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误区研究

2019-10-08李冬莲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误区互联网+

李冬莲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碎片化学习应运而生,并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由此出现了碎片化学习的几大误区。这些误区对学习者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并走出这些误区,采取正确的对策,以消除碎片化学习的负面影响,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文章对此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误区;互联网+时代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习载体的革新、科技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和大众的浮躁心理,催生了碎片化学习,并以“春风野火”般的燎原之势蔓延开来,成为时代的新宠。

由于碎片化学习在移动学习上具有优越性,在人们日常生活、学习以及企业培训、学校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其弊端也日益凸显出来。人们对于碎片化学习莫衷一是:趋之若鹜者,将它视为学习的革命;而厌弃它的人,则放大它的缺陷,将它视为垃圾。总之,关于碎片化学习,的确存在一些误区,既有认知上的误区,也有实践上的误区,并对学习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些错误的认知,让碎片化学习发挥积极作用,弱化或消除它的不利影响。本文从碎片化学习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关于碎片化学习的误区及其成因、不利影响和对策。

1    碎片化学习的相关介绍

1.1  碎片化学习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关于碎片化学习的标准定义。人们试图站在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它。

本文认为,碎片化学习指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碎片化资源、碎片化媒体进行的非正式学习[1]。

1.2  碎片化学习的特点

1.2.1  碎片化学习的优势

碎片化学习与传统的学科教学相比,具有3个优势:(1)灵活度更高:学习者不受時空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2)针对性更高:学习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内容来学习。(3)吸引力更高:碎片化学习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有视听觉冲击力的载体来呈现,因此,能够吸引学习者的兴趣。

1.2.2  碎片化学习的缺陷

碎片化学习有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容易导致思维的碎片化。由于学习内容碎片化,即碎片化的知识点之间缺少关联性,导致学习者无法将其纳入到自己原有的内在认知体系中,不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专业技能的形成。长期的碎片化学习对学习者的思维和情感等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    碎片化学习的误区分析及对策

在碎片化学习的广泛应用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2.1  误区1:碎片化学习将成为主流学习方式

由于碎片化学习顺应了“互联网+”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速成学习心理的要求,因此,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大有统治现代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趋势。“碎片化学习”成了焦点话题,各种媒体对信息的推出和呈现,纷纷采用碎片化的方式,甚至到了“碎得不能再碎”的地步,以迎合大众碎片化学习的需求。企业文化建设和专业培训,也开始应用了碎片化学习方式。甚至以学科为导向的传统学校教育也“放低了身段”,全面拥抱碎片化学习—碎片化学习以“碾压一切”的方式渗透到各个领域。于是,很多学习者(包括一些专家)对它的价值产生了幻觉,认为碎片化学习将取代系统性学习,并将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流学习方式和个人成长方式[2]。

显然,这是一种认知上的误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被碎片化学习“繁荣”的表象所迷惑。“存在即是合理”,的确,碎片化学习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合理”并不意味着“压倒一切”。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流行一时的理论或方法,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碎片化学习也不例外。根据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知识和技能(尤其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形成,必须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有一定强度的、系统性的、循序渐进式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实现,这是人类认知的客观规律。而碎片化学习的随意性、无目的性和碎片化内容的无关联性,导致了其自身的致命缺陷—学习者无法将所学内容纳入原有的认知体系中,从而不利于知识体系的扩展和技能的提高。

对策:不必担心碎片化学习会取代系统性学习。因为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会自动接受时间和学习者的考验,该淘汰的自然会被淘汰,该保留的也将会被保留。系统性学习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主流的学习方式,当然,碎片化学习也不会立即就被淘汰,它将成为系统性学习的辅助方式。

2.2  误区2:碎片化学习等于移动学习

“互联网+”时代,也是一个“移动”时代。碎片化学习内容与智能手机等可移动网络终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人们误以为碎片化学习就是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M-Learning)。事实上,移动学习与碎片化学习不能完全等同。移动学习未必全都是碎片化的,碎片化学习也未必全都是“移动”的。

移动学习,是指在移动智能设备的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的一种自主学习方式[3]。由此可见,移动学习只是借助了移动智能设备,它虽然是一种自主学习,但是只要移动学习的内容完全或基本按照系统性学习的方式来架构,那么它就可以被纳入传统的以学科为导向的系统性学习之中,使得学校的学科教育在课外得到很好的延伸。所以,移动学习的内容可以不被碎片化,甚至可以做到像系统性学习那样的体系化、结构化。从这个角度来说,移动学习也可以是深度学习,它不等同于碎片化学习,而是系统性学习的有力助手。

碎片化学习虽然是一种自主学习方式,可借助移动智能终端来进行,具有一定的移动性,但是碎片化学习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固定的设备来呈现,如较厚的大辞典,一般来说,人们不会随身携带,但是随意翻阅大词典,也是一种碎片化学习。可见,碎片化学习也可以是不移动的。因此,不能将碎片化学习等同于移动学习。事实上,碎片化学习的本质是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即碎片化的知识点(也包括主题),碎片化学习因缺少内在的联系而导致思维碎片化,从而使所学内容不能进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对能力的形成也没有相应的帮助。从这个角度来说,碎片化学习属于浅层学习,与系统性学习之间形成一定的对立。

对策:移动学习应当在学校,尤其是高校的课程教学中加以广泛应用,因为它非常适应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的设置就充分地利用了移动学习这一方式。但是,千万不要毫无顾忌地将碎片化学习纳入学科教育中。在教学实践中,不要将移动学习降格为碎片化学习,片面迎合部分学生浮躁的学习心理。

2.3  误区3:碎片化学习等于微学习

由于碎片化学习的内容是以碎片的方式呈现的,每一个碎片化内容的信息量较小,只是微量的信息。于是,有人误以为碎片化学习等于微学习。事实上,微学习不完全等同于碎片化学习。

Linder认为,微学习是一种存在于新媒介生活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方式。微学习的理论基础是联通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微学习软件与媒介平台的设计领域,学者们更侧重学习资源的共享性,以方便学习者实现个体与整体的“联通”学习,加强软件与平台的情境创设,促使学习者能够自主进行新学习的“意义建构”[4]。

碎片化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联通主义,在这一点上与微学习相似,但是碎片化学习理论中完全没有建构主义的影子。按照微学习理论,微学习的每一个学习内容都自成一体,并且与整体的学习资源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换句话说,微学习是系统性学习下的子学习部分。慕课是微学习的合集,是系统性学习的一种呈现方式。碎片化学习则不同,它与系统性学习是对立的。每一个碎片化学习内容之间缺少结构上的联系,导致学习者思维的碎片化。

对策:微学习在学校的课程教学中可以提倡、推广,但是碎片化学习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必须要严格遵循碎片化学习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2.4  误区4:碎片化学习等于焦虑式学习

碎片化学习是“互联网+”时代人们因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浮躁心理而在学习方式上所做出的一种选择。于是,有人将碎片化学习等同于焦虑式学习,并建议人们“珍爱生命,远离碎片化学习”。显然,这一误区与“碎片化学习将成为主流学习方式”是两个极端看法,都是不对的。碎片化学习容易造成焦虑,但它又与焦慮式学习是两个概念。

焦虑式学习者缺乏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自己该去往哪里,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5],整天赶场式、应急式地参加培训班、刷屏学习、为各种证书考试而奔忙。也就是说,焦虑式学习者主要受自己焦虑情绪的驱动而学习,而无关乎学习课程本身是否“焦虑”,学习材料是否碎片化。或许课程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学习者自身在心理上、情绪上出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学习者好好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就可以驾驭好学习。

碎片化学习的主要问题与焦虑式学习不同,首先,因为它不在于学习者个体的情绪。如果一定要追溯学习者的心理问题,那也是“互联网+”时代人们共同的心理问题—浮躁,而不是某一个学习者自身的心理问题。换句话说,全体碎片化学习者都有一定的焦虑问题,而焦虑式学习者是个人存在焦虑。其次,碎片化学习的主要问题在于碎片化的内容导致学习者的思维碎片化,久而久之,容易使学习者产生焦虑情绪。

对策:碎片化学习者需要调整的是碎片化学习的时间和强度。只要将碎片化学习控制在适当的程度,学习者就不会产生焦虑情绪,反倒会放松自己的情绪。

3    结语

碎片化学习从兴起到盛行,再到现在的备受质疑,客观地反映了一个新生事物必经的生命历程。作为学习者,既不应狂热地追捧这种学习模式,也不要拒之千里之外。只要我们能充分认识到碎片化学习的误区,并能采取相应的对策,就可弱化或减少碎片化学习的消极影响,使碎片化学习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王竹立.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J].远程教育杂志,2018(4):9-16.

[2]佚名.谈谈碎片化学习[EB/OL].(2019-06-14)[2017-7-20].https://www.jianshu.com/p/b56a305ca721.

[3]戴若辰.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研究[J].英语广场,2019(6):128-129.

[4]冯薇.微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理论初探[J].黑龙江教育,2019(5):79-80.

[5]佚名.你的学习是焦虑式学习吗?[EB/OL].(2019-06-14)[2017-07-20].https://www.jianshu.com/p/d72519cd2296.

猜你喜欢

碎片化学习误区互联网+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英语课程网络化与学生学习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