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三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研究

2019-10-08李彪韦刚孙俊铭孙雪原许有尊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16期
关键词:病指三环病株

李彪 韦刚 孙俊铭 孙雪原 许有尊

摘 要:为明确30%三环·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以不同剂量的30%三环·戊唑醇、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3%戊唑醇悬浮剂为处理,以喷施等量清水作对照(CK),研究其对田间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结果表明:30%三环·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安全。中、高剂量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高于低剂量处理,最终防效可达74.59%~79.06%,效果明显。综合用药成本、防效和产量,大田生产中推荐用药剂量为420~540mL/hm2,使用时应掌握在纹枯病发病初期施药,连续施药2次。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30%三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6-0100-02

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uhn]是目前水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1],发病时可影响灌浆,严重时导致水稻倒伏,产量损失达50%以上。目前,对纹枯病的防控主要以化学防控为主[2-5],为明确30%三环·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和安全性,2017年开展相关试验,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30%三环·戊唑醇悬浮剂(安徽省丰臣农化有限公司);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浙江省杭州南郊化学有限公司);430g/L戊唑醇悬浮剂(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

1.2 试验田概况 试验在庐江县乐桥镇老院村单季稻田中进行,试验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质地中壤,pH值5.9,有机质含量1.92%。试验田前茬為小麦,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9108,2017年5月22日播种,6月16日移栽,栽插密度为33万穴/hm2。

1.3 试验设计 试验为随机区组设计,共设6个处理(详见表1),4次重复,小区面积约30m2。施药分2次进行,分别于2017年7月20日(水稻分蘖末期)和7月30日(拔节期),将配好的药液用卫士牌手动喷雾器兑水675L/hm2均匀喷雾。其他田间管理按照当地高产栽培要求进行。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分别在第2次施药后7d、14d,进行药效调查。采取对角线取样法,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5丛,每小区调查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并按9级分级标准进行调查分级。分级标准为(以株为单位):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以剑叶为第一叶);3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计算病株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测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与CK3等量清水处理相比,所有用药处理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降低;第2次药后7d,30%三环·戊唑醇悬浮剂3个不同剂量处理T1、T2和T3的病株率和病指防效分别为65.57%、73.13%、75.24%和66.23%、76.16%、82.06%,CK1处理的病株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在所有用药处理中最低,分别为24.03%和21.15%,CK2处理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最高,分别达到77.58%和84.29%;从防治效果来看,用药7d后,T2、T3处理防效与CK2防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T1处理的效果略低,但是仍然显著高于CK1处理。

第2次药后14d,与CK3等量清水处理相比,所有用药处理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降低;第2次药后14d,30%三环·戊唑醇悬浮剂3个不同剂量处理T1、T2和T3的病株率和病指防效分别为59.04%、64.35%、70.01%和66.53%、74.59%、79.06%,CK1处理的病株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在所有用药处理中最低,分别为17.39%和19.27%,CK2处理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最高,分别达到71.90%和80.26%;从防治效果来看,用药14d后,T3处理防效与CK2防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T2处理的效果略低与T3,但仍然显著高于CK1处理。

2.2 产量 从产量结果来看(表4),30%三环·戊唑醇悬浮剂3个处理产量在8.7~9.0t/hm2之间,比CK1、CK2和CK3相比产量增幅分别为1.8%~4.1%、-2.1~0.8%和5.3~8.5%;随着用药量增加,产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中高用量T2和T3处理产量与CK2处理相当(表4)。

3 结论与评价

从田间表现来看,无论是低剂量还是中高剂量,30%三环·戊唑醇悬浮剂2次用药均未对水稻生长产生药害等不良影响。从纹枯病防效和产量来看,30%三环·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确保水稻产量不降低;从具体用药量来看,综合考虑用药成本和防效以及最终产量,在纹枯病发病初期施药,在水稻分蘖末期和拔节期连续施药2次,用药剂量为420~540mL/hm2兑水675L/hm2进行喷雾,可以保证较好的防效和产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花日茂,陈军,孙俊铭,等.安徽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34-36.

[2]李阳,余永健,郑仕华,等.氟环唑对嘧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增效作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4(8):1222-1224.

[3]陈劲礼,李新杰,刘晓鹏,等,丙环·嘧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初探[J].中国植保导刊,2016(2):63-64.

[4]储志坚,龙志华,鲍周明.40%氟硅唑+25%三唑酮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22):61.

[5]曾晓勇,刘建华.水稻纹枯病连续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J].河南农业,2016(26):18. (责编:王慧晴)

猜你喜欢

病指三环病株
三环填数
2021年稻瘟病防控药剂有效性监测试验报告
银三环(千里达)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三环陶瓷小镇
空心病
趣填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