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我代表私营企业家登上人民大会堂
2019-09-29
上世纪70 年代,我们家4 个兄弟都大学毕业了,我们不太安于现状。那时,生活水准比较低,我们想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一些价值来改变生活。我们的第一次创业是从1980 年开始的,我们装了个音响,本来计划生产音响拿去卖。我们跟生产队合作得很好,样机也生产出来了。但公社书记说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哪有个人和生产队搞合资的?这个想法被“枪毙”了。
过了两年,国家发生了变化,农村开始有专业户了。于是我们提出,城里面不让做,我们去农村当专业户行不行?我们去种蔬菜,养猪养鸡,结果这一提议被批准同意了。于是,我们卖掉了手表、自行车等全部家当,凑了1000 块钱,开始了创业。我们先从种植业做起,承包了一点土地种蔬菜,然后开始孵化小鸡、养猪、养鹌鹑。我们的第一桶金就是靠养鹌鹑换来的,后来发展为中国最大的鹌鹑养殖公司。之后,我们又转产饲料。到今天,我们集团旗下的新希望六和仍然是中国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
创业初期,我们的困难主要是没钱。为了创业,我们去跟别人借钱,也尝试着跟银行借。但在那个时代,银行怎么可能给私人借钱呢? 以前从来没有这个规矩。没办法,我们只能跟亲友借了一些钱。结果到年关了,钱还不上。我们四兄弟商量咋办,当时差点急得去跳岷江了!最后,我们咬紧牙关,把孵化出来的小鸡全部卖掉了, 总算还清了债务。创业初期压力特别大。
1993 年,中国开始有一批企业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我就是第一批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民营企业家,并有机会登上人民大会堂。一个来自西部的小伙能在中国最神圣、最庄严的地方发言,我非常感慨,也非常紧张。我当时做的大会发言的主题叫“私营企业有希望”。当时,有很多人担心, 讲这个话题好不好?我回答说,我就是私营企业家,讲自己这个群体的故事,有什么不好的?那时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不久,讲话中谈到,不要讨论姓“社”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时,中央大力提倡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我在大会发言中表示,中国民营企业虽然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但我相信民营企业会逐步成长壮大,是蛮有希望的。
1998 年,我到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会场上有很多来自全球各国的政要, 很多国际大企业都去了, 但中国去的企业比较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达沃斯论坛上有5 种语言,显示多种文字, 就是没有中文,而且中文翻译也极少,我们为了发言和交流,要找一个中文翻译人员都相对较难。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达沃斯论坛,关于中国的话题极受关注,会场到处可以看见中国人,关于中国的问题、中国的文字到处都是,参会的中国企业也很多。在今年的世界500 强里,来自中国的企业数量数一数二,而且其中有超过22 家是民营企业。为此,我感到非常钦佩和高兴,这说明中国的民营企业开始在世界上逐步有了一席之地。
我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在于勤奋、学习、进取和担当。什么是责任担当?以我们生产食品的企业来说,就表现在我们的产品质量过不过关,受不受市场欢迎,环境保护做得好不好,对员工好不好,对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是不是有共赢。此外,还有一个更广泛的责任,就是积极地参与扶贫事业和公益事业。
国家的强盛在于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细胞。当每一个细胞都很健壮的时候,国家当然就健壮了。▲
(张妮采访李司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