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试飞英雄”滑俊:奋飞在祖国的万里蓝天

2019-09-30杨梓

晚晴 2019年8期
关键词:战友启动危险

杨梓

如今,已经退休颐养天年的滑俊,仍然会经常到机场转一转,每次他都会满怀激动和兴奋,他似乎仍然在回味着过去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却先后驾驶过多种国产歼击机,完成了大量科研试飞任务,被中央军委授予“科研试飞英雄”荣誉称号,成为空军试飞员队伍中元老级的人物。

“没有风险,要共产党员干什么?”

新中国成立前期,滑俊入伍,经历了新中国解放大西北的战役。1950年1月,带着战场的征尘,他与其他15名战士一起被选入空军飞行预备学校,从此走上了飞行之路。

1951年国庆节,滑俊和战友们一起,驾驶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了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检阅。在抗美援朝保卫祖国领空的战斗中,滑俊从飞拉-9、拉-11直到飞喷气式战斗机歼-5,立下了显赫战功,成为一名功勋卓著的飞行员。1960年8月,滑俊所在的部队刚刚归建,他就接到命令,赶赴西安担负试飞重任。

在学习试飞技术上滑俊很能吃苦、敢闯敢干,他拿着飞机模型一遍又一遍地演练,为了更接近实际,他手画座舱图、仪表、开关,根据课目全程动作,不厌其烦,反复练习。因为苦练,他的试飞生涯,从没有因为错忘漏而危及飞行安全和影响重要科研任务完成。

科研试飞工作的危险是任何人都清楚的。平时滑俊经常和战友们谈道:“搞科研试飞是一种探索性的工作,要担很大风险。没有风险,要共产党员干什么?万一发生意外,能够为研制我们自己的飞机出把力,就是牺牲也值得!”

1978年10月,他执行一项高空试飞任务,遇到两台发动机同时空中停车。面对这种险情,滑俊坚定沉着,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把飞机完好无损地开回去!他尽力保持高度滑行,同时按程序开车。

连续4次启动失败,终于在第5次,飞机降到6000米高度时启动成功。滑俊死里逃生,凝聚了科研人员多年心血的科研成果也死里逃生。

“要飛,我第一个上!”

虽然试飞路上充满荆棘,可面对危险,滑俊的信条就是:让我上!

1979年3月,上级下达了一项进行改型发动机空中启动的紧急试飞任务,即在只有一台发动机的飞机上进行空中停车后再启动的飞行试验。

只有一台发动机,如果启动不成功,危险可想而知。团里对这一任务进行研究时,滑俊首先提出:“一不能让兄弟单位的同志第一个飞,二不能让大队的其他同志们第一个飞。要飞,我第一个上!我飞行时间长,经验多些,再说也因为我年纪大了,往后飞这样科目的机会就少了,还是我第一个飞最合适!”最后,这一任务终于让滑俊争了过来。这种迎难而上的事,还有许多次。

一次,科研单位下达了一项空中航炮射击试飞任务。这是一种新式航炮,首次进行空中试射,实际性能到底怎样,大家心里都没有底。滑俊又自告奋勇:“让我上!”

“我们多担一分风险,就是为部队的战友多创造了一分胜利的条件!”

此后,滑俊又接受了发射新式空空导弹的试飞任务。这种导弹在地面试验时曾两次发生爆炸,研究人员非常想尽快掌握这种导弹空中发射时的性能状况。试飞讨论会上,大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可能发生的危险。滑俊怀着和科研人员同样的心情希望新武器早日投入使用,在会上当即表示:“这种时候,我应该上!”

第一天上午的试飞,顺利地完成了1枚导弹的试飞发射任务。下午,滑俊驾机挂2枚导弹又起飞了。当跃升到预定高度和速度时,滑俊按动了发射按钮,只见两道烟柱向前飞去。突然,右弹消失了!他立刻判断出是导弹提前爆炸了!

滑俊一面向地面指挥员报告,一面聚精会神地检查飞行状态、观察各种仪表工作情况,然后驾机返航。虽然大家都为他的安全着陆感到庆幸,可滑俊却面无惧色,说:“我们多担一分风险,就是为部队的战友多创造了一分胜利的条件!”

猜你喜欢

战友启动危险
战友永在我心里
来生还要做战友
喝水也会有危险
电启动机的正确使用
拥挤的危险(三)
俄媒:上合组织或9月启动扩员
话“危险”
美启动对我金属丝网托盘的反倾销反补贴损害调查等
别用左手启动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