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观
2019-10-07阚兆成
阚兆成
在德国,人们认为孩子是一粒种子,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应给他探究世界的机会,教他自我成长,不可过于控制,要给孩子留下尽量多的自由发展空间。比如,抱孩子时要让孩子脸朝外,使眼睛和大人的视野基本一样,小手小腿可自由活动,全身能充分与阳光和空气接触,这样有利于他们适应自然环境,健康成长。而德国的幼儿教育,则在这个基础上更为注重与自然生长法则,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快乐成长。
不急不躁:在等待中孕育力量
德国幼儿园没有年级,所有年龄都混在一起;德国小学校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没有课程安排,只有课外活动;英语课程要到小学3年级才开始学习;而到小学4年级毕业时,可根据老师推荐进行升学,学习技工、中专或上可直升大学的文理中学。
在德国,学生上大学的比例并不高。然而,8200万德国人却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在于他们奉行这一原则:不要过早地过度开发儿童智力,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师法自然:宪法禁止学前的知识灌输
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尽量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另外,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
如果说在上学前非要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1.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使用暴力、不能大声说话等;2.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3.保护孩子的“情感胚胎”,培养情商以及领导力。
静待花开: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而幼儿期是孩子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孩子在学龄前形成的想象力,是他们一生创新性思维的基础,因此,父母更要保护和引导孩子的想象力。对于孩子的“胡思乱想”,德国父母会同他交流,让他描绘幻想的图景,有哪些人物形象,各是什么衣着神态、举止动作,人物之间关系如何、有没有冲突、如何解决,等等,诸如此类的交流不但可以为孩子原本模糊的幻想世界增加细节的金边儿,也提高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残酷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去“打拼”
德国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长大后面对挫折时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撞”出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因此,“残酷教育”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趋势。德国幼儿园的室外通常会有大片活动场地,如草地、沙地、石头地等,却没有看到国内常见的塑胶地。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胆子很大,登梯爬高一点都不含糊。老师们则站在远处观察,并不怎么干涉。德国的冬天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却很少会穿着厚厚的棉衣或防寒服,大多都只穿半截袖上衣、短裤或短裙。德国教师认为,幼儿应该比大人少穿点衣服。他们精力旺盛,活动量大,因此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肿的服装还会影响他们的运动。
家庭民主:大人肯向孩子认错
德国人认为,家长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给予孩子尽量多的愛而不是宠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要常把“对不起”“请原谅”和“谢谢”之类的词挂在嘴边。由于得到父母的爱护和尊重,德国的孩子从小就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购买什么样的家用电器、汽车,如何布置房间、处理家务等,孩子都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与父母一起商讨,父母也都愿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充分肯定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
人权保障:法律严禁父母语言暴力
在德国,爱护儿童、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已被写入法律条款。一方面,法律规定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另一方面,严禁父母“语言暴力、打骂或不爱子女”,此外,法律还详细解释了儿童享有的各项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