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畅玩探趣嗨起来!

2019-10-07肖樱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操场桌子幼儿园

肖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我园积极探索园本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实施的有效方式和吸引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策略,以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

一、基于现状,梳理问题

我园户外活动场地800平方米,在园幼儿500多人,人均面积1.4平方米,每到户外活动时间,当全园幼儿都到操场进行活动时,就会显得很拥挤;而运动区投放的林林总总的运动材料,孩子们却兴趣索然。

我们不禁思考:如何让现有材料在孩子们的游戏活动中发挥作用?如何让500多个孩子在现有的场地上尽情奔跑、撒欢?为此,我们结合实际,从问题入手,开展实践研究,让我园户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

二、对照问题,寻找优化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方法

(一)追随兴趣,让幼儿“动”起来

参照《指南》精神: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组织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那孩子们喜欢什么呢?我们针对各年段幼儿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班的孩子乐意对材料进行组合、改装,自主、自发地进行游戏,同时他们还喜欢竞赛类的游戏;中班孩子最喜欢轮胎的多样玩法,他们还倾向于自制体育器械;小班孩子,滑梯是他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之一,他们还倾向于老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和情境性游戏。

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操场、树林、楼梯,幼儿园的每一个场地,都能成为游戏的乐园。那就把场地交给孩子,让他们把户外场地重新设计和划分。

(二)立足实际,让材料“活”起来

《指南》中指出:“提供丰富的体育活动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展活动。”而从孩子们的调查表中,我们发现另一个问题:幼儿园里还有很多材料不被孩子喜欢、利用!我们组织教师开展教研、头脑风暴、集思广益,让这些“无用”的材料再次发挥作用。

案例一:低结构材料巧利用——玩转桌子

“桌子”是孩子们离不开的好伙伴,在平时的活动中,孩子们会用桌子来吃饭、画画,也会有意无意地玩一些桌子游戏,我们把桌子也投放到运动区,让孩子和桌子来一次狂欢。怎么玩呢?

1.鼓励探究,点燃幼儿创造的激情

“孩子们,桌子还可以怎么玩呢?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瑞瑞说:“我们可以把桌子变成一艘海盗船。”

豪豪说:“可以把两张桌子叠起来,玩跳水的游戏。”

有趣的想法,顿时让孩子们忙碌起来。

2.点拨引导,给予幼儿创造的空间

小、中、大班的孩子们三人一组、五人一群,“桌子和桌子能够组合吗?”“桌子和其他材料一起组合吗?”“桌子除了朝上摆放,还可以怎么摆放呢?”

3.梳理汇总,完善幼儿创造的成果

孩子们不同的想法也点燃了同伴们的设计欲望,桌子和其他材料碰撞出不同的组合:适合小班的有海盗船、小吊车等;适合中班的有滑梯、抬花轿等;适合大班的有跳水、翻山越岭、蜘蛛侠等。其中还有同时适合小中大各年龄阶段的游戏,如过断崖、走迷宫等,这些游戏能够促进孩子走、跑、跳、攀爬、投掷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材料与运动链接起来,首先我们要思考运动核心经验,其次是与材料相关的运动。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还探索了圈、球、绳、椅子、垫子、高跷、布袋等材料的多种玩法,这些不被选择的材料再次在孩子们的运动中“活”了起来。

(三)巧妙利用,让空间“大”起来

我们将幼儿园户外所有的空余场地,根据其地理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巧妙利用,遵循“大场地大运动,小场地巧利用”的原则。比如大操场因为功能多用,不可能设置固定的器械,因此作为综合运动区,方便幼儿利用木梯、三脚架、平衡木、长凳等可组合的器械开展综合运动;操场四周的羊肠小道供各类童车沿道骑行;操场四周的草地,投放木桩、板凳、平衡木等,创设挑担类、平衡类及力量类的游戏场地;同时,利用不规则的角落和地段,创设投掷区、攀爬区等,就连幼儿园的一片树木林也没闲着,也被孩子们利用起来了!

案例二:空间巧利用——挑战大树

爬树初体验

幼儿园的后操场有一排高高的大树,孩子们在树底下穿梭、嬉戏、捡拾落叶。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要上树了,可是,树那么高,怎么上去呢?

小班的孩子说:“可以把树敲弯。”“可以把他抱上去。”中班的孩子说:“可以用梯子啊,把梯子架在大树上。”“可以把布挂在树杈上,一步一步爬上去。”“可以利用攀爬架。”班的孩子说:“可以把梯子架在桌子上。”“可以把两架梯子连起来,大家帮忙扶着,这样可以上去了。”……在同伴们的齐心协力下,孩子们终于爬到树顶,把鸟窝送到了树上!

活动再创造

爬树的成功激发了孩子们“跟树一起玩”的热情,他们玩出了花样,玩出了精彩,“树上滑梯”“空中飞人”“走钢丝”“穿越蜘蛛网”“空中小屋”……

大胆尝试 快乐体验

蒙台梭利曾说:“如果孩子们成长在鼓励的发展环境中,他们会突破性地進入到学习,变成自我激励者,自我学习者。”因而教师要以欣赏的态度,尽量用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激发幼儿内在驱动力,运用已有的经验获得新经验,提高其挑战能力。看着孩子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看着他们在树林中撒欢的样子,我们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

三、措施得当,让指导“用”起来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以《纲要》和《指南》精神为指导,以体育活动目标和关键经验为蓝本,根据小中大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我们努力提升幼儿户外活动的质量。

(一)立足儿童,关注孩子运动的核心经验

核心经验1: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

核心经验2:身体移动能力

核心经验3:器械具操控能力

(二)链接运动核心经验,关注儿童运动的关键能力

1.活动兴趣与活动的自主性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于每天机械重复的连续动作,幼儿容易产生疲劳,如果突然打破原有的形式,局部加入变化,能更好地激发其兴趣。因此在户外体育活动时,教师要认真关注孩子的情感、态度、积极性,善于引导,又不要干预过多。也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运动器械,自由结伴,让孩子能在快乐、有趣的环境中与人交流和分享自己发现的信息。孩子的想法变成实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们要放慢脚步,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

2.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不但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活动材料,而且让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机会。提供层次性的材料,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教师要根据运动的目标投放适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活动材料。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随时变换和调整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同样的材料创造新的游戏,也可以引导幼儿将原先的多种材料搭配组合后变成新的活动材料。

3.运动能力与意志品质

合理确定运动目标,兼顾基本动作、身体素质的培养,难易适当,让幼儿“跳一跳、够得着”。

4.规则与习惯

引导幼儿讨论运动中出现的问题,自主建立规则、认同规则,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5.交流与合作

发现孩子闪光的行为和品质,适时给予其展示的机会,促进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幼儿的户外体育运动在我们老师大胆的实践探索中,有了很大的突破:幼儿的活动目标得到了落实;运动场地得到充分利用;运动内容更加饱满丰富;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幼儿的动作、身体和心理获得更和谐、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北港街道中心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操场桌子幼儿园
擦桌子
我们的操场
我们的操场
学校操场
下课了
爱“上”幼儿园
拼桌子
打桌子
你用对“数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