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工作德育与实践与探索
2019-10-08唐敏
【摘 要】中职学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如何优化和保证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质量,就需要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中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形成一套科学和完整的德育教育素材,并在日常的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整个德育过程。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中职学校;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089-01
前言
中职生在读期间也是他们“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崇德强能”育人目标在中职生身上能否实现,班主任肩负义不容辞的责任。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之本,德育的最根本就是对人才的培养。德育对保证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够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的根本落脚点就是既要让中职生学会知识,还要教会中职生如何做人。德育工作涉及到中职生的知识、情感、行为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由于社会的加速转型、社会的全面开放、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普及为中职生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班主任在中职的德育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要正确处理教师和中职生的地位及关系,明确中职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营造班级文化,加强师生间的情感的交流,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对中职生进行知识和德育教育的渗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
一、要给中职生树立良好的典范
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榜样的力量和作用非常重要,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切实认识到这一点,努力为中职生树立良好的行为典范,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言行和情绪,始终秉持温和、耐心、宽容的态度对待中职生,要求中职生做到的,自身首先做到,要求中职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中职生信服,比如教师想帮助中职生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除了要加强对中职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之外,教师更多的要以身作则,看到教室和校园地面有垃圾,随时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久而久之,中职生自然会无意识的进行模仿和学习,笔者相信这种方式远比教师进行反复的道德说教效果要好的多,也更有力量,这就是教师“身教”的结果,正如俗语所言“身教重于言传”。
二、创建和谐的班集体
对于中职生来说,不仅要在职业学校中学会知识,还应当要在该校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个性发展等。且在高中教学中,中职生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与人接触,同时只有处于良好的环境下,才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因此班主任想要促进中职生实现全面的发展,就可以为中职生创建出环境友好的班集体,这样才能为进行德育教育奠定基础。通过相关调查可以看出,组织中职生进行集体活动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且在活动中,中职生也会产生出参与的热情,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班主任在将德育教育引入到活动中去,不仅会让中职生更好的接受德育知识,还可以满足中职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中职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同时教师为中职生创建出友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建立出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便于教师帮助中职生解决实际问题。
三、通过班集体建设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班集体是构成学校集体的基本单位,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教育过程应当遵循“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集体”的原则,教育个人和教育集体既可以同时作为教育目的,个人和集体又可以同时作为教育对象。集体道德心理从两个方面影响着集体成员每一个体的品德诸因素,即知、情、意、行的发展。一方面,良好的集体道德品质促使大部分正常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另一方面,良好集体的道德品质能改造品德不良的中职生。同时,整个集体道德心理在中职生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水平的特征。首先,班集体的信念对集体成员的品德形成的作用。班集体的信念可以成为个体道德行为的准则;促使个体对前景的向往,提高其形成良好品德的自觉性;使个体增强集体观念,更好地服从集体利益。其次,班集体的情感在个体品德形成中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往往以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和义务感等形式表现出来,使中职生对自己的道德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产生荣誉感或羞耻心、自豪或内疚等情感,直接影响个体良好的道德感的形成。班集体对中职生品德形成的影响还表现为意志行动的作用。班集体坚定的意志行动不仅能直接增强集体成员形成良好品德的决心,还可提高集体成员为形成良好品德而克服困难的自觉性,并使集体成员统一行动,保持和维护良好的道德风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重视养成教育,引导中职生形成自律意识
班主任必须重视“养成教育”,使中职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道德修养,强化素质教育,培养中职生综合能力。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应重视和培养中职生的道德自律意识,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道德的发展进步。道德自律是针对道德他律而言的,是指道德主体在对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认同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自己内心的道德法则,并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这种法则去遵从和践行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道德自律能力不是自成的而是生成的,是道德生成的一科稳定的内在品质,因此道德自律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有效的道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要注重激活、唤醒中职生的主体意识,使中职生真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只有中职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他们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对自身提出的要求才会逐步提升。可见,培养中职生的主体意识,是学校德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先决条件。在德育过程中,班主任首先要尊重、信任每一位中职生,与中职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通过引导来促进中职生的主体意识的自主建构与生成,鼓励中职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和自主管理,引导中职生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自觉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合作精神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个性教育等,使其不断优化心理品质,协调心理行为,让自律成为中职生的一种稳定持久的道德品格。
五、德育工作要注重发挥民主管理作用
班主任主导的德育工作毕竟不能代表中职生自身想法,虽说中职生的年龄不大,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班主任可以利用心理学知识通过中职生行为和语言对其心理和思维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判断他们受到德育教育效果,从而适时调整德育教学计划。中职生都渴望得到别人地认可和鼓励,因此班主任应该鼓励中职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培养中职生班级主人翁意识。引导中职生开展自主管理工作,班主任首先应该学会尊重中职生想法和意见,例如在班级日常行为规范制度制定的时候,班主任可以为中职生把关,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是最终决定权还是留给中职生。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委成员的管理作用和价值,让中职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提升自己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协调能力。
參考文献
[1]迟希新.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特点与实施策略[J].中小学教育,2013,10.
[2]李爱军.关于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5.
作者简介:唐敏(1985.8-),陕西省安康市人,大学学历,初级教师,主要从事数控理论课和班主任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