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握技巧 培养习惯

2019-10-07王曼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乘法基础知识

王曼

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课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来说,计算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直接决定着学生成绩的高低。因此教师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计算的技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为学生将来的中、高年级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对近年来小学数学考试结果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最高分的学生往往并不是逻辑思维能力最强的学生,而是计算能力最扎实的学生。但是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不足,导致出现大部分学生在计算量大的题目中丢分严重的现象。小学作为一个为学生打基础的重要的阶段,教师在平时应该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数学计算错误常见原因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

虽然小学数学的计算并不复杂,但是如果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现一些知识性的计算错误,造成无谓的失分。以60-(30-25)的基本算术题为例,学生在进行带括号的减法运算时,经常会出现在去掉括号时忘记括号外边是减号,未将括号里面的减号变成加号,最终导致整个计算结果错误。除此之外,对乘法分配率法则和乘法表不熟悉而导致的计算错误,都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体现。

(二)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低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最难的一门科目,也是大部分学生最害怕的一门科目,其除了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外,还要求学生计算速度快且准确。但是这些要求往往是学生最难达到的,所以随着学习的深入,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越来越大,逐渐就跟不上课上老师授课的节奏,无法理解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且课堂上的计算训练量不足,久而久之,学生的计算结果准确率就会下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信心,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自然无法吸收和掌握老师在课堂讲授的计算技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三)计算习惯差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方方面面综合而成的,除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和课堂上计算训练量不足以及计算技巧掌握不足外,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养成了一些不好的计算习惯。例如在计算过程中书写不清晰导致看错数,在进行加法运算时,标记书写不清晰导致忘记进位,等。所以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计算基础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狠抓细节,不断提醒学生常见的错误,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有效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模式

(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训练

俗话说得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体现了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在对基础知识掌握十分牢固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加快运算速度,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教师在讲解相关计算法则的理论知识时,不能忽视对相关法则出现的原因进行讲解,因为世界上每一样事物的诞生都有其原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理解相关计算法则的应用情形。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总结一些常用的计算技巧,减少学生的运算量,提高计算准确率。

例如,讲师在讲解25×12的两位数乘法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将式子转化为25×(10+2),这样就能对式子直接进行口算,显然比两位数乘法的计算速度更快,且错误率更低。

(二)调整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当学生真正喜欢上一门科目时,这才是他学习这门科目的最好状态。如今,虽然大部分老师越来越重视在课堂上增加学生的计算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纯粹枯燥无味的计算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学生往往对这样的训练有一种抵触的心理。所以老师要适当调整教学计算训练的方式,在课程中增加更多的趣味性和竞争性,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举例来说,可以采用“分组积分赛”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当老师要帮助学生训练三位数乘法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同样的题目,同一小组的同学互相帮助找出最快、准确的计算方法,最后统计各组的计算时间和准确率。通过举办一些趣味计算比赛,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包括两方面:计算过程中的习惯和计算后的检查习惯。在正常情况下,只要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那么计算过程中出错的原因最可能是计算习惯不好,出现计算过程跳步、书写不清晰等情况。教师在数学计算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不良计算习惯的纠正,讲解一些良好的计算习惯。例如在學生的作业中要求学生不能跳步,批改作业时按步给分,同时还要求学生在某些题目中有验算的过程。除此之外,老师在讲解一些较难的问题时,应该为学生讲解一些估算的技巧,防止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死算”的情况,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最后导致容易的试题因时间不足而遗憾失分。

举例来说,在平时的计算练习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计算纸均匀划分,每一道题对应一个区域,并要求学生在对应区域的计算书写要工整。这样,学生在完成题目回头检查时,就能更快地发现错误。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

三、结语

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日复一日,不断训练,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计算习惯的培养。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才能保证计算教学的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海头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乘法基础知识
算乘法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清律的基础知识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