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田间地头变成大教室
2019-10-08
近年来,为调动农民主体参训积极性,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各地在培训方法上积极探索创新,大力推进创建农民田间学校,这种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以农民为中心、需求为导向、田间为课堂、实践为手段、“能力建设”为目的的农民培训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突出农民主导地位。农民田间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先、自下而上”的培训理念,强调以农民为中心,由他们参与活动决策和执行全过程,将意愿全部表达出来,而辅导员则是围绕农民需求积极配合,提供有效支持。农民田间学校还充分顾及了农民群体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农民个体的需求,开展符合他们生产经营实际的相关活动,确保所有农民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注重农民能力培养。农民田间学校打破了以往单纯技术灌输模式,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培训方法,鼓励和激发农民动脑、动口、动手,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订解决方案并完成实施,从而提高其主动学习、协作发展和生产决策能力。此外,农民田间学校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农民在小组学习中互相交流、彼此讨论、互教互学,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受众群体,而是成为技术、信息的再传播者,有效促进了农民知识、能力、个性全面发展。
完善农民培训体系。农民田间学校建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可以是邻近乡镇的生产田、试验地,也可以是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或产业园区,可以建立在产业链上的任意一环,汇聚了专家、技术、场地等多种资源,真正满足了农民就近就地学习的需要。近年來,农民田间学校已逐步融入了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体系,截止2018年底,全国各级农广校共建立农民田间学校16155个,农民田间学校已经成为了我国农民科技培训、农业职业教育、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和工作落脚点。
农民田间学校作为一种农民培训模式,有着独特魅力,让农民在田间地头得到能力提升,为农业科技 “最后一公里”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