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两翼”在教学中的运用
2019-10-07徐同山
徐同山
“一主两翼”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就是让学生灵活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竞争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合作解决问题,进而创造性地得出多样化结论的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对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观摩、实践,搜集和寻访老师和同学对“一主两翼”教学模式的认识、兴趣和指导意见,确定其在实际课堂运用的可行性,为研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并在语文课堂上来检验“一主两翼”教学模式实施的有效性。边实践,边研究,在实践中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这些不足,以便在实验之后对这种教学模式做出恰当的评价和改进的方向。
要想使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就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小组同伴的帮助和教师的引导,在竞争的学习氛围中,追求理解的多樣化和意见的独到性,不要求回答得标准统一,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观点,给予每一位学生同等的关注,让学生从心里深深喜欢上语文阅读课。
一、“一主两翼”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主两翼”的教学模式旨在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竞争学习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体,合作学习和竞争学习作为辅助学习的两翼。教育界目前分别对这三种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量书籍和论文对其理论内涵、价值取向以及实施方式等方面做了全面有深度的研究。但是对三种教学策略如何有效整合使用是目前教育理论界的“短板”。
自我导向学习常被误认为是自己独立学习,不需要外在的资源,属于个人自我的学习方式。其实这并不正确。自我导向学习虽然字面上有着自主、独立的意思,但并不是要将学习与外界断绝;反而是要借助可用的资源,甚至人力,进行自我的学习。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学习者可由低自我导向学习特质与能力,朝着高自我导向学习特质发展。个体的内在特质或是技能上的表现,因此对教学者而言,自我导向学习成为一种协助学习者的过程,教学者必须拟定更多的方法或策略来激发出学习者在学习上的知觉与培养相关的技能,进而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二、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一主两翼”应用的现状分析
(一)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由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以及口语交际教学组成。而在四大块中,教师和学生花费精力最多的便是阅读教学,但可能收效甚微。因为“我国的语文课程没有专门的语言课,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实施的”。阅读的教学效率决定了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而阅读学习注重的是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验,学生要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进而受到高尚品德和趣味的熏陶,拥有人文情怀。
(二)阅读教学模式实践中的应用
我国国内优秀的一线教师也在不断改进阅读教学方法,较为著名的有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教学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魏书生老师设计的“课堂教学六步法”,同样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还有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很好地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但是在现实的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我国受苏联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大,偏重于对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学习,这种重表面知识、轻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积重难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
三、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一主两翼”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有些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喜欢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希望整节课都是精彩的、有趣的,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拓展内容,让学生多获得知识,生怕自己讲少了。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既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没有完成,拖堂现象严重,一节课都是教师在讲,而学生却很少参与。
(二)教师的无效提问
教师的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更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问,不断引导,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课堂问题设计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
(三)教师的评价太宽泛
《语文课程标准》一直在强调,要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因此很多教师就将自己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只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不论学生回答得如何,教师都会笼统地说“好”或“很好”,没有给予学生公正、合理和有针对性的具体评价,导致学生认为自己怎么说都无所谓,只要说就可以,而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怎么能够提高?
四、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一主两翼”应用对策与建议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为在前期已获得最粗线的语文知识,已能进行自我阅读,所以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终身阅读”意识和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幅度提升的最好时期。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但在过往的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太过于着重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对课文教学的过度依赖,缺少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也是造成学生阅读面不广、限制学生思维发展的原因之一。教师要创新更多的教学手段,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将课本与课外书籍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情境中主动阅读
阅读应该是一件生动的事情,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情感,“看”到作者想要传达的场景内容,而不仅仅是刻板地读出来。学生之所以不爱阅读,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不感兴趣。既然学生充满童趣,充满想象力,爱玩,爱表现,教师就应该“投其所好”,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快乐阅读。学生刚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在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一代伟人邓小平的不朽功绩以及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在学生心中留下的也是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时候,孩子们的心中一定有许多疑惑,此刻,老师提出阅读《邓小平的故事》,可以满足他们的阅读冲动。
以五年级课文《在大海中永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为例,老师可以设计三个重要阅读实践环节:了解伟人、品读段落、走近伟人。其中第一环节,设计“你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邓爷爷?你能不能向大家说一则邓爷爷的故事?”这个任务,重点指向对书本内容的整体把握,采用略读的方法即可;第二环节,设计“书中哪些语言最吸引你?”这个任务,目标指向赏词析句,规范语言积累,采用精读的方法;第三环节,老师设计了写人物传记的任务,目标指向搜集信息,进行书面表达。这三个核心环节,由整体—局部—整体,可以说环环相扣,梯次展开。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分不开,教师应该先培养学生建立阅读的意识,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认识世界,了解外面的世界,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自学能力。读的书多了,既能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还能更好地理解、鉴赏优秀的文学作品,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体会语文的魅力。但在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引导时,一定要注意推荐适合学生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和正确观念形成的书籍,同时注意与课本阅读相结合,以延伸学习为目的。
师:昆虫学家法布尔在《昆虫记》中也记录了大自然的这一奇观。快速默读《金蝉脱壳》一文中对蝉脱壳这一情景的描写。
(学生默读)
师:与文中的描写比一比,你发现作者和法布尔在描写上有哪些异同点呢?再四人小组内讨论讨论。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生:两篇文章的观察与描写都非常有序。
生:两篇文章都详细地写了蝉尾出壳的情景。
生:法布尔写蝉脱壳时“像在表演奇怪的体操”,我觉得这个比喻句写得很形象。
生:法布尔还写了蝉脱壳所花的时间。
生:语文书中的作者对蝉脱壳的颜色变化写得更细致。
师:同学们能在读中比,比中悟,真了不起!两篇文章观察顺序相同,但观察角度不同,心理感受不同,语言表达也就各具特色。课后,同学们也可以动笔写一写你所观察到的与众不同的“金蝉脱壳”的情景。
老师带领学生感受到作者是如何将金蝉脱壳的过程描写得生动具体后,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紧追一步,让学生再次观看蝉脱壳过程的视频,然后回想文中具体描写的语句,來练习复述。这样,学生不仅有理性上认知,而且能将作者的语句描写内化于心,从而准确地把握描写的顺序。那么,从此以后,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这一篇课文对蝉脱壳的过程性描写,更多的是将此描写的方法牢记于心。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也必须重视“一主两翼”教学模式的使用。我们应该采取策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将自主、合作和竞争的学习方式很好地运用进来,不断改革语文教学,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方面的能力。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给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长远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锦屏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