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ED产品体验与敏捷迭代的平衡战术研究

2019-10-08吴玉玲赵玲莉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14期

吴玉玲 赵玲莉

摘   要:用户体验设计注重用户在使用产品前、使用中和使用后的整体感受,让产品拥有极致的体验是每一个UED设计师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当今竞争激烈、残酷的互联网大环境下,为了抢占先机,敏捷才是取胜的王道。单纯做好产品体验是不够的,用户体验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用户的需求、用户的动机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用户的期望也会受其他产品的变化而变化。用户只会忠诚于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产品。因此,除了产品体验,还要快速地满足产品的迭代。保持产品体验与敏捷迭代的平衡成为每一个UED设计师必备的基本功,用户体验设计团队的运作模式也从传统循序渐进、串行的瀑布模式发展到并行的敏捷模式。文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敏捷开发;敏捷流程;设计流程优化;用户体验设计团队管理

1    通过流程设计保证产品的体验

1.1  防止需求不确定,反复更改

如果没有需求评审,需求的制定和变更就变得随心所欲,反复修改造成项目的效率低下、项目资源被严重浪费,产品开发无限期拖后,最终错失良机[1]。

1.2  预留走查时间,保证设计质量

预留走查时间避免因项目时间短,根本没时间去做设计走查,导致产品上线效果与实际设计相差甚远。设计流程中预留出走查的时间,为设计质量以及产品上线的时间提供保障。

1.3  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项目立项后,各负责人对项目计划进行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对项目各节点进行排期以及人员安排,确定好设计流程每个节点的起止时间,明确项目时间表。保证了每个环节时间的合理性。避免团队成员忙闲不均。

1.4  协调团人成员

清晰的设计流程能规划好团队成员的角色和切入节点,在项目前期,团队成员能提前获取到相关的项目信息,保证项目如期进行和团队成员的顺利协作。

1.5  责任清晰,便于管理

清晰的设计流程是执行设计项目的保证,避免出现问题互相推卸责任,便于管理者加强管理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

2    传统瀑布模式流程

过往的企业做项目一般都是采用瀑布式流程(见图1)。瀑布流程的特点是各个节点按顺序执行,是串行的多个节点流程模式。只有等待前一个阶段的完成才能开始下一阶段。这种开发模式被称为瀑布模式。由项目经理产出需求文档,设计师依据需求文档来设计,设计完成后再给到开发,开发完成后提交给测试,测试通过后再发布上线,这个过程是串行的。其特征在于:

(1)瀑布模式是顺序的、串行的,由不同职能部门负责,运作的职能间相互隔离,只有前一个阶段完成才会进入下一个阶段,交互和协作较少。下一阶段的负责部门无法事先了解前期设计情况,导致后期频繁反馈和大量修改。

(2)设计师以需求说明文档为設计基准,需求阶段无法提建议。

(3)设计受限于对业务需求的理解和转化[2]。

(4)项目经理严格执行项目,尽可能地控制需求的变更和范围的变化,因此,无法适应产品的变化。衡量的标准是项目的完成性。只要满足需求文档上的需求就算完成。

(5)需求变更的代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在分析与设计阶段最小,在开发阶段达到10倍,到了发布之后达到100倍。

综上所述,传统的瀑布模式形成了职能间的沟通、协调缝隙,造成设计障碍。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产品研发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敏捷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主流的产品开发模式。

3    UED团队的敏捷设计流程

用户体验设计(User Experience Design,UED)设计团队的设计流程是指一个设计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包含的各阶段的工作步骤。

设计流程概括了从概念到最终产品上线的全过程,它是指导设计实践的模型,同时,它也是设计师跨团队协作沟通与交流的参考依据。虽然两种流程略有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完整项目流程(见图2)适合全新的产品或是大版本的迭代设计,小功能流程(见图3)适合小功能而且要求上线紧急的项目。设计流程可根据不同设计项目的需求进行调整,以达到优化的目的。各阶段流程如下:

阶段一:研究。在项目前期对一切与设计有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等。包括了解产品、用户研究、分析目标用户群体的特点及需求痛点、竞品分析、明确产品的用途及市场类似应用概况等,形成设计策略及设计方向,定义产品的基调和特征[3]。

阶段二:概念Demo设计。根据前期的设计思考,提炼最主要的部分,展开最初的概念Demo原型设计。这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第一次通过概念草图的形式快速地把设计视觉化展示出来。这个阶段的目的在于快速捕捉产品的特征,对产品有一个初步的诠释、勾勒出产品的大概模型。这个过程不能偏离设计策略,要与设计策略保持一致性。概念Demo原型完成后,进行团队内部评审。

阶段三:产品立项。产品经理整理好需求文档、交互说明文档(Description Document,DRD)、产品需求文档(Product Requirements Document,PRD )、概念Demo,于公司评审前几天发给各职能负责人,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线下沟通,公司评审会上,产品经理进行演示和讲解。评审通过,将进行项目立项,各职能负责人对项目计划进行排期以及人员安排。

阶段四:交互设计。产品经理产出概念Demo原型后,交互设计师根据DRD对概念Demo进一步细化,设计操作流程并加上页面交互效果等。完成后进行可用性测试和交互评审。

阶段五:视觉设计。由视觉设计师对低保真原型进行风格设计。如果是新产品设计任务,需要先确定首页风格,风格确定后,视觉设计师输出产品设计规范,由多人协作的方式设计出所有产品页面的效果图。完成后进行视觉设计内审。内审通过后提交公司评审。

阶段六:前端/后台开发。前端工程师进行效果图切图、编写HTML代码,增加交互动态功能,进行JavaScript模块等互联网的Web开发,并对页面的兼容性做调试,保证页面在多终端、多种屏幕尺寸下都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阶段七:测试走查。产品开发完成后,测试部在内部系统发起设计走查任务,由设计师对视觉以及交互效果进行设计走查,并把存在的问题提交给测试汇总,测试在内部系统提交bug给开发修改,开发完成后,内部系统提醒设计师验收,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阶段八:上线。产品上线后再次进行设计走查。收集上线后的用户反馈,为下一版本的迭代提供依据。

4    敏捷开发模式

敏捷模式是一种快速响应需求的产品开发模式。敏捷模式抛弃了过往顺序的、功能特定的方法,采用协同、并行的工作方式(见图4)。在开发之前就将设计做得很彻底,避免到了开发阶段,需通过重构来解决问题。敏捷模式由与项目的成功息息相关的人开专题讨论会来驱动。参加讨论会的团队是跨知识领域的,包括公司高层领导、产品经理、设计师、开发、测试、运营等,能从公司战略、产品战略、品牌战略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并能快速对项目形成共同的愿景。设计师得以利用跨知识领域的智慧,并将其作为设计灵感的来源,保证产品往正确的方向设计。

敏捷模式的特点在于:(1)可进行更小功能模块的迭代,以便更快、更频繁地改进产品。(2)构建产品的阶段非常短。(3)由多个不同知识领域的团队协作共同创建愿景,不再是一堆独立的个体。(4)设计方式更灵活,不再局限于按文档工作。卡片、便签纸、白板都可以是思考和交流的方式,设计从项目开始,甚至在项目开始之前就开始准备工作,设计与其他项目活动并行,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并且在产品上线后持续很长时间。(5)体验设计与整体业务战略对齐,与产品战略、业务战略、體验战略、品牌战略、营销战略、用户服务战略等紧密互联。

各部分细节如下:(1)产品战略:是对产品的全局性谋划。产品战略研究解决的问题是产品的定位、产品的商业模式以及如何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产品战略决定着企业的胜败兴衰和生死存亡。(2)业务战略:是公司的首要愿景,它是业务存在的根源。它的存在是为了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业务战略包括核心价值、任务以及组织的目标,它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3)体验战略:是用户参与的活动、事件和交互之和,它会刺激情感上的响应,形成感知并最终影响用户行为。(4)品牌战略:受业务战略驱动,通过潜在用户的需求、期望和动机来设计出吸引人的方案。品牌战略通过品牌标识(名称、图形、颜色、吉祥物等)形成品牌形象被公众所认同,并成为目标用户的价值符号[4]。

5    结语

沟通协调是团队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上述对设计团队运作特征的分析为团队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虽然各UED设计团队的运作模式不尽相同,国外的设计管理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设计团队运作模型,但大多数都是异曲同工,都在某种程序上体现了敏捷模式的思想。一个好的团队运作模式能促进设计团队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使团队运作变得更轻松、简单,提升了团队的运作效率,实现效率、业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特里·李·斯通.如何管理设计流程—设计执行力[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2]刘曦卉.设计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5版.项目管理协会,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4]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