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高校园区党建新模式

2019-10-08陈平沈海燕胡彬曹霞

大学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党建

陈平 沈海燕 胡彬 曹霞

[摘 要]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新形势下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同济大学沪北校区近年来被定位为生命医学转化科学园区,由传统的教学、科研为主的校区模式转变为以科研成果转化为主的园区模式,除了应用型研究外,与政府、企业等交流增多,这就要求学校开展园区党建工作新模式,实践校(园)区党建工作新路径。学校对高校(园)区党建工作进行了探索,积极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区校、社校、企校党建联建工作,有效补充不同形式下的党建工作。

[关键词]校(园)区联动;党建;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10-0196-03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人民群众诉求日趋多元化,传统的以“单位党建”为主的党建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建设与管理的现实需要。自2004年党中央提出区域化党建概念以来,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践。相关文件,社区党建就是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居委会(居民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提出“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社区党组织的作用作了具体阐述,“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社区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十七届四中全会后,中组部对区域化党建的内涵进行了丰富深化,提出区域化党建是“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要依托街道社区,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模式,充分发挥辖区内各类党组织的优势,通过组织共建、人才互动、党员联管、活动互助等形式,整合利用区域党建资源,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1]。上海是全国最早探索实施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城市之一,其相关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近几年来,同济大学沪北校区积极参与静安区区域化党建活动,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加强与校区周边单位沟通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实现资源共享。如何继续加强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利用好区域化党建平台,进一步发挥区域化党建的优势,有效增强党领导和组织社会的工作覆盖和资源优势,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成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面临的重大课题[2]。近年来,市教卫工作党委根据中央和市委有关部署,引领教育各级党组织积极融入区域化党建工作大局,推动基层党建协同发展,十八大以来,更指导各级党组织以区域化党建为重点,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3]。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上海市委和区委关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要求,深化落实“三区联动、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同济大学沪北校区(园区)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区校、社校、企校党建联建工作。

高校聚集大量高素质人才,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服务社会,是高校区域和谐发展和党建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4]。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等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在社区教育建设中高校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要顺应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建设中,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好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发挥高校在社区建设等服务社会的功能[5]。

近年来, 同济大学沪北校区(园区)定位于生命医学转化科学园区,由传统的教学、科研为主的校区模式转变为以科研成果转化为主的园区模式,除了应用型研究外,与政府、企业等交流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开展园区党建工作新模式,调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进校区联动,实现资源共享,快速推动园区发展。

一、利用高校文化资源,为社区居民的学习提供条件

高校资源首先是文化资源,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文体设施、科教设施等丰富的文化资源,社区成员学习、培训均可利用社区所在地的高校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6]。高校图书馆收藏大量文献资源,对外开放可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从图书馆担任的社会角色来说,将图书馆资源提供给更多的人使用是其责任和使命,因为使用图书馆的人越多,图书起到的作用就越大,对社会的贡献也越大[7]。

沪北校区(园区)图书馆有大量馆藏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尝试通过以下渠道向社区居民开放:如在附近社区设立期刊阅读点,沪北图书馆定期提供阅读期刊,供社区居民阅读,隔一周或两周进行一次期刊更换。若运行良好,可以形成长期的固定的期刊阅读点;定期为周边居民开展阅读培训和讲座,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底蕴;设立社会实践服务基地,吸引有需要社会实践的学生到图书馆进行实践和服务,按照人数和批次对接,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工作机会,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功能,同时也能锻炼实践能力。若效果好,可以挂牌成立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图书馆是高校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办学社会效益的重要窗口。开放型的高校图书馆更能彰显其主导社会学习潮流的价值,与社会的高度融合,另外,开放型图书馆其从社会获得的发展动力越足,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就越足、越强。

二、挖掘高校文化资源,促进社区文化建设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校党和社区党组织是重要组成部分。推行区域化党建,并以此作為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与高校驻地社区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推进高校发展和创新社区治理 [8]。社区事务琐碎、繁杂,社区的服务职能与高校的部分管理事项有大量交集,但社区人力、智力、文化、信息、公共资源等比较薄弱。高校可利用这些资源优势,为社区开展专业培训、辅导、科技服务等。高校还可利用其师生人数多且集中,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支持社区文化建设。近些年来,同济大学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对接国家扶贫战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规划为引领,助力滇西山城变身美丽宜居特色小城,为滇西山区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实践案例。高校要进一步发挥在人才、智力、学科、校友等方面的优势,创新举措,加大力度践行社会服务的重要责任。沪北校区(园区)可以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提高社区文化建设质量、建设水平。沪北校区定位为生命医学转化园区,近些年来组织医学院学生到社区、敬老院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健康咨询。利用医学学科的师资优势,能为社区老人提供义诊、传授保健、中医养生等方面健康知识的服务,并开办健康讲座等。校区老师与静安区教育局的中小学对接,开办拓展性课程,为中小学生拓宽知识面。学生是年轻群体,充满朝气,可充分发挥他们的文艺优势,举办各种接地气的文艺表演。通过活动的开展,社区居民得到实惠,参与者得到锻炼,营造了良好的区校和谐氛围。

三、发挥党员志愿者作用,参加社区教育活动

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以来,各基层党支部都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契机,在大学生党员中开展教育活动,采取各项措施使大学生党员的素质得以提高。大学生党员走进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全力打造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基层服务团队,实现“党群服务零距离”,为大学生党员能够更好地到基层服务搭建平台[9]。社区服务是学生党员进行再教育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提升学生党员的自我管理水平、党员教育和培训的效果、志愿服务意识、综合素质等。

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到社区参加实践活动,可以与社区居民建立互动关系,促进互助友爱精神,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志愿者行动,实现自我价值。在社区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大学生志愿活动扩大影响,让高校更多的资源向社区开放,社区的教育建设也会获得更多支持、收到更好效果。

校区师生深入社区开展各种志愿活动,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沪北校区(园区)有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专业优势,让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参加社区教育活动,根据社区需要提供医疗、健康等相关咨询服务。学生志愿者还可以参加团市委和新静安区组织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带领本区中小学生,开办托班,进行家教服务。照顾社区中的孤寡老人,除了日常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还可以开展心灵上的关爱活动,如通过长期、定时的上门帮扶,让孤寡老人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对于社区中的留守儿童,可以采取一对一帮扶,为孩子辅导功课,帮他们共同面对、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让这些孩子重树信心、快乐成长。同时,可以帮扶社区弱势群体,将贫困家庭、下岗失业人员等作为志愿活动的服务对象,为他们办好事、解难事。学生志愿者还可以参加社区敬老爱老服务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保健养生等的知识传授。2015年,沪北校区(园区)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社区共和新路街道敬老院开展“敬老爱老”帮扶活动,给老人们开办健康知识讲座,发送养生知识卡,陪伴老人聊天,给老人送去了温暖,该活动受到敬老院和街道一致好评。同时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社区开展环境保护宣传,为环境保护,建设美好家园出一份力等生动、有趣、有意义的活动。

四、充分利用学校优势,深化社区教育

完善组织优化、结构合理、效率优先的社区协调网格,建设立足社区、以人为本的社区教育模式,围绕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居民群众生活中的需要,开展教育服务活动,形成区校资源共享、共用、共创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目的,以实现推动社区发展和提升社区居民素质的功能。充分发挥区校联动优势,重组社区教育资源,开展共建、共享、共管、共育活动,促进社区教育日益繁荣。通过学校和社区共筑活动阵地、共育文体团队、共享社区资源等手段,切实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社区教育模式,也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社区管理模式,使社区形成由街道牵头、各方参与的共同体;使学校打破围墙,拓展功能,与社区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如学校可以推荐具有文艺、法律、科普特长的教师担任社区教育辅导员,定期到社区指导各类活动;或由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组成巡讲团,到社区开展革命老传统、形势教育等报告会,担任好校外辅导员;由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单位志愿者组成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定期与“三失”青少年开展帮教活动。

优势互补,双赢共取,进一步推进社区和学校建设。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广泛开展社区居民学习活动。在各小区设立英语角、科普角、法制角等,为市民教育搭建学习平台。加强居民区团支部等青少年组织建设,培育各类学生社团,树立暑期社工、大学生智力援助社区等社会实践的示范群体;通过各类志愿者活动,发挥青少年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生力军作用,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的青少年教育网络。

加强社区治安联防。通过各方联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以居委会、物业、社区民警、社保队员为主,社区单位共同参加的联防体系,齐心协力,群防群治,既抓硬件建设,又加大了管理力度;实行封闭式管理,使社区内案件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学校周边治安情况能明显好转。

五、利用资源优势,开展科技进社区服务活动

沪北校区(园区)后勤办为沪北师生提供餐饮服务,对社区公寓部、物业、工程修缮、电信服务、绿化养护、商铺租赁、教工公寓、校园环境、综合安全的管理、防汛防台、突发事件处理等行使组织协调、检查督导等职能。它是在校区管委会和后勤集团对校区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总体要求下,组织和协调开展校区后勤服务工作。为推进校区联动,充分发挥后勤党员骨干模范作用,实行开放日活动,不定期为沪北校区周边社區居民提供修理家电等服务。

高校驻地社区,相对于高校的建设发展而言,可以为高校师生就近提供实践体验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社区了解社情民意,丰富阅历,开拓思路。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学习社会知识,提高社会认知与适应能力[8]。高校师生参与社区的管理、服务活动,可以增强高校师生为民意识,锻炼实干作风,提高工作能力。高校与社区合作开展党建工作,双方都可以积累有益经验,这也给高校和社区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拥有充足而又重要的公共资源,应当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先行者和承载者;而丰富的社区资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增长点,也是促进教育改革的力量源泉,更有力地提升教育水平。现代教育是大教育,以“创建和谐校园,共建和谐社区”活动为载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主阵地,以服务社区活动为平台,学校和社区相互融为一体,利用双方共享的丰富资源,积极开展学校社区的共建活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发展。共建对学校和社区是双赢的选择。

通过推进校(园)区联动,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增进校(园)区党员与社区群众的感情,这也是完善区域化党建的内容之一。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共卢湾区委.在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成立大会上的讲话[Z].2012.

[2] 徐振光.深化和拓展区域化党建的若干思考[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6(4):27-29.

[3] 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全市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推动会经验交流撷英[N].解放日报,2015-08-20(004).

[4] 凌英菲,陈彪.高校与社区”党建联动”机制的实践和探索[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4):36-38.

[5] 谈文,李志刚.首都高校参与学习型社区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08(9):156-157.

[6] 谭娟晖.地方高校参与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模式探讨.EXCHANGE交流,2011(3).

[7] 徐晓,李红培.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转型对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1):35-39.

[8] 李方裕.高校与驻地社区推进区域化党建的思考[J].湘潮(下半月),2015(1):26-27.

[9] 邓铭,李佳颖,王涵沁.高校学生社区党员志愿服务工作探析[J].山西青年,2017(19):189-190.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党建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对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
贵州铜仁万山区:探索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模式
Wi-Fi网络资源共享现状及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