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我们被史上最丑的哪吒感动了!
2019-10-08
我命由我不由天!影片背后,揭示了这样的家庭教育意义!
《哪吒之魔童降世》虽然是一部动画片,但是颠覆传统的精彩故事,让它成为了一部老少皆宜的电影,上映至今,内地票房已破44亿!这部电影除了精致的画风,感同身受的故事情节,笑点、泪点、燃点俱备,其中主人公的家庭关系,曲折命运,戳中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一处,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哪吒虽然是魔丸转世,备受世人偏见,但是,他有爱他的父母。
李靖请太乙真人当哪吒的师父,在江山社稷图里修炼玩耍,希望哪吒能有快乐的两年时间;希望哪吒活得开心、变得善良,磕头也要请乡亲们参加生日宴;为了破解哪吒“三岁时必受天劫”的命运,甘愿“一命换一命”。
殷夫人在百忙之余,还穿着铠甲陪哪吒踢毽子,只为尽可能地陪伴他。
寻常父母给孩子的关爱,哪吒并不缺少。
和哪吒相比,敖丙的家庭则是另外一个画风。龙族被关押,他的出生就背负龙族翻身的众望。为了完成使命,他必须牺牲陈塘关父老乡亲们的生命,建功立业,得到天庭赏识。
在这样的情况下
灵珠投胎的敖丙
与魔丸哪吒
分别走向不同的命运
影片背后的家庭教育意义
值得我们深思
01孩子不是来继承父母愿望的
敖丙的父亲龙王对他说:“我们龙族的命运就靠你了。”龙王将龙族的命运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让其承担改变龙族命运的使命。我们是否也经常听到“孩子,你是我们家的希望”?孩子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的,他们有自己的思维,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也许父母有自己的考量,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的思量。父母给孩子规划的不一定是适合孩子的,强加思维给孩子是不可取的。
02对孩子的教导要循循善诱
哪吒躺在床上,沮丧地哼哼:“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这样的哪吒和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多少有些相似之处——心口不一,想要被人认可,却又会沮丧地放任自己。
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的引导,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的指引。青春期可谓是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波动较大,父母的教导不可硬碰硬。这个时候孩子更需要关爱与抚慰。
03父母要相信孩子
不管村民们如何惧怕、排挤哪吒,哪吒的父母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村民都误以为哪吒抓了小女孩的时候,哪吒的父亲相信他是救了落入妖怪之手的小女孩。
有时候孩子犯了错,不要一味地去批判,不要以大人自己的眼光去随意揣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如果父母都不相信孩子,又如何让孩子对父母做到坦诚相待呢?
04口是心非需要被理解
哪吒是个口是心非的小孩,明明希望母亲多陪伴自己,却倔强地说自己不需要;满嘴不在乎父母给自己办的生辰宴,其实心里十分高兴。
你是否也发现过自己孩子的口是心非呢?你也不必戳破,找个合适的台阶给他们下即可。
05成长需要善意的谎言
在哪吒所剩不多的时间里,父母为了让他能更好地享受这剩下的时光,便骗他说:“你是灵珠转世,不是妖怪,不是魔童。”
适当的、善意的谎言有益于激发孩子的信心,调动孩子的情绪与积极性。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越挫越勇,不必太清楚地让孩子认识到现实的残酷,善意的谎言只不过是换了种方式激励孩子前进。
06教育孩子不要随意给别人贴标签
影片中,村民们都给哪吒贴上“妖怪”“魔童”的标签,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小朋友们也都不跟哪吒玩,故意疏远、欺负他。
不管在社会还是校园,歧视时有发生,那您和您的孩子又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是贴标签的那方,还是被贴标签的那方?又或是正确看待事物的一方?校园暴力也不仅是肢体暴力,也存在言语暴力。家长要注意教导孩子不随意给别人贴标签,不轻易对人有成见。
07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自己能决定
影片中,哪吒的父亲李靖对他说:“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哪吒也谨记父亲的话:“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即使真的像申公豹所说的那样:“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家长也应教育孩子,不要在意别人的目光,打破成见,做自己该做的。
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不轻易否认自己,不要以别人的目光和标签去审视自己。父母不能总在身后为你遮风挡雨,父母也不能为你解决所有的苦恼与烦闷。父母只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助推器,至于结果如何,取决于孩子自己。
08珍惜一起相伴的时光
哪吒的母亲殷夫人一直忙于斩妖除魔,没有时间陪伴哪吒。哪吒也习惯了这样忙碌的母亲,当殷夫人说要陪哪吒玩的时候,哪吒是打从心底开心的。
最后要遭受天劫时,哪吒对父亲说:“最遗憾的是我还没和您一起踢过毽子。”
家长们又有多久没有陪伴自己的孩子了?又有多少因为忙于工作、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而忽略了对于孩子的陪伴?
不同的家庭造就不同的孩子。龙族让灵珠投胎的敖丙成为了伤天害理的妖魔。象征邪恶的魔丸哪吒,则在父母、师父的正确教育下,成为陈塘关的救星。
最终,哪吒和敖丙都完成了自我救赎。哪吒为救父母、为救陈塘关百姓,愿意拿命来搏,敖丙替哪吒挡天雷之劫,不惜牺牲生命,损失万龙甲。
教育孩子时
父母首先要学做“合格”的父母
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唯有双方携起手来
才能发挥教育最好、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