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被爱包围
2019-10-08冷玉斌
冷玉斌
最近读到教育学者钱如俊老师的一本家教专著《与孩子同行》,收获良多,在我看来,这本书可谓家庭教育的好指南。
全书分为“身心健康”“智慧启迪”“情感丰盈”“品德修炼”“亲子艺术”“镜子里的自己”六个部分,从一个个问题入手,通过一则则真实的家教小故事,给父母以点醒。
家庭教育如今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无论是家教观念,还是相处艺术,抑或教育策略,答案都是如此鲜明。比如书中那些以“问”为题的篇目——《什么样的不懂就问才好》《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去》《大宝让着二宝对吗》……每个问题已经天然包容了答案。关键是,仅仅知道这些答案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行动来达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家庭教育又是一门行动的学问,根子在于父母主动去做、更合理地去做。作者以身示范,对孩子的教育从不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付诸于身体力行的点滴细节中。这是值得众多父母学习的。
作者具体是如何做一位好父亲的呢?
多关注。比如那一篇《捂出来的健康》就足令我思量。这篇文章因一条微信而起,是有位家长拜托老师看看孩子冷不冷。作者听闻此事,不由浮想联翩,关注到“春捂”。为什么“捂”?“捂”的注意点有哪些?作者娓娓道来,“捂”出一篇好文章。如果没有对孩子的关注,哪会有这样的联想?一枝一叶总关情,关注了,眼睛里有孩子了,家教才是有力量的。
多思考。阅读中可以发现,在家庭教育中,极小的场景、突發的事件、意外的状况,都成为作者思考的入口。《爸爸去哪儿》一篇里,他由陪娃写作业“气到脑梗”为由头,思考这背后的原因,抓出一个关键——这些新闻里的家庭,总“缺”个爸爸。由此,他直面当下颇为严重的“影子式育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最后,列出一份通用可行的亲子活动清单,有故事、有分析、有判断、有对策,这是作者在家教问题上思考力的体现,更是他对孩子、对家庭的密切关注和真切爱心。
多总结。可以说书中每一篇都是总结,又不止于总结,作者又给出了方向,提出了路径,这就指向了更切实的多实践:幼升小的准备、做一次游学旅行、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没有谁因为做了父母,就天然会做父母,成天玩手机,眼里无孩子,遇事无方法,打骂随己意,这样的人怎么能称为“父母”?这世上没有“父母资格证”,但父母的资格,确实是靠着行为与实践,自己给自己授予的。
在生活里多关注、思考、总结、实践,实践之后,再关注、思考、总结……如此这般,多多用心,好的家教必是如此。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舒适自在,被爱包围。这一点,应该也就是书名“与孩子同行”的真义所在吧。
(作者系知名阅读推广人,中小学高级教师。)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