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东县种植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研究

2019-10-08张世昙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16期
关键词:面源污染肥东县种植业

张世昙

摘 要:该文分析了肥东县种植业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介绍了种植业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治理对策,并对进一步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种植业;面源污染;肥东县

中图分类号 X5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6-0132-03

近几十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围绕增产提质来制定大政方针,农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粮食增产的同时,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投入的使用量也大幅提升,直接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引起大范围生态环境恶化和农业自身污染的双重威胁[1]。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7年国家出台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意见,确立了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据国家统计局显示,近年来全国化肥用量总体呈负增长的趋势,标志着我国已提前实现化肥用量“零增长”的目标。但当前该目标的实现并非完全是科学施肥、农业绿色发展的结果,施肥总量虽下降,施肥结构并未实质性优化,施肥强度并未实质性降低。因此,探究行之有效的农业面源防治措施迫在眉睫。本文以肥东县为例,重点论述种植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措施。

1 肥东县植业面源污染现状

1.1 肥东县概况 肥东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分水岭脊背上,北边岗冲交错,南边以低山平原相间,大部分地域属巢湖流域。县域总面积约为22.12万hm2,耕地面积约7.67万hm2,占总面积的35%,总人口约110万人,其中农业约人口97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1.2 种植业结构 肥东县是粮油生产大县,主要以大宗农作物、设施农业为主。由表1可知,从2015—2017年粮油作物总面积有所增加;棉花和糖料作物播种面积较小,且趋于稳定;瓜果蔬菜播种面积所占比重较大,且逐年有所增加。农业种植结构直接决定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的使用量,是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1.3 化肥投入量 化肥是粮食产量的重要保障,实践表明,施1kg化肥能够增产5~10kg粮食,施肥的贡献率可达40%[2]。肥东是农业大县,施肥量较大,但肥料利用率不高,产生面源污染较严重。由表2可知,由于近年来各地都积极响应国家化肥“零增长”号召,肥东县化肥用量逐年有所下降,但基数依然较大,施肥结构依然不合理。

1.4 农药投入量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约占世界使用总量的1/3,是农药用量第1大国。研究表明,施药过程中仅10%左右粉药剂附着在植物体上,仅20%左右液体药剂附着在植物体上,只有1%~4%的药剂接触到靶标,农药利用率不高[3]。由表3可知,肥东县近年来农药用量逐年有所下降,但施药机械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均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低下,不仅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也产生潜在的危害。

1.5 農膜投入量 我国农膜产量居世界首位,使用量也在逐年递增,土壤残膜率较高。肥东县位于省会合肥市近郊,瓜果蔬菜供应市场大,因此设施农业发展较快,近年来棚膜使用量逐年增加,地膜用量也稳中有进,地膜覆盖面积逐年有所攀升。由于县域内农膜回收资源化利用机制还不健全,农膜回收利用率不高,留在耕地中的残膜量较大,直接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减产,白色污染严重。

2 种植业面源污染治理对策

2.1 优化种植业结构 1个地区的农业种植结构既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资料以及农产品供需平衡等因素有关,同时也受当地传统生产习惯以及农业政策等的影响,是1个复杂的系统工程[4]。种植业结构直接决定肥料和农药的投入使用量,不同的种植业结构面源污染负荷不同,优化种植业结构能极大地降低种植业面源污染。肥东县粮食作物和瓜果蔬菜播种面积较大,导致全县需肥总量较大,因此合理调整县域内种植业结构和优化区域种植布局非常重要。一是合理调整和科学规划果蔬种植规模。果蔬复种指数高耗肥量大,合理调整和科学规划果蔬种植面积会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强度。肥东县要结合自身环境、气候以及资源禀赋等方面因素,发展区域优势作物,形成典型代表的地理标志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大力推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轮作制度。轮作制度能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土壤有机质,降低农作物对化肥的需求量,进而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强度。三是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绿色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县级农业主管部门要以相关农业项目及政策为抓手,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如稻鸭共生、稻虾共生、稻鱼共生等生态种养模式。绿色生态农业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而且能大大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强度。

2.2 科学施肥、施药 化肥和农药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肥东县耕地面积大,肥药施用量大,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也比较严重。因此需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施药,降低化肥农药面源污染。一是大力推广“互联网+”测土配方施肥。肥东地处江淮分水岭,属丘陵地,土地高低不平,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互联网+”智能配肥是基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GIS技术和配肥机终端,实现肥料定制的一种精准施肥模式。该模式不仅能对江淮分水岭地区高低不平的耕地进行小批量定制配方肥,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有效降低农业面源。二是大力推广有机无机复合肥。氮磷钾肥混施可以降低营养元素的渗漏损失量,有机肥料经过氧化分解处理后能降低营养元素的淋失,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并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呈明显上升趋势[5]。有机无机平衡使用,不仅能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还能提高耕地肥力、降低养分流失。三是大力推广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积极扶持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率,控制农药使用量,全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项目为抓手,开展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降低害虫虫源基数,控制虫害发生程度,减少农药使用次数。

2.3 建设生态拦截系统 湿地被称“地球之肾”,对水体净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视,人工湿地净化技术逐渐发展起来。人工湿地是利用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与功能,选用适宜的地理位置与地形,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达到对污水净化的目的[6]。人工湿地可美化环境,技术门槛低,易于操作,且对水体净化效果较显著。人工湿地对硝态氮的吸收能力高达96%,对磷的吸收为25%~98%[7]。因此肥东县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生态拦截系统试验示范,进而在全县推广应用,充分净化农田尾水水质。

2.4 加强农业塑料废物污染治理和利用 耕地中残留的农膜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植物养分的吸收,导致耕地质量下降、作物减产;随意丢弃的农膜会随着雨水冲刷汇聚到沟渠、河道和湖泊中,成为难以降解的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肥东县设施农业面积较大,农膜投入量大,需要完善农膜污染治理体系和循环利用对策。一是推广可降解农膜,制定相关补贴政策,积极引导农户使用可降解农膜。二是建立完善的农业塑料废物回收利用机制。政府部门应加强农业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力度,以合适的价格对辖区内的农业塑料废弃物进行统一收集,并集中在县级指定加工厂回收再利用。三是加强宣传与培训。大力宣传农业塑料废弃物污染产生的危害,让农户对农业塑料废弃物污染充分了解和认识,真正提升农户绿色生产意识;大力宣传相关农业政策,提升农户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

3 总结与展望

农业面源污染不仅仅是县域环境问题,它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重点环境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大,目前的治理措施能在一定程度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但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多数研究任务围任绕“点”的层面来开展,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等[8]。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又迫切,不同流域和地区需进一步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研究,强化资金投入,加强部门合作,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探究典型流域成熟有效的防治模式。

参考文献

[1]章明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可持续防控政策与技术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10-14.

[2]楼迎华,崔良,于燕玲,等.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业清洁生产[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6):24-26.

[3]段然,王刚,孙岩,等.农业清洁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494-499.

[4]刘亚琼,李法虎,杨玉林.北京市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节水节肥方案优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6(5):39-44.

[5]贾继元,吴建军,张苗,等.肥料结构对红壤氮素淋失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农机化研究,2005(1):56-58.

[6]汪洪,李录久,王凤忠.人工湿地技術在农业面源水体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S1):441-446.

[7]姜翠玲,崔广柏.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去除效应[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5):471-473.

[8]胡心亮,夏品华,胡继伟,等.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6):211-215.

(责编:王慧晴)

猜你喜欢

面源污染肥东县种植业
开办“包公家宴职工食堂”安徽肥东县擦亮廉政品牌
关于肥东县“党建+ 电商扶贫”的思考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宁夏海原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调研
面源污染、碳排放双重视角下中国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
种植业
钻研种植业 带头奔小康童进礼
种植业饲养业他都行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