浪漫
裕固族是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由于本民族文字失传,反而使其民间口头文学十分发达,特别是其民歌不仅保留了古代丁零、突厥、回鹘等民族民歌的特点,还与如今的匈牙利民歌有许多相似之处。
裕固族大多聚居在河西走廊的肃南地区,自称“尧乎尔”、“两拉玉固尔”。裕固族人喜爱唱民歌,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职业歌手,主要为举办丧葬嫁娶等家庭演唱。
裕固族有句俗话:“当我忘记了故乡的时候,故乡的语言我不会忘;当我忘记了故乡语言的时候,故乡的歌曲我不会忘。”在裕固族人放牧的草原和山坡上,不但能看到数不清的牛羊,还能听到引人入胜的歌声。
由于语言和居住地区的不同,裕固族民歌又分为东部民歌和西部民歌。东部民歌大多具有粗犷奔放的气质,音调接近蒙古族民歌;西部民歌则较为平和深沉,更多地继承了回鹘民歌的传统。
裕固族民歌内容丰富,曲调优美,节奏明快,特色鲜明。在曲调和形式上,裕固族民歌既继承了古匈奴的某些特色,又吸收了藏族拉伊、蒙古族酒曲、回族花儿、土族宴席曲的某些特点,并把各种风格巧妙地融为一体。
裕固族曾经传唱着大量好听的民歌,如《裕固族姑娘就是我》《阿斯哈斯》《萨娜玛珂》《黄黛琛》《路上的歌》《说着唱着才知道了》《尧达曲格尔》《我只得到处含泪流浪》等,这些歌曲反映了裕固族的迁徙史、英雄故事以及背井离乡的裕固族人的乡愁。
裕固族民歌依题材内容可分为叙事歌、情歌、劳动歌等,依体裁功能可分成小曲、号子、小调、宴席曲、酒曲、擀毡歌、奶幼畜歌等,其结构简单,大都与古代的劳动生产、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密切结合,歌词格律又与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突厥语民歌、蒙古族民歌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可以说裕固族民歌较多地保留了古代因素。
裕固族民歌采用五声音阶,尤以羽、徵、商三个调式最为常见。由于歌词多为两句,所以曲调大多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单句体亦占有一定的比例,东部裕固族和西部裕固族的单词重音都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所以在民歌中常常出现前短后长的节奏型。
裕固族民歌是裕固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反映和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对人们的道德有劝解作用,可以感化人们的心灵,增进亲戚和邻里之间的和睦友好关系,同时,对于了解和研究裕固族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为其本身就是裕固族历史的真实反映和再现。此外,裕固族民歌也是研究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民歌,特别是突厥、蒙古族民歌以及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依据,是挖掘、发展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基础。
由于大量裕固族民歌是裕固族人在生产劳动和生活时即兴创作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裕固族生活方式的变迁,作为民歌承载体的裕固族歌手越来越少,大多数民歌已随着歌手的去世而消失,裕固族民歌的传承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威胁,正经受着时代的考验。好在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裕固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乐 音)
传承千年的甘南藏族舞蹈
藏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喜歌善舞的民族,神秘的大自然造就了藏族人民优美的歌喉和矫健的体魄,而悠久灿烂的高原农牧文化和劳动生活则是他们即兴歌舞创作的源泉和灵魂。
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既能使人们在尽情歌舞的欢乐中抒发情感,又能通过它与神灵沟通而得到象征性的护佑。这其中,至今仍流行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和舟曲境内的巴郎鼓舞和多地舞就是这样古老的藏族民间歌舞。
卓尼巴郎鼓舞:唐蕃古道孕育而出的艺术奇葩
在卓尼当地,巴郎鼓舞藏语统称为“莎目舞”,每年的曼拉节(相当于农历春节),老百姓都要在开阔的场地上集体表演一种祈祷平安吉祥和五谷丰收的舞蹈。只见舞者手里拿着一个形似拨浪鼓的双面羊皮鼓道具,随着沉稳矫健的舞步不断摇击,并循着节奏高声齐唱,舞蹈节奏紧凑,动作干脆有力,歌词含蓄古朴,曲调内容丰富。
巴郎鼓舞在卓尼境内流传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藏汉走廊,黄河最大支流之一的洮河横穿县境。在古代,这里不仅是古羌人繁衍生息的乐园,还是中原王朝通往西域诸国及吐蕃的交通要道。在唐蕃古道上孕育而出的这朵艺术奇葩,其起源与古羌人的原始祭祀活动和吐蕃宗教法舞有着密切的关系。
藏族先民在沿袭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又继承了吐蕃宗教法舞击乐的样式,创造了带长把的双面羊皮鼓作为每年祭祀五方神灵、庆贺五谷丰登载歌载舞的伴奏道具。
按照当地的习俗,每年曼拉节来临,村里的男子便会聚集在一起,正月初五为莎目的起日(始跳),正月十七为歇日(结束),正月十八便要将巴郎鼓供起来。
巴郎鼓舞的曲目流传至今约有十余种,每种曲目都有曲名、固定的使用程式和相应的舞蹈动作,旋律跌宕起伏,比起境内其他几种藏族民歌的旋律,四度跳进明显增加,还插入了一些五度甚至七度的大跳。
在民间,关于巴郎鼓舞的起源流传着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当地连年大旱,颗粒不收,乡亲们只好杀牛宰羊祭祀至尊的山神,乞求神灵降下甘露拯救苍生。当乡亲们虔诚地跪伏在山神像前苦苦祈祷时,山中隐约传来一阵鼓乐相伴的歌声,甚是优美动听,乡亲们随即默默记下了曲调和鼓点,回去后便制作了一种鼓面直径约一尺、带长把、能摇动发声的双面羊皮鼓,两边各垂有打结的绳索,之后人们便在寨子中央的场地上点燃篝火即兴唱跳起来,将祈求神灵的心愿用歌声尽情抒发出来,最终乡亲们至诚的举动感动了神灵,上天终于降下了甘露……从此每年的农历正月,这里的老百姓都要跳巴郎鼓舞,以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人畜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