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之我见

2019-10-07金明丽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童话课文语文

金明丽

在小學语文教学的构成中,童话阅读语篇的教学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童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极大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对于未来的语文学习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童话故事可以将幻想与现实事物深度融合,让儿童与童话人物共同经历喜怒哀乐,在审美体验过程中,儿童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能够较为全面地认识社会中的善恶美丑,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认识意义重大。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如何进行童话故事与语文课堂的有效结合呢?

一、教师要为学生减少选文修改,完善童话选文

在新的课标改革下,编者对童话的选择要进行改变,大的部分可以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在小的部分,选择一些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文章。在选择童话时,尽量不要改动童话作者的原语句、结构,尽量不要改变童话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和寓意。对于一些字数较长的童话故事,可分成课上阅读和课下自学,这样既保留了童话的原汁原味,又节省了时间,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下就会阅读另一篇,这样的教材编写方式一举两得。对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童话选择也要不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选择童话教材,低年级应选择简单易懂、符合低年级心理特征的童话故事,高年级的学生可选择一些童话剧和童话诗,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小学童话的选文类型要多样化、语言生动、活泼有趣,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爱上童话,走近童话世界。

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生活情景,使语文回归生活

教学资源分为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教师在童话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辅助教学任务的完成,不能局限于中国童话,对于外国优秀童话也要穿插讲解。此外,还可通过课外书籍、报刊、网络、电影电视等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对童话的理解。

童话是文学对现实世界的再现,是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的桥梁,教师在实施童话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应注意创设生活情景,使童话教学回归生活。例如:在讲《小马过河》时,要注意提问学生为什么老马不直接告诉小马河水有多深,小马过河时在想什么。要知道语文本身即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要注重实体验感悟,重视童话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映射与回归,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预设问题,调动学生好奇心,组织多样的童话阅读相关活动

小学阶段的小孩对世界充满了未知,尤其对新奇的事物、各种各样的问题,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老师在课堂准备时要精心设置相关问题,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他们自主自觉地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小学生在学习课文《狐假虎威》时,老师可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设置一些有趣且有意义的问题:他们狐狸是怎样假扮老虎的、狐狸又是怎样瞒过众动物的、狐狸因为什么假扮老虎、又因什么事败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等。老师通过设置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投入到课文中,能够调动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这是童话教学的成功保障。组织学生阅读童话作品的同时,引导学生将童话作品中的故事情节通过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小学生天真烂漫、好玩好动,这种玩加学的形式可以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加深学生对童话理解的同时,也无形之中锻炼了学生编排剧本、角色分工等动手实践能力。

四、创设轻松的氛围,通过表演学习童话

由于童话这种文学题材极富儿童情趣和幻想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活泼,与其他体裁有很大区别,因此,教学的方式应发挥童话的特殊优势。表演作为童话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为每一位学生营造表现自我的宽松氛围。在这样宽松的情境中进行童话表演,不但能促使儿童更主动地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童话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定的情境中训练了语言;而且在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儿童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并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童话《小木偶的故事》,讲了一个只会笑的小木偶的三次遭遇,最后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笑在生活中很重要,可只有笑是远远不够的。课文写小木偶的三次经历不仅生动具体,还有人物的表情、对话,所以很适合让学生通过表演学习课文。有的教师进行了这样一个尝试: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确立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涨,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明白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五、提高鉴赏童话、写作童话的能力

童话教学的开展,教师的童话素养是关键。鉴赏能力是提升通化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拥有高超的童话鉴赏能力,教师才能领会其内涵,才能将童话作品的实质内容传递给学生。第一,教师要广泛涉猎童话作品,深入理解童话作品的写作形式,丰富多彩的幻想是童话的灵魂,太符合实际的童话不能称之为童话,也降低了童话对读者的吸引力。但是,童话不能毫无根据地幻想,其实质还是与生活相联系的;第二,教师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适时、适量地创作一些童话作品供学生阅读,可以增进师生的交流,让学生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总之,童话是文学体裁中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教学内容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并不能简单地把它作为故事进行讲解,需要让学生明白故事背后的含义。因而,在童话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可让小学生喜欢童话。

猜你喜欢

童话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