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宁县均口镇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成效与经验

2019-10-08陈李平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建宁县口镇全镇

陈李平

(福建省建宁县均口镇农技站,福建建宁354505)

均口镇地处建宁县南部区域,距离县城22 km,省道205线和306线穿境而过,福建母亲河千里闽江发源于镇内严峰山南麓。目前全镇辖均口、黄岭、修竹、垅源、官常、岭腰、隆下、龙头、焦坑、洋坑、台田、半寮、芰坑1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4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1.8万人。全镇耕地面积1 833.5 hm2,镇域内位于河谷平原地带的土层深厚、土地肥沃、灌溉条件良好、光照充足、夏秋温差大,有利于发展水稻、制种、建莲、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经过40多年发展,均口镇的种子、莲子、烟叶、食用菌等产业初具规模,由于烤烟收获后搭配一季杂交水稻制种不仅单位耕地面积收益较高,而且制种能做到一次性收割,省工省成本,适宜机械化作业,目前“烟叶—制种”种植模式已成为均口镇农户首选产业。

1 发展概况

建宁县均口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水稻制种生产,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在均口镇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直至现在烟后制种独树一帜的产业化发展过程。尤其是在近20 a间,均口镇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4个阶段。

1.1 早期试制探索阶段

这个时期(1976—1985年)主要以乡镇农技站为主体承接县种子公司计划性生产指标,在低海拔的黄岭村、修竹村等地进行小面积试制四优2号,平均产量仅215 kg/hm2。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展了四优30、汕优63等组合种子生产,期间依托县农业部门组织的现场培训、冬春季采取县级集中培训等形式对乡镇农技员和村级制种技术员进行培训,做到每个建制村配备1~2名专职农技员,负责对该村当年制种组合的父母本生长发育特性观察记载和田间日常管理工作,关键时间节点县农业局会及时召开田间现场技术观摩会,每年底开展一次全县制种技术经验总结表彰会。

1.2 中期技术示范阶段

1986年,均口镇制种面积发展到62.3 hm2,同年建宁县被福建省农业厅列为省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90年代中后期均口镇烟叶面积位居全县第一,为调节烟叶与种子争地的矛盾,在县乡(镇)农业及烟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烤烟种植区推广了烟后制种这一水旱轮作模式,使单位土地复种指数和种植效益大幅提升。1999年均口镇熟练掌握种子生产技术的农户就达535户。在2000年第一部《种子法》出台前,种子生产实行的是以县域为单位的行业垄断,均口镇不是种子县种子公司的主要基地,仅在黄岭、修竹等低海拔平原区有制种,面积徘徊在100 hm2,期间生产的早杂优组合主要有汕优64、汕优77、威优77、汕优82,生产的中稻组合有汕优63、汕优669、Ⅱ优明86、汕优明86、汕优10号等[2]。

1.3 基地稳步提升阶段

2000年《种子法》正式颁布实施,种子生产经营从此进入市场化阶段:一是多元化的生产经营主体,《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打破了种子生产经营主体区域垄断和独家生产经营的格局,农户种子生产可以主动选择合作的种业公司以及适宜的制种组合,湖南隆平等省内外7家种业公司先后在均口镇修竹村等地建立了种子生产基地。二是多样化的制种组合类型。随着汕优、威优等系列早籼稻组合因稻米品质差而淡出市场,当年均口镇就试制了金优402、金优974、新香优288等4个新组合,品种多样化适合于发展早制、中制、烟后制等各个类型,截止2012年全镇的制种组合就达16个,尤其是烟后制种优势在全县凸显。三是一体化的市场营销模式。经多年发展融合,形成了“种业公司+制种经纪人(合作社)+生产农户”的良好运作模式,实行年初按订单安排种子生产、年底按合同进行种子收购,种业公司基地技术人员和制种经纪人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确保制种基地得到持续健康发展[2]。

1.4 国家级基地建设阶段

2013年以来,建宁县抓住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的有利时机,尤其是2017年以来严格按照新修订的《种子法》及其配套管理办法,做好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网上备案管理,农业部门规范快速便捷的备案办理程序,得到了广大种子企业的广泛认可。新组建的种业公司普遍看好建宁并依法建立制种基地,种子订单纷至沓来,极大地调动了均口镇广大农户制种的积极性,2019年全镇制种面积达到883.2 hm2,烟后制种无论是面积、总产都位居全县第一,成为了全县最大、最好的烟后制种基地,提供了大量优质稻种(表1)。

表1 均口镇2013—2018年杂交稻种子生产面积和产量

2 优势条件

均口镇位于闽江正源头,自然气候和生态立地条件优势明显,21世纪初,均口镇政府组织农业、烟草等部门经多方调查分析,决定大面积发展“烤烟—制种 ”生产模式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目前是建宁县最早发展烟叶生产且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尤其2000年以来随着金优、中优系列组合引进,“烤烟—制种”水旱轮作模式并在均口镇得到大力推广,2010年前后又引进了株两优、陵两优系列组合,非常适合烟后生产,实现烟叶和烟后制种生产双赢的目的。根据镇统计站、烟草站、农技站等部门的统计,近10 a间,全镇累计推广烟后制种面积达7 025 hm2,仅此一项就生产种子22 380万kg以上,带动农户增收26 800万元以上。

3 存在问题

一是作物争地矛盾突出,均口村、隆下村等历来有种植莲子习惯,修竹村又是全县打造的生态休闲旅游村,不利于发展种子生产;二是企业进出频繁,近20 a间先后就有24家办理了杂交水稻制种生产许可证种业公司(备案企业)在均口镇区内从事制种,多数种业公司由于年份间面积不稳定、生产组合优势不强,企业进出基地较为频繁;三是基地较为分散,从事种子生产的经纪人往往是一个行政村有2~4人,结果造成种子生产组合多而乱,难以形成集中连片;四是仓储设施滞后,全镇没有上规模的种子仓储和收购加工设施设备;五是机械化水平不高,尤其机育、机插等关键环节普及推广不够,相比于溪口镇,机械化水平低。

4 主要做法

4.1 科学编制产业规划

一是先后编制了《建宁县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发展规划(2015—2020年)》《福建省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2017—2020年)》,明确了加快制种基地发展和种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及建设内容,是全国第一个制定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的县[3];二是由县政府协调涉农部门、联合种业龙头企业、依托均口镇政府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平台,组织本镇及13个建制村的干部进组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宣传指导,将适宜发展杂交稻制种的村组及其田块按照空间隔离标准进行最小单元格划分,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协调好种子生产布局,确保每个制种组合都能选择最适宜的区域进行生产[1]。

4.2 抓好制种基地建设

积极争取农综、小农水、国土、烟基等项目资金用于制种基地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全镇1 833.5 hm2的耕地来说得到较好改善,截止2019年望天田、山垅田、旱田所占比例缩减至20%以下。

4.3 落实保险惠民政策

认真落实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人保财险公司等3部门联合出台的水稻种植(制种)保险惠民政策,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原则,水稻制种实行独立投保,每667m2保险金额1 200元,保费84元。2016—2018年全县制种投保面积分别为6 873 hm2、7 153 hm2和6 793 hm2,制种因灾理赔面积分别为913.7 hm2、630.6 hm2和1 123.9 hm2,理赔金额分别为1 082.81万元、774.82万元和1 234.79万元,受益农户分别为5 876户、5 234户和6 237户。2019年继续加大落实保险惠民政策。制种保险政策的落实,有效化解了水稻制种自然灾害风险,保障了种子企业和制种农户切身利益,促进了种业健康稳定发展。

4.4 强化生产经营监管

一是协助县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加强对种业公司制种技术规程执行情况的监管,负责组织均口镇制种农户技术培训和关键节点实地技术指导,不断提高种子质量和产量;二是强化对制种基地监督管理,配合县农业执法、镇派出所等部门打击违法生产行为,督促种业公司年初做到订单生产、年底能按质按价合同收购种子,及时兑现当年种款,维护广大制种农户利益,确保基地持续健康发展[1]。

4.5 落实技术保障措施

4.5.1 选择最佳种植模式 由于均口镇烟叶种植区域分布于13个建制村,从海拔321 m黄岭村直至海拔610 m的官常村均有种植烟叶,为提高烟农经济效益对烟区生产模式因地制宜进行科学探索,形成了统一规划、连片种植的格局,高丘陵区以“一烟一稻”为主,河谷平原区以“一烟一种”为主的耕作模式。

4.5.2 筛选当地适宜组合 1995—2005年“烤烟—制种”种植模式主要分布于河谷平原区或低丘陵区、每年面积在200 hm2左右,烟后主要制种组合有威优64、汕优64、威优77、汕优77、汕优82、金优402、中优402等。2006—2019年,烟后制种组合以金优463、T优2155、T78优2155、中优838、天优华占、泰丰优656、两优287以及株两优系列、陵两优系列、隆两优系列、深两优系列、隆晶优系列等为主,约占全镇烟区面积的85%以上。

4.5.3 因地制宜安排播期 参考均口镇近30 a气象资料,月平均气温23℃终止日期,河谷平原区为9月15日、高丘陵区为9月10日,全镇“烤烟—制种”模式分布区域为海拔320~530 m。做到及时加强与烟草部门沟通,提前做好烤烟采摘结束期的预测,根据不同烤烟种植区的自然气候特点选择最适宜的制种组合和最适播种期。一是在修竹村、黄岭村、均口村等低海拔(320~350 m)的河谷平原区选择母本播始历期在70~90 d的组合,如隆两优、深两优、隆晶优、泰丰优等系列组合,适宜在6月上旬播种,母本秧龄控制在22~25 d。二是在龙头村、隆下村、垅源村等低丘陵区(海拔350~400 m)选用母本播始历期65~80 d的组合,宜在6月中旬播种,母本秧龄控制在25 d以内。三是在台田村、半寮村、洋坑村、焦坑村、官常村等高丘陵山区(海拔400~530 m)只能选择母本播始历期在60~65 d的组合,父、母本做到适期早播早插,母本秧龄控制在20~25 d,确保9月上旬母本能结束授粉。

4.5.4 强化产地疫情防控 均口镇与明溪县、宁化县交界,号称建宁县南大门,便捷的交通也给制种基地和制种亲本的疫情防控带来困难,近年来为确保均口镇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持续健康有序发展,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通过县、镇每年举办的12316春季巡回培训、科技下乡、进村入户等形式,宣传普及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水稻检疫对象——细条病的识别及防控技术,仅2018—2019年均口镇就举办由种业公司生产基地负责人及制种经纪人、种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制种大户等种业新型经营主体参加的培训班7期,分发技术资料1 218份;二是要求所有种业公司、经纪人、合作社负责对自行安排生产组合的父本、母本必须用“强氯精”浸种消毒;三是把好龙头村、焦坑村等重点制种区域、突出烟后制种关键类型,分门别类建立疫情观测点,对有可能会发生水稻细条病的地点以及遭遇台风、暴雨侵袭后的田块及时施用噻菌铜预防;四是抓好稻粒黑粉病防治,近年来制种面积较大的三系(泰丰A、隆晶4302A)、两系(株1S、湘凌628S、隆科638S)等抽穗扬花时开颖角度大,柱头外露率高,易感染稻粒黑粉病,影响制种产量和质量,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在母本始花期和盛花期分别用爱苗加灭黑灵等药剂喷雾[1]。

4.5.5 提升机械化应用水平 依托均口镇修竹村均伊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一批集农机展示、销售、培训、维修、作业于一体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提高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机烘等环节的种子生产全程机械化。发挥利用好全镇2016—2017年示范推广的烤烟房468座,有效地解决种子烘干难、晾晒占道问题,既节省了用工成本,又提高了种子质量。

猜你喜欢

建宁县口镇全镇
诸暨市店口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建宁县举办2021年就业创业政策培训班
幼小携手 感悟成长
全国石材行业绿色矿山建设 暨行业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在福建建宁县召开
人参果 脱贫果
奇幻塔罗岛之七
全镇最小的人
建宁县全力打响交通建设攻坚战
建宁 建宁县创新金融扶贫方式助推贫困户脱贫
咬定目标抓“创建”全镇面貌别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