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数字产业发展的几点体会
2019-10-08杨学山
杨学山
我们研究数字产业,研究大数据发展要认真深入学习国家相关的政策要求,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炭、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大数据一定要和实体经济结合,一定要为新增长点、新动能的形成,为全要素生产的提升,以及经济发展面临重大问题的解决做出真实的贡献,这是我们发展数据产业的根本要求。
数字究竟是什么?数字是资源,是资产。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是,当数字变成产业的时候,从经济学角度、市场角度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数字产业是什么数字?如何融合?如何真正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数字作为产业,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交换对象,究竟该如何定义?
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国家电网是中国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做得较好的行业之一,国家电网发展经历了从电力信息化到168工程,再到现在的泛在物联网,对于电网来说,推动电网进步发展所需的数据,应该呈现出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应用形态,实现信息流引领人才流、资金流。
今天,我们大家都在讲数据是资源,是资产,是生产要素,但是在所有的经济学原理中,没有一个人、一本书、一篇论文是将数据或者信息作为生产要素,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此要素非彼要素,如果不能界定数据的稀缺性,如何定价?如果不能定价,又如何进行市场交换?土地、资本、劳动、技术、人才的稀缺性都是可以通过定价解释的,而数字、信息的稀缺性至今依然无法解释。
另外,数据要想成为一个市场的交易对象,其产权必须是界定的,但是数据在不同的状态下可以界定为不同的范畴,所以它的产权界定是极其困难的。正因为它的稀缺性,定价机制和困难的产权界定,数据产业的交易模式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交易模式完全不相同。这个不同就是因为它的产权界定和价值确定都十分的困难。
以交易为中心的数据市场,在交易过程中才能确定数据的价格。数据的交易是有条件的,所交易的数据必须在法律上被认为是可以交易的,个人数据和政府数据不能交易,个人数据涉及公民隐私权问题,而政府的数据是公共财产,公共财产的交易必须按照公共财产原则来进行,而不能按照私有财产原则来进行。
当以交易为中心的时候,数据的使用价值在交易中是体现不出来的,使用价值是约定的价值。也就是说,用户把数据买回去之后,数据有用还是没用,在交易过程中是不会考虑的。按理来说,市场会出现一个以使用价值为中心的数据交易模式,但问题在于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场景中,对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企业,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
同样的信息,价值是绝不相同的,只有专用性比较强、市场价值比较大的数据的价值可以测算为价格。
总的来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遵循的是市场价值、价值规律,今天数据产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市场机制下的价值规律。
我们发展数字经济、數字产业的目的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是引领中国的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荷兰的人均年收入大约是四万美元,但是全国每周人均工作时间仅为27小时,我们为什么要发展数字经济,要建设数字产业,不是要推行九九六工作制,而是要走向27小时。产业链优化的目的是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建立信用体系也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降低工作量,这才是发展的方向。
大数据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为了提高实体经济的效率效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降低用工数,不能让网络数据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做无用功。
新的增长点,新动能不仅仅是一个新的业态,一个新的形态,而是宏观经济上真正的转型升级。
信息流引领人才流、资金流、物资流,为什么独独强调信息流的引领作用?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目标或者说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资源配置的优化,所以数据要解决的就是资源配置的优化问题。那么现今的资源配置优化了吗?一个新项目出现的背后是老企业的支撑,这是资源配置优化吗?我们要促进全要素劳动生产提升,那就需要在企业里减员增效,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员工加班。
创新步伐的加快,不仅需要数据产业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实体经济各个部分的创新,创新要加速,要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作用。
另外,我始终认为坚持发挥国家政策的引导作用,对我们研究和发展数字经济、数据产业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根据演讲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