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学习编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2019-10-07朱丽彬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编程思维评价

朱丽彬

从2017年开始,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开设了“蒲公英课程”,分设五个模块的内容,其中编程课程隶属于思维与创新模块。根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人确定了校本编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架构,在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进行课程实践与研究,以期对小学编程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及借鉴。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编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把编程与教学结合起来又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编程作为连接未来的教育,在青少年中开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带来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本人结合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和实地调研,进行了小学编程课程体系的简单建社和实践研究。

一、课程实验研究的背景

2016年初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斥资40亿美金投入编程教育,美国政府计划在10年内普及中小学生编程教育。2013年,英国对中小学教学大纲进行全面改革,并要求将“计算机科学”列为基础必修课程,规定5岁以上学龄儿童必须学习电脑编程。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编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编程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编程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编程人才高地。

项目式学习模式是一种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编程课程与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契合度很高,但在基础教育中一直未获得普及性应用。因此,本人设计了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的校本编程课程。

二、课程内容和目标的确定

全新的育人目标,既包括培养人才的批判性思维、个性化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包括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服务和自主管理的自主教育。编程教育能将各类学科知识融入其中,并通过游戏思维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力。在小学开展编程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教他们学会用编程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为培养“符合智能化社会需求的、具备良好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的四种素养:终身学习素养、计算思维素养、设计思维素养和交互思维素养:五种能力:高阶认知能力、创新能力、联结能力、意义建构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养成一种人机和谐共存的习惯,形成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因此,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校本编程课程的内容选择了Scratch图形化编程,这样侧重于编程的技术应用,采用探究式的学习形式,并融入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基础图形化编程”“编程的基本概念”“编程如何实现”,能运用简单的编程技术解决实際问题。

三、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指导下的课程实施与评价

笔者在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编程课程实践研究,研究对象主要针对的是目前在校的五年级全体同学,一共十个班,每班50人左右,共495人次,课程开展利用每周一节的信息课时间。下面,笔者将从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两个方面加以详细阐述。

(一)编程课程实施

编程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绝大多数课程都采用任务驱动和项目式教学的方法,而基于项目的方法与任务驱动法的差别在于情境导入、任务设计、学习评价和总结反思等方面。在项目式学习模式的指导下的实践过程中,老师通常先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包括从易到难的项目内容排序、体验学习模式、结构化学习单模板等,通过模拟现实情境,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自主提出项目课题,填写创意项目学习单,然后再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反馈,对下一次课进行整体或者细节的调整,从而改进学生的兴趣度、主动性和作品完成度。

(二)编程课程评价

课程中的评价一般有三种类型,包括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编程课程中,笔者采用了静态工具评估法和情境评价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静态工具评估法,就是运用开源模块评价系统对学生的代码进行测评,从量的角度评估学生的程序模块。研究表明。这种评价方式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孩子使用的程序模块本身没有太大的差异性。情境评价法,就是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形成过程性的资料。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研究。

1.调查问卷。在开始学习前,通过问卷星的回收结果,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在课程学习中随时掌握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及在课程结束后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

2.提问。教师随堂提问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请组长记录本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

3.学习单。利用学习单对关键模块和知识点进行总结梳理,帮助困难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建构,并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

4.观察表。请副组长对组员进行课堂观察,课后对同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简单访谈并且记录下来。

5.合作交流分享。每个项目完成后上传至校园FTP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分享并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打分。

在基础教育阶段普及编程教育,使学生具备基础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是面向编程时代的必然趋势。在编程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的过程中,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一是课程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问题。如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做出一个科学、合理且又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是课程教学过程设计问题。如何开发出合适的主题,让学生通过实例展示或是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常见的智能应用,掌握其工作原理。思考如何结合信息的检索,以项目驱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编程教育教学。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陕西】

猜你喜欢

编程思维评价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编程,是一种态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编程小能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