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处处开
2019-10-08肖培东
肖培东
《驿路梨花》是军旅作家彭荆风先生1977年发表于《光明日报》的短篇小说。这是他在特殊年代经历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折磨,重新舒展开写作的双翼后,情不自禁的抒发,表达了对在云南边地与朴实、纯洁的少数民族人民诚挚相处时光的怀念及对美好未来的呼唤。文章通过讲述发生在哀牢山路边一所小茅屋的故事,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生动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被传扬的动人情景,歌颂了各族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这篇文质兼美的短篇小说,颇具典范性。从1980年起,《驿路梨花》被选入全国初中语文教材,深受广大师生喜爱,数十年来还不断被各种报刊、文选选载,著文研究者也很多。此次再度入选统编本语文教材,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本单元学习重点为略读,“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另外,还要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就可以很简洁地分成两个部分,以对文本精妙处的探究为主问题,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
一、略读课文,熟悉内容
实录一
师:本单元重点学习什么读书能力?
生:略读。
师:大家看看预习提示,如何略读?
生:注意这个故事写到了哪些人物,看看他们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
师:对!现在大家开始略读小说,这个故事写到了哪些人物,看看他们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开始!
(生略读文章)
师:请你说一说这个故事写到了哪些人物。
生:作者和老余。
师:其他人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应该是“我”和老余,因为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
师:对!要注意文体。什么事情?
生:“我”和老余要翻过哀牢山南段最高处赶向太阳寨。
生:瑶族老人送来粮食。
师:有没有同学补充?
生:是为了答谢屋子主人。
师:再请原来的同学完整表述一遍。
生:瑶族老人为了答谢屋子主人送来粮食。
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人吗?
生:还有梨花小姑娘。梨花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照料小木屋。
生:还有一群哈尼族小姑娘。她们告诉我们屋子是解放军叔叔为方便路人盖的。
生:还有解放军战士,是他们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
师:现在大家按小茅屋的产生和迁延排序,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串起来,整体概括一下。
(生概括)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略读。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就可以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略读指导举隅》说道:“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便是略读。”略读是中学生很重要的阅读能力,能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意,对于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大有意义。略读的要求在于能大致知道文章基本的内容,而基本不需要去关注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等。所以,很多人就以为略读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在闲暇时间自己按照喜好随意找些书来阅读,或者教师只管提供书目让家长或者学生照着去买书阅读。其实,这都忽略了略读的指导。略读不需要教师作详细的指导,但略读同样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须就一些关键的地方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叶圣陶先生说过:“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作‘略。”这种“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略读指导是要简略一些,但并不是放任不管。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版本、序目、阅读方法、参考书籍以及如何提出问题等方面的指导,必要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略读的成果进行考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阅读、研究。《驿路梨花》的内容不难理解,较容易把握,但文章一波三折,头绪较多,是训练学生略读这方面能力的好凭借。“预习提示”针对如何略读也有具体的指导,即注意人物和事件。这跟上文叶圣陶的观点是一致的。
本单元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略读。在略读中,要“根据一定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这是七年级下册教材在前三个单元的精读基础上,首次提出略读。“在阅读过程中,对内容和表达等要产生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因此,我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放大了过程。过程即指导,简单地要求学生对小说内容进行大致概括而忽略过程的指导,是弱化单元教学目标的做法。更有学生在文意概括时忽略了关键信息,这时就需要教师点拨,纠正。比如瑶族老人“为了答谢屋主人”送来粮食这一点,表示目的的关键信息就需要放进去,不然,这样的略读就会忽视人物的精神品质。既然是提纲挈领,必然有关键信息的存在,所以教师的过程性指导是教会学生略读,有了教师的指点,大意概括便水到渠成。在帮助学生厘清本文记叙顺序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课文顺叙、倒叙、插叙结合的优越性。正是因为这种写作顺序,作者才能在文中巧妙设置多个悬念,引发合情合理的误会,从而使文章在较短的篇幅内形成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之势,引人入胜。略读,就能很好地为了下一环节“细读课文”作足铺垫。
二、细读课文,寻找“梨花”
实录二
师:这篇文章是老篇目,一度被删去,现再度入选教材,说明这篇小說一定有其独到之处。如果也用文中的“梨花”来比喻文章的妙处,那么这篇小说在内容、构思、语言以及主旨等方面可谓处处开梨花。同学们,你们能读出文章的妙处吗?你们能找出几朵“梨花”?(学生细读,思考)
生:老师,文章里多次写到了梨花。
师:请你读一读写到梨花的句子。
(生读)
师:请你来评价一下他读得如何。
生:有点快,要慢一点。
师:为什么?
生:因为第6段有新月、淡淡的月光、凉凉的夜风,又有白色的梨花,这个环境很幽静、美丽,所以读得要慢一点,优美一些。
师:哪些细节要读好?
生:“新月”“淡淡的”“忽明忽暗的”“凉凉的”“轻轻”等。
师:请你来读一下。
(生读)
师:前面那位同学请你再来读一下。
(生读,明顯有变化)
生:第三段和第四段也可以算是写梨花的。
师:请你读一读。
(生读)
师:大家从他的朗读中体味出什么心情?
生:欣喜,激动。
师:为什么?
生:梨花很美丽。
(生沉默)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文中这几处出现梨花的句子。(生读)这里的“梨花”有什么作用?
生:梨花给了“我们”希望。
师:为什么?
生:老余说有梨花就有人家,“我们”正要赶路借宿呢。
师:看来这一处梨花既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也给了“我们”美丽的心情。所以,前面的同学在谈到第6段的时候说到优美,也包含了心里有了希望。来,我们把2~7段一起读一下。预备,起!
(生读)
师:还有没有其他地方写到梨花带来希望呢?
生:第22段。瑶族老人迷了路,看到梨花找到了屋子,得以走出困境,所以这梨花本身就是美丽的梨花。
师:这位同学的表达很有新意。那一树梨花也做了好事。我们也同样把第22段读一下。预备。起!
(生读)
师:这样一来,把大家两处的品读联系起来,大家有何新的发现?
生:前后呼应。
师:这样一来,这一点是不是也是一处“梨花之妙”!当然,梨花的妙处一定还有……
彭荆风的这篇小说构思巧妙,文中梨花的设置就非常有韵味。“驿路梨花”极富诗意,梨花洁白如雪,纯洁美丽,香气四溢。梨花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文章开头对梨花的描写,是实写。皎洁的月光,白色的梨花,朦胧的梨树林,构成了清新宜人的境界。这里以细腻有致的笔墨描写美丽洁白的梨花,绝不是随意点染的闲笔,也不是孤立地描摹自然风光。不仅揭示了“梨花”与人家的关系,还象征着在困境中看到希望。文章第二次对梨花的描写是虚写,“我”在睡梦中见到哈尼族小姑娘在梨花丛中唱歌。这里以花寓人,人花合一,不仅使全文形成了浓重的抒情氛围,而且赋予未出场的主人公以鲜明美好的形象。第三次描写梨花是在文末,也是实写,看着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文章戛然而止,寓情于景,梨花象征的是美好的精神,梨花开遍祖国的天涯海角。
好的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是尊重学生的教学,是引导学生主动走进文本去探究去思考的教学。这一环节,是略读之后精读的开始。尽管叶圣陶也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精读是‘举一,略读是‘反三。”但是,略读有时候也是一篇作品教学的准备。正如本篇作品,通过略读,学生就整体感知了小说,为下一步精读研析作了铺垫。这一环节,是教学设计寻找“梨花之妙”的最浅层。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这一点往往最容易被发现:一来在文章的开头,二来文章直接写到了梨花。对于教学,赏析梨花这一美景,最好的方法就是美美地读。只有用心美美地读,才会因气求声,在气声的带动下真正体味到梨花之境的美丽,感悟文中梨花的清新雅致。文章开头的梨花之境,正如学生的发现,带来了“希望”。而这一“希望”在第6段的美景品读中又加深了一层,景物不光营造了美好的意境,成为故事发生的美丽的画面背景,又传递出给人希望的惊喜。在一来一回、一前一后的品读中,学生对读书有了更深的体验,逐渐深入,渐入佳境,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学生也进而发现了第22段瑶族老人的口述之词。梨花也给瑶族老人带来了希望,梨花给好多人带来了希望。在前与后的联系中,发现了小说结构上的妙处。
这一环节,也涉及语文知识的教学,就是景物描写的作用。任何语文教师对这一点都不陌生,学生也丝毫不陌生。教师稍不注意,就会使学生烂熟于心底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和盘托出”,从而使学生的品读滑向知识的轨道,不需要多动脑筋,就打出“套路动作”。所以,我就在“读”字上下手,让学生里里外外、前前后后去读,在读中完成对梨花美景的体悟,体验式地领悟到这一处美景的深刻内涵。这是由里向外的阅读,而不是由外向里的生搬硬套。所以,也就在完成知识教学的方式上,水到渠成,自然雅致。
实录三
师:梨花美丽,文章巧妙地设置了梨花这一物象。大家还能从其他角度找到文章的妙处吗?
生:老师,文中有个小姑娘,名字也叫梨花,这个名字取得好。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这种品质,就像梨花一样洁白高贵。
师:的确是!这位同学将物与人联系起来了,这是一种很深刻的读书思考的方法,很好!请读一读你发现的句子。
(生读24、33两段)
师:大家讨论,梨花到底怎么帮助别人的?
生:照料小屋子,放了很多东西。
生:这些未必是梨花做的,也有可能是别人做的。
生:那也跟梨花有关。就像瑶族老人是因为吃了里面的东西,为了报答,送来了粮食,那么其他东西也许跟这情况类似,所以,也最终是梨花的好心肠换来的。
师:都很有道理。那么我们也从梨花的角度看出这些送东西来的人的品质,是——
生:善良,淳朴。
生:她的名字也是“梨花之妙”。名字和人物的品质统一。
师:有道理!那么老师这里有个疑惑,最开始梨花是怎样将这些东西放到小屋子里来的?
生:也许她是一点一点地带来的。
生:我认为很可能是她请寨子里的人放的。你看啊,山路遥远,这些东西又这么重,很有可能就是梨花把解放军盖屋子的事一说,一下子就有人行动。也写出其他人也如梨花一样善良。
师:都有道理,不管是谁,反正山路崎岖是一定的,这一点写出更多人的善良品质。解放军叔叔盖屋子时有梨树吗?
生:没有。
师:哪里看出的?
生:33段没有写。
师:那梨树从哪里来?
生:也有可能是跟上面一樣是梨花小姑娘栽的,或是大伙栽的。
师:不管谁栽的,为何要栽梨树?
(生沉默)
生:为了让人发现屋子啊。瑶族老人还有老余,他们都是看到梨花才找到屋子的。
师:同学们讲得太有道理了,能够结合前后文,从表面与背后去思考真的很了不起。看来,从屋子里的东西到梨花,真是体现出梨花的高贵品质啊。
生:小说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写得好!
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祝新华博士将阅读能力层级分为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新六个层级。其中在伸展这一层级中,需要在理解篇章表层意义的基础上,找出隐含信息(引申含义,拓展内容):(1)推断句子的深层意义;(2)推断篇外信息,想象篇章未阐述而又有理据可推得的内容。如,某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发生的细节、在某种假设情况下事件发展的结果、按前文所述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等;(3)推断作者、文内人物某言行隐含的情绪、观点、态度等;(4)推出篇章隐含的作者心态、中心、主题、主旨或全文写作意图。基于此,在阅读能力培养上,这一环节是在前面阅读环节上的进一步提升。这一环节的教学,是聚焦到了人物的品质上了,也是由第一环节品读梨花之景描写而来的。学生也很自然地由景及人,使阅读走向深处。内容看似浅显,学生一看便知,但是,如果教师简单放过,学生的认知便是浅尝辄止。教师这时候就要引领,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处。否则,他们的认知仍是停留在概念性的道德品质上,体味不深刻。只有认真揣摩,设身处地去想,甚至是还原当时的场景,才会让梨花的品质在学生心中扎根。这才会是属于语文方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梨花的内涵不断丰富,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也不断升华。所以,抓住“梨花”这一具体的事物,引导学生去想象,会很好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想象能力,从而训练其立体性地阅读,以拓展更大的思维空间,发挥作品更大的教学价值。
实录四
师:梨花,梨花,都分不清是人还是花。老师深深地为梨花的品质所打动,更深深地为大家的深刻思考所打动。大家有没有发现文章其他的地方还有这般“梨花之妙”?
生:不止梨花一人品质好,还有小姑娘们,瑶族老人,解放军叔叔……品质都好。
师:理一理文中这些人物在故事中的关系。谁来说?
生:解放军叔叔建房子,梨花照料房子、帮助别人,瑶族老人答谢送粮食,“我们”也受感动修房子,梨花出嫁小姑娘们继续做好事。
师:大家由此可以发现什么?
生:爱心的传递,还有雷锋精神呢!
师:看来,雷锋精神是永远的精神力量,在传递着。
生:老师,我觉得也不一定要说雷锋精神,可以说是德善、仁义等高尚的精神品质,就是美好的人性。
师:说得好!我们没有必要这么框定。作者也说过:“特别是经历了‘文革岁月、监狱生活的折磨以后,我表达了作为一个作家对人性美好的眷恋与追求。”人们相互关怀的崇高道德风尚,在任何时候都是美好的,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还有哪些妙处?
生:那么标题“驿路梨花”也是一处妙处!
生:我觉得“梨花”小姑娘的最后揭晓也是妙处!
生:梨花姑娘在文章中没有出场,我觉得要比让她出场好。
生:我觉得文章一波三折,悬念有妙处!
生:我觉得文章的描写很细腻很生动。
生:我觉得用第一人称来写,文章很真实,不像小说。
香港的《周末报》转载了彭荆风先生的这篇文章,还配发了评论家素坚的一篇题为《奇遇·提炼·夸饰》的短评。素坚特别指出:“如果容许猜想,那么,大概是真有其事,但作者把它写成文章时,却有提炼,有夸饰,有点虚构。就是说,事情的具体发展,不一定完全是这样,只有经过作者的巧加安排,悉意提炼,才显得如此完整,如此引人入胜,如此含义丰满;这正是文艺创作和普通记事不相同的地方。普通记事把事情交代清楚就是了,文艺作品却还要引人入胜,表达主题,使人读来有趣而且有收获。正是如此,悉意提炼是需要的,巧合安排是用得上的,一定的夸饰、虚构是容许的。”对此,彭荆风认为:“素坚先生对提炼、夸饰的分析,说得很好,对读者们阅读这篇作品也很有帮助。这种提炼、夸饰,对作家来说不能刻意求工,而是基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艺术的熟练,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否则就会流于雕琢。”彭荆风的这篇小说极为精巧,层层设置悬念,故事情节也一波三折,塑造了一群纯朴善良的人物:瑶族老人、哈尼族小姑娘们、“梨花”,还有未出场的解放军叔叔们。文章以“我”和老余一晚一早所见所闻为顺序,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设计了两次误会、三个悬念,分两个层次刻画了一组人物,展示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品格,展现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以己体人”的中华传统美德,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光辉。彭荆风在《发现和传播生活中的美——我写(驿路梨花)》(《光明日报》2018年2月2日)一文中这样写道:“一个作家在构思一篇作品时,在众多人物中必然会有主次;在《驿路梨花》中,我把最强烈的光束聚集在小梨花及其小伙伴身上,是因为她们虽然年纪小,却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而且那淳朴、善良、热情、乐于助人的天性,如梨花般美丽动人。”梨花这一形象,构成小说形象世界的核心,成为小说情节展开的原点,可谓构思巧妙。无论是人物、故事、环境还是主旨,都包含在内。这一环节的教学,紧紧扣住了梨花这一形象,打通手法与结构之妙。一通皆通,也使得教学浑然一体,有效建构了学生的文本阅读逻辑。
这篇小说妙处多多:记叙顺序的多样化;情节安排上巧妙地设置悬念和误会,使得文章一波三折;“梨花”的多重含义和作用;标题中的“驿路梨花”出自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韵味十足;人物的刻画,生动形象;结尾的艺术;是小说又似散文的写作艺术等。结构之巧,语言之美,形象之生动感人,情感之真诚美好,使文章跌宕起伏,峰回路转,韵味绵长。可以说,文中精美处也如这驿路梨花处处开放,值得学习和鉴赏。由略读走向细读,由内容、主旨走向语言形式、写作手法,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对问题情境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开展多元对话,既能防止学生浅尝辄止、不求深度,又能真切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文中梨花处处开,自主学习效果来,把课堂交给学生,还学生以读书、思考、参与语言实践等的自由,教师适时点拨,化教为学,让学生主动采撷这满树梨花。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第二部分的多个实录在具体课堂实践中呈现的顺序会有错乱,这就需要教师熟悉文本,胸中有丘壑,在课堂上机智应对、及时生成、循循善诱,最终与学生一起走进梨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