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2019-09-28寇誉元

科技视界 2019年2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双创

寇誉元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構建对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国家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氛围较为薄弱、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健全、创新创业教师团队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和成长。为此,高校应多管齐下,从氛围营造、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平台、创业活动等多方面着手,着力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从而推动国家、社会、民族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双创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3-012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3.05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加强,世界范围内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然而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同时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本文将探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进一步探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路径,建立起更为科学、长久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意义

创新是引领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参加创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部分高校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特点进行了创业能力教育的探索和尝试,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创业能力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和试验过程,对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教育和研究工作开展得比较少。尤其是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集中在工科和商科类专业当中,高校开设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往往只停留于就业指导层面,无法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的就业渠道,由于在校期间缺少创业方面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所以往往无法把握好市场的脉搏,而是完全凭借家庭的因素去进行创业。因此,构建科学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大学期间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面临的挑战

2.1 校内创新创业的氛围较为薄弱

目前一部分院校的发展重点仍放在专业人才教育上,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及孵化等方面不够重视,导致校内创新创业氛围较为薄弱,学生对创新创业知之甚少、了无兴趣,学生创新创业人数少、比例低。这使得部分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因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及相关政策支持而孤军奋战,甚至遭遇困难、中途放弃。而高校中的一般学生群体也因为不了解国家、省、市及高校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而对创新创业漠不关心,没有自主创业的兴趣和意向。普通学生无创业意向,创业学生无帮扶支持,久而久之将形成恶性循环,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造成极大阻力。

2.2 课程体系设置不健全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面临的第二大挑战是课程体系设置的不健全。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都开展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就业指导类课程。然而此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截然不同,课程内容以生涯规划或求职就业为主,创新创业最多只作为其中的一个章节在课程内出现,无法启迪学生创业灵感、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目前,部分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但是仍面临着课程体系不科学、不健全、不成熟,受众群体小、服务学生少等现实问题,制约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3 创新创业教师团队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面临的第三大挑战是创新创业教师团队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作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队的成员,只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拥有丰厚的实践经验。然而一般高校的教师只专注于专业知识领域的研究,在大学毕业之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继续专业领域的钻研。在毕业之后直接应聘进入高校,成为一名大学专职教师或辅导员。因此,多数教师在进入高校前并未学习过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仅在进入高校后因工作需要短暂地参加了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学习了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但缺少亲自成立企业或者在企业内负责管理运营的实践经验。这样的指导教师可以为学生教授一定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依据自身人生经历给予学生一定的意见和建议,但在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过程中很难进行具体的、经验性的指导,对于学生的帮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路径

3.1 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双创”战略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营造全校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2015年,为了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随后各省市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政策。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各高校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国家方针政策,制定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专项计划,给予创业大学生教育、资金、场地、创业指导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利用完善的顶层设计为学生的创新创业之路保驾护航。其次,高校应该利用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加强宣传引导。在线上利用校园网、微博、微信、QQ等平台,广泛宣传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在线下,通过主题报告、讲座、创新创业交流会、主题班会等各种活动,树立创新创业典型,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决心。第三,应该广泛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业项目遴选等创新创业类赛事,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主动交流,营造校内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3.2 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高校应通过科学设计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尤其是创业精神的系统教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增强学生捕捉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人才。为此高校首先应设立创新创业课程,加强第一课堂建设。课程应遵循人才培养目标及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合理分配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科学地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通过第一课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创新创业热情,丰富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第二,开设校友讲坛、创新创业大讲堂,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效。在第一课堂之外,可以邀请经、管、法、文、理、工等多学科的创新创业人士或优秀校友来校开展创新创业讲座,结合自身专业背景讲述成长成才经历及创新创业经验,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交流。第三,搭建创新创业线上学习平台。高校应为学生提供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创新创业线上课程的学习资源,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弥补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学习机会。

3.3 优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是零起点、零经验,因此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高校首先应引进优秀的创新创业教师。理论知识充足、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创新创业教师对启发学生创业灵感、意识、热情,进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加强专兼职创新创业讲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聘请高质量的专职创新创业教师,同时也应从企业聘请一些成功的创新创业人士,以他们丰富的企业运作经验来指导学生更好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第二,高校应搭建创新创业教师素质提升平台。在引进优秀师资的基础上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提供集中培训或轮训的机会,促进创新创业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应支持创新创业指导老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丰富自身实践经验,从而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第三,高校应该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激励制度。对于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支持,激励教师在创新教育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自身和学生的长远发展。

3.4 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绝非纸上谈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锻炼。目前场地租赁困难、启动资金不足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道路中的绊脚石,是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所面临的普遍问题。为此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软、硬件保障。创新创业中心应集合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项目遴选、项目孵化、创业指导、场地支持等功能,为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保障。其次,高校应进一步深化校企结合,与企业联合建立实践基地或创新实验室,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的機会和保障。

3.5 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各高校可从学校、二级学院、学生社团等不同层面以不同的学生群体为对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如创新创业项目交流会、创业经验交流会、主题报告会、项目指导会等,使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了解创业、关心创业,激发学生创业意识,鼓励学生开展创业实践。

4 结语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人才输送的主渠道,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多管齐下,以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优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来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断为社会输送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人才,增强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更好地推动国家社会的长远发展,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寒娜.校企合作下我国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26):113-114.

[2]李敏.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五闭环”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9(04):28-33.

[3]蒋龙,吴海刚.新工科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8):54-55.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