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2019-10-08邓晓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培养策略

邓晓蓉

【摘 要】小学生做习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点,使他们能更好的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还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中年级是养成学生审题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更应加强对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審题习惯。这样不仅能够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使他们更好的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030-01

小学时期的数学课程是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生学习数学也可以很轻松地掌握各种知识点。而做习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点,使他们能更好的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还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因为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一定的不足,所以做数学习题的正确率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中年级数学审题能力进行探究。

一、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中年级的小学生相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还是略显不足。对于数学题目的理解有时仍会出现偏差,这直接导致了学生无法正确的解答数学题目。比如:这样一道题“小明和小美共有40个苹果,小明拥有的苹果数量比小美的多2倍,问小明和小美各有多少个苹果?”有些学生可能会将题目理解为:“小明的苹果数量是小美的2倍”来做题。这种对题目理解有偏差的情况,根本无法做对题目。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进行同类型题目的总结,然后将这一类型的题目进行统一讲解,让学生明白面对这类题目该如何进行理解和解答。教师也可以在课后进行加强训练,布置几道同类型的比较容易混淆的题目给学生,以此提高学生对该类题目的理解能力。当然有时也会出现学生的解题过程老师看不懂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进一步要求并规范学生的答题步骤,比如将每一步的做题步骤或者所求的未知数先用文字写一下。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更容易看懂学生的答题思路,也可以使学生有一个更清晰的答题思路,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题目的解答。

二、教会学生真正的读懂题目

读懂题目是正确理解题目、理解题意的基础。要能真正的读懂一道题目,那么对这道题的审题工作也就完成了。读题是审题的首要步骤,教师要充分利用读题和理解题意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读题的过程中为了能更准确地理解题意,可以边读边用笔画出关键词,可以要求学生做题时每一道题最少要读两遍,确认自己充分理解了这道题要求解什么,再开始进行解答。有时遇见比较难理解的题目还可以多读几遍。比如:有些题目要求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或者保留整数。这些关键词必须要求学生圈起来,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遗忘。另外还可以在读题的过程中,用笔在纸上写或画出题目中各种量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理清题意,在做题时也可以更快的确定要求解的未知量,从而解出答案。比如:题目“两个数的乘积为1075,其中一个数为25,那么另一个数是多少?”面对这道题目,我们可以在纸上写出()×25=1075,那么我们要求解的就是括号里的未知数,我们用1075÷25即可得出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做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理解题意,还可以使他们对于所求解的未知量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让他们可以更好得算得正确答案。

三、提高学生全面思考题目的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养成全面思考的习惯也是必要的。现在的有些题目并不是只有简单的一个答案,而是有多种答案的。面对这些题目即使学生理解了题目要求也非常容易做错,因为他们没有将所有可能的情况考虑清楚,往往只是写出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情况。所以使学生养成全面思考的习惯是必要的。比如:题目“一个学生要去买学生用品,他有15元,商店内有5块钱的笔和3块钱的本,这个学生付了10元给老板,问这个学生可能买了什么?”大部分学生读完题就能写出买了两支笔,但是这显然是不够的。这个学生付给了老板10元,所以只要买的东西不超过10元就可以了,买两支笔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买一支笔或者一个本其实都是可以的。其实这道题有六种答案:①买一个本,需要3元;②买一支笔,需要5元;③买两个本,需要6元;④买两支笔,需要10元;⑤买一支笔和一个本,需要8元;⑥买三个本,需要9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分析几个这一类型的题目,引导学生更全面的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当然如果题目有“写出三种可能情况即可”之类的限制条件,也需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四、以小组形式促进学生学习

建立数学小组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可以将成绩好的与成绩不太好的划为一组,使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促进学习。同时学生也可以很好的交流数学审题的经验,使学生之间互相吸收各自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使学生的审题能力都得到提高。另外,小学生中年级做题时也会出现许多小问题,比如:看错或者抄错一个运算符号;搞错运算顺序;抄错运算数字等等。这些小问题也能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使小组内的各个成员引以为戒,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错误。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尽量不要出现这样的小错误,给学生做一个好榜样。如果教师每次讲题都能保持着认真、仔细的好习惯,久而久之这些好习惯也会通过教师传递到学生身上。有些难题可以先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和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难题的解决可以使学生更认真的听讲,所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教师在课堂上也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比如拿出一道题目,让一名学生来进行分析和审题,与其同一组的其他学生可以对回答组员的分析进行扩展和补充。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审题能力,也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审题能力是解决一切数学问题的基础。如果没有好的审题能力,那么就不可能正确理解题意,更不可能将数学题目做对。小学中年级也是养成学生审题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更应加强对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这样不仅能够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使他们更好的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猜你喜欢

小学中年级培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谈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