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婚,悔一生”
2019-10-07王玲玲
【摘要】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是社会文化的传承与体现。相对于中式婚礼里的黄道吉日,英式婚礼也有着古老的良辰和禁忌。“五月婚,悔一生”这句顺口溜的形成,有着社会、历史以及生产生活的诸多因素。深入了解其成因有助于理解文化差异,实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素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英式婚俗;良辰与禁忌;五月;传统
【作者简介】王玲玲(1980.11-),土家族,重庆人,重庆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两个真心相爱的人,通过婚礼这个最重要的仪式,彼此见证,缔结婚姻关系,这应该是社会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这种婚姻关系,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制约关系,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传承与体现。随着全球化日益加剧,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会选择办一场中西合璧的婚礼。相对于中式婚礼首先要确定的黄道吉日,英式婚俗里其实也有对良辰与禁忌的选择。
看过Downton Abbey(唐顿庄园)的观众很容易留意到在第二季第7集中,大家围坐一起讨论婚礼日期的对白如下:
“Will it be April or May?”(四月还是五月呢?)
“I should steer clear of May. Marry in May, rue the day.”(绝对不能选五月。五月婚,悔一生。)
维奥莱特·克劳利,格兰特罕太伯爵夫人(Violet Crawley, Dowager Countess of Grantham)的回答代表着家族的权威,也代表着英式婚俗的传统。不难发现,与中式婚礼传承的黄道吉日选择相似,传统的英式婚俗里也有良辰吉日的选择。
一、结婚吉日顺口溜
英国有一个古老的顺口溜帮助人们选择良辰吉日:
Monday for health, Tuesday for wealth, Wednesday best of all. Thursday for losses, Friday for crosses, Saturday for no luck at all.
周一预示财富,周二预示健康,周三吉祥如意。周四多有失去,周五历经磨难,周六命运无常。周五磨难的说法是受宗教影响的结果。《圣经》中最后的晚餐在周四举行,接着耶稣在周五受难。所以西方人认为在一周的后三天结婚,开始新的婚姻生活是不吉利的。
除此之外,古老的英式传统对结婚佳月也有讲究:
Married when the year is new, Hell be loving, kind and true. When February birds do mate, You wed nor dread your fate.
If you wed when March winds blow, Joy and sorrow both youll know. Marry in April when you can, Joy for maiden and the man. Marry in the month of May, And youll surely rue the day.
Marry when the June roses grow, Over land and sea youll go.
Those who in July do wed, Must labour for their daily bread.
Whoever wed in August be, Many a change is sure to see.
Marry in Septembers shine, Your living will be rich and fine.
If in October you do marry, Love will come, but riches tarry.
If you wed in bleak November, Only joys will come, remember,
When Decembers snows fall fast, Marry and true love will last.
二月鸟儿配对时,前途无忧把婚结;三月春风拂面时,欢乐痛苦皆尝遍;四月喜把良缘结,夫妻快活度今生;五月婚事起,注定将懊悔;六月玫瑰开,跨国越重洋;七月结连理,劳累为生计;八月穿嫁衣,变数必降临;九月入教堂,富足把福享;十月庆喜事,真爱对清贫;冬月凄凄涼,快乐来拜访;腊月雪花飘,真爱永绵长。
除了七月为生计劳累,五月简直就是一年中最不适合结婚的月份,是一年里结婚的禁忌之月。而唐顿庄园里的老夫人,其反对在五月结婚的对白也来源于此。唐顿庄园由英国ITV电视台出品,故事背景发生在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在位时期。老夫人遵循传统谈到的择日禁忌,不仅代表了她的身份,也代表了拿下了63届艾美奖最佳编剧的Julian Fellowes对英式婚俗文化的深切领悟。事实上,不仅仅是英国,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海外扩张,英式婚俗里的吉日及禁忌选择也传递到了它的海外殖民地。譬如,在新西兰的谚语里至今也流传着“五月婚事起,注定将懊悔” 的表达。
二、“五月婚,悔一生”的形成成因
一年十二个月,为什么古老的英式婚俗抛弃的是五月呢?五月被认为结婚不吉利其实有诸多原因。
首先是社会文化的因素。在传统的英国文化里,凯尔特文化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五月对于凯尔特人来说,有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五朔节,用来庆祝漫长冬季结束,太阳终于又普照大地。在这个节日期间人们一般聚集在室外进行集体庆祝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并不适合开始私密二人世界的婚姻生活。随着五朔节在欧洲北半球的蔓延,它逐渐成为大半个欧洲春季的传统节日。莎士比亚在《仲夏日之梦》里也有提到五朔节里的maypole(五月柱),足以见得这个节日的深入人心。
其次是歷史文化的因素。古罗马对整个欧洲文化的影响都非常大。古罗马伟大的诗人奥维德, 《变形记》的作者,记载了一个名为“Lemuria”的节日。利穆里亚在五月的三天不同时间举行。在五月的第九,十一和十三号,古罗马的户主们便会向他们已故的祖先献祭,以确保他们愤怒的祖父母不会缠扰他们。这个节日的诞生使得罗马文明下的五月一部分成了悼念死者祭奠死神的日子,跟喜庆的婚礼明显格格不入。凑巧的是,Bona Dea,罗马宗教里守护罗马妇女贞节的女神,她的庆祝活动也是在五月的第一天举行。死亡和贞洁的意义,都让五月的罗马远离了婚礼。随着罗马帝国的兴旺,罗马文化的影响也深入人心。
再者就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因素。畜牧和农耕生活在当时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仍然是重头戏。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后的五月是个畜牧发情交配的旺季。公驴发情的时候叫声不断,震耳欲聋,非常难听。这种大环境很难让刚刚开始婚姻生活的新婚夫妇觉得舒适。即便是在1840年美国《南方文学》里也提到“他们(年轻女孩)坦率地说着这个话题,不适合在驴子多情的时候结婚。”换句话就是,婚礼吉日为什么不等到五月后,家畜们都完成了交配?
三、传统与反传统的现实世界
“5月婚,悔一生”,这句古老的歌谣到底在现在的英国社会具有多大的影响力?这其实取决于新婚夫妇自己的内心。秉承传统,还是打破传统,是个人意志的体现也是社会背景的缩影。
以英国皇室为例,大多数皇室成员的婚礼都主动避开了五月。相传这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家训。但也有破例。首先是玛格丽特公主。这位公主小伊丽莎白女王4岁,英媒称其为乔治六世最爱的女儿。自小漂亮任性,突然在1960年的5月6日结婚。16年后,玛格丽特公主离婚,成为20世纪英国王室第一个离婚的人,却也加重了“五月婚,悔一生”的预言。以至于其后的2011年4月29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的威廉王子凯特王妃婚礼特别显眼。给人一种一定要抢在五月前,避开五月的感觉。身为长子的威廉和在英国成长的凯特王妃,带着明显的英式文化传承。而最近的一场皇室大婚,结婚的是威廉的弟弟哈里。2018年5月19日,哈里王子迎娶梅根王妃,成为打破传统选择在五月进行皇室婚礼的第二人。想来生长在当今美国女性运动洪波下的梅根,自由独立之下,有着对婚姻爱情的全部自信吧。不过无论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他们可能都不太乐意把自己的婚礼放在逢13的星期五。这不叫迷信,而叫信仰。
参考文献:
[1]Kate Greenaway. Kate Greenaways Mother Goose[M].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1988.
[2]方素珍.鹅妈妈童谣[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3]Thos. W. White. Usage, Customs and Superstitions of the Inhabitants of the Black Mountain[C]. Ohio State University. Southern literary messenger,1840:728.
[4]欧阳若修,韦向学.外国婚俗[M].广西:漓江出版社,1986.
[5]Hong Gang Jin. Lian Xue. Yusheng Yang and Lan Zhao Zhou. The Routledgae Advanced Language Training Course for K-16 Non -native Chinese Teachers[M]. New York, NY: Routledge,2016.
[6]Kate Gribble. The Lovers Book[M]. N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2009.
[7]Henk Versnel. Inconsistencies in Greek and Roman Religion, Volume 2: Transition and Reversal in Myth and Ritual[M]. Leiden: Brill,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