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马钱德兰的审美理论探究

2019-09-28王世磊

艺术大观 2019年13期
关键词:审美人工智能探究

摘要:在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变迁中,最令我着迷的是技术带给我的生活中的转变。过去的几百年中,人类经历了三次改变社会和生产力的工业革命,三次工业革命分别以蒸汽机、电气化、计算机为技术标志,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则不再以单一的某项技术为标志,而是横跨多个领域,以集成、融合和超越的方式,开展的人工智能革命。而神经科学家拉玛钱德兰的神经审美理论正是人工智能和审美观点之间的桥梁,本文希望以拉马钱德兰的神经审美理论为依据,寻找出人脑审美与机器审美的相通之处。

关键词:审美;人工智能;拉玛钱德兰;探究

一、峰值转换原则

作为神经科学家,神经科学家V.S.拉马钱德兰(V.S.Ramachandran)可以说是西方神经美学中审美认知理论的先驱,他将神经科学、心理学和进化理论延伸到审美现象的解释中,这其中既包括对艺术的审美,也包括日常的审美。虽然拉马钱德兰并没有明确站在神经美学的立场,但是他提出了人类的艺术体验和调节它的神经机制的理论。

1999 年,拉马钱德兰和海尔斯坦(William Hirstein)提出了关于审美认知理论的著名“峰值转换原则”(Peak Shift Principle)。首先,任何艺术理论(或者,实际上,人文学科的任何方面)都必须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艺术思考:能否有普遍的规律或准则;二是进化论基本原理:为什么这些规则会演变,为什么他们进化成这样的形式;三是大腦结构的参与。拉马钱德兰最有影响力的审美理论就是他的艺术体验中的峰值转换原则。“峰值转换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出自心理学家廷伯根(Tinbergen)的实验,观察的小海鸥啄食在他们母亲的喙的尖端附近的红点来求食的现象。如果给母海鸥的喙上再加上一些红色的条纹,小海鸥就会反应更加强烈。也就是说,进化而来的脑神经结构会对某些被强化了视觉特征的刺激物有更强烈的反应。例如,如果一只老鼠因为从正方形中识别出矩形而得到奖励,它甚至会更加积极地回应更具矩形特征的长和瘦的矩形图像。此外,文化确实能对审美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即使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美主体本身,也有某种普遍的规则或深层结构潜在于艺术体验中。细节可能因文化而异,并可能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基因规定的机制——这是所有类型艺术中都有的共同属性。

拉马钱德兰不断完善这个理论,并进行了最早的研究大脑如何对艺术做出反应的实验。据此,拉马钱德兰和赫斯坦提出了一系列可能潜在于审美体验的知觉原则,并且强调峰值转换现象来作为理解抽象艺术的根据。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体验时,会依照进化而来的神经机制来认知审美对象,并在其中提取其最明显、最典型的特征做出反应;然后在审美输出或者艺术创作中,对这种特征进行再度加工和组合,往往在知觉和创作中进行夸大,从而造成独特的审美体验。

虽然这些原则无法解释独创性是艺术的本质,但是可以提供一个了解视觉艺术、审美和设计方面的框架,即使他们不一定说明个人艺术作品的启发性或独创性。一是,拉马钱德兰认为峰值转换原则是艺术家使用的最佳刺激大脑的原则,也是艺术作品的一个特征,通常是由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并影响审美偏好。峰移效应描述对物体的强烈反应,某种程度上夸大了熟悉对象的特性。例如,漫画讽刺技巧和描绘的模式就强调审美对象的本质。因此,某些功能吸引观察者因为他们最佳地利用(或刺激)参与视觉刺激的识别的一般过程。拉马钱德兰发现了峰值转换原则在审美认知过程中产生奖励和愉悦性。二是,拉马钱德兰对于峰值转换理论和艺术体验的八大定律,比较早地将审美认知理论的研究体系化、规律化,与泽基的假想相比,拉马钱德兰的成就更为具体、深入的探索了审美认知在神经基础上的机制。峰值转换理论和艺术体验八原则解释了很多关键的艺术欣赏中审美认知理论要素,比如艺术家和艺术审美主体为何能够捕捉到事物最典型的特征等等。

二、结语

峰值转换理论给后来的神经美学学者,特别是审美认知理论研究者以极大的启发,查特吉等后来的神经美学学者都深受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艾森克,基恩[英].认知心理学(第四版)[M].高定国,肖晓云,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

[2]葛詹尼加[美]等.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M].周晓林,高定国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Armstrong Paul B.How Literature Plays with the Brain:The Neuroscience ofReading and Art[M].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13.

[4]Arnheim R.Toward a Psychology of Art[M].Berkeley:The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66.

作者简介:王世磊,大连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审美人工智能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数读人工智能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下一幕,人工智能!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