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戏曲旦角身段教学

2019-09-28姚彩虹

艺术大观 2019年13期
关键词:戏曲

姚彩虹

摘要:戏曲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音乐性的对话和舞蹈性的动作是其主要特点。身段是戏曲表演中较为重要的表演手段,是有一定规范的舞蹈化形体动作,所以在基功教学训练中是必不可缺的戏曲形体课。然而身段课中的指法在戏曲表演中是占有很高的地位,特别对于旦角而言,拥有形态柔美的指法对于一名戏曲演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所谓“手为势,镜中影。”讲的就是,在戏曲表演中,通过手部动作的变换对实物进行诠释,以推动情节的发展,从中也很好的说明出在戏曲身段中指法的关键性。

关键词:戏曲;旦角身段的作用;指法的表现形式化;指法的训练导向

一、旦角身段的作用

身段顾名思义就是戏曲演员通常在戏曲舞台上表演时所运用的舞蹈动作、技巧以及展示的功架等,同时它还包含有前后贯穿的动作以及身体各部位姿势的展示等;在此过程中,演员通过运用台步的移动、水袖的抛收、脸部形态、眼神的运用等、手、眼、身、法、步密切配合,将戏曲这门传统艺术的身段美、表演美、程式美等一一展示给观众。这就是身段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名戏曲身段专业的主课教师,在与学生授课的过程当中务必得先从基础入手。首先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旦角?什么是旦角身段?它在戏曲艺术中起到什么样的意义以及什么样的作用。对此笔者相对性地进行诠释:舞台是戏曲表演的根本,旦角是旦行的一个系统化词汇,那么旦角的身段上述已经点到,除此之外它的意义及其作用,则需要从舞台上诠释的旦角的表演形式开讲。戏曲演员只有通过优美的身段为主要形体语言进行对剧中人物的演绎,以及很好地把舞台上呈现的艺术向观众展示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好形象,因此,优美的身段、婀娜多姿的形体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着演员舞台表演艺术的效果。这就是旦角身段的意义以及作用的概括性。

戏曲演员在通过专业的戏曲基础训中,尤其身段的教学以及训练,都着重于手、眼、身、法、步、精、气、神贯注为一体的表里结合、形神兼备的动作练习。其中在旦角行当中,除了需要以开打动作为主要表演的刀马旦、武旦等旦角门类外,其他绝大部分旦角门类都不需要通过高难度的打斗或空翻等表演,没有高难度的翻打动作的旦行,那剩下的这些旦角门类都需要通过戏曲专业性的基本功训练,通过系统化的基本功训练,演员自身的身段及戏曲美学意识,才能得到程度性的熏陶,使演员的气质得以提升,进而通过协调、优雅的肢体语言将戏曲动态的美态贯穿到戏曲人物的各个动态举止之中,使得戏曲人物的喜怒哀乐格外传神。但是从教学角度来言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必须注意到,演员通过戏曲身段这种肢体语言来演绎人物,那么无论是人物表演的动态或是静态,演员都需要呈现出曲线美,切忌直出直入。如此,方能给观众以优美的姿态和动人的体态,进而将剧种所拟定的人物角色的一言一行、一步一挪中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世界逐步呈现出来,使观众更加直观、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其在戏中的重要作用。

二、指法的表现形式化

在传统戏曲艺术表演的历程中,戏曲艺人们通常将唱、念、做、打四种表演要素与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法共同称为“四功五法”,并将其作为戏曲演员所应具有的基本的艺术修养。那么从身段教学来言,它除了水袖功、走边、趟马以及起霸外,其最基础的就是‘指法换句话可以这样去见解身段的指法那就是“身段的主导动作它离不开指法这一重要元素”然而在戏曲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关于指法的应用,许多戏曲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为此也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我国是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大国,历朝历代经历了几千年,那么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那么它的形式、它的艺术可以用得上数不胜数来形容。戏曲中人物的众多,不同的剧观中不同的人物身份、年龄、性格、性别以及文学体裁上都各有不同,因此旦角身段在指法的表现上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别,以在教学过程常以花旦为例,花旦相对其他角色行当来言它差别表现相对明显。花旦作为传统戏曲中的角色行当,通常代表的剧中人物多数以性格开朗、天真的年轻少女。在戏曲旦行来细分,花旦可分为闺门旦、梅香旦、泼辣旦等,在不同的花旦性格也各不相同。比如琼剧《红叶题诗》中的姜玉蕊一角,姜玉蕊作为侯门小姐,自幼便在深闺中长大,性格也较为内敛含蓄,属于典型的闺门旦,因此表演时在指法上应注意更加缓慢和柔美,力求表现出闺中小姐的腼腆可爱,所以演员根据特定的剧情、人物进行系统化的指法表演方能是的剧中人物的生动化的写意,通过剧本所设定的人物性格去安排设计符合该角色行当的指法动作,才使得戏曲人物与扮演者的二合为一,指法的体现能够很好地将人物展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旦角指法的重要性了。

三、指法训练的导向

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去认识旦角指法重要性外,还要特别加强学生对指法的了解,指法的类型、特点、指法对于戏曲表演的作用以及各不剧中人物性格、不同年龄指法的表现与用途。对于学生进行指法训练时,要遵循形体规范性规则从而进行细化传授。例如身段指法中的兰花指,其在运用过程中,它都离不开指花与圆弧形的动作势态,旦角的指法在完成的过程当中,通常是以中指与大拇指捏在一起,轻柔地出食指,使整个手掌呈现兰花状的表现,且张度有利形式为主。戏曲讲究美和圆因此在指法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掌握美的伸张度和“圆”的运动规律,打好指法训练的基础。此后,再进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法的综合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以自身为例亲自示范,并且将脸部表情和眼神相容为一起,做到神形为一体,将眼神表情投入其中,随后对学生进行眼神协调性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训练方法的选取与使用,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训练,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还要做到循序渐进。指法教学对于戏曲表演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提高演员自身表演水平和引起观众对戏曲艺术共鸣上都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教学形式上来说:‘它能直接性地促让学生对于指法的运用有了更好直观的感受与认识,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戏曲学生拥有扎实的身段基础,为后面的实际训练打好基础。

在针对学生对身段知识有了充分了解和掌握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指法的以及规范动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际训练,对学生的手指控制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通过展示不同年龄,不通角色段女性的指法进行巩固性训练。例如根据学生现特有的年龄段去引入解说,从实际情况出发或者是在舞台上表现一个十几岁人物时,老师可以根据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物特征指导学生,让学生在一个拟定好的人物形象特征和个性特点的环境内,结合舞台表演摆出指法的形态,通过这样一种具体化年龄段的人物进行实操示范是要注意到指法在人物使用中,比如说指法应是上稍稍收敛,握紧拳头,只對食指进行突出。还有就是如果换成是在表现20岁出头的少女时,指法上则应表现出含苞待放的感觉。结合实际案例既能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加深对指法的了解,这才是真正的掌握指法应用的诀窍。

四、结语

戏曲的形体动作经过历代老艺术家们总结舞台经验积淀下逐步形成的,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随着时代步伐不断进步,戏曲的形体动作也随之不断地创新、不断进取。在身段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尤其指法的作用不容小觑,这看似简单的指法却蕴藏这十分丰富的舞蹈动作,在剧本情节的推动与剧中人物性格的表现上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指法的训练,使其更加规范,进一步推动我国传统戏曲的发展。

猜你喜欢

戏曲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新舞台
戏曲从哪里来
小学音乐戏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传统戏曲
戏曲进校园,经典共传承
趣学本土戏曲
四部委携手推进戏曲教育工作
四部委携手推进戏曲教育工作
戏曲创新不能忘记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