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不可以拒绝成熟
2019-09-28
看了小伙伴们略带感性的故事,你是不是隐约get到了“不得不做一件不想做的事”的意义所在?如果这个意义依然有些模糊或者不确定,就让理性的心理学家给你吃下最后的“定心丸”吧!
成长的过程,就是和现实不断妥协的过程。很多时候,愿望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当愿望不得不向现实妥协时,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挫折感和压力感,这些感受让我们质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质疑自己的人生。
对此,心理学家有哪些建议呢?首先,压力感的产生来自认知,也就是我们究竟该如何评价身边的环境和自身的能力。无论是喜爱画画的你不得不面对自己最不擅长的石膏素描,还是胆怯的你不得不站上充满了激烈竞争的跑道,或是心存偏见的你不得不和你不喜欢的人相处,当环境产生变化而你又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时,你不得不去思考“我有能力应付面前的变化吗”。如果你自身掌握的信息不够,比如人生阅历尚浅的你根本不明白学习那么多文化科学知识到底有什么用,你就会把学习本身看得困难重重且无价值;如果你不够自信,对自己能力估计不足,你就会觉得自己有很大概率失败,所以眼前的变化充满了威胁,让人恐惧。这种威胁感,正是“不得不做一件不想做的事”带给我们最大的消极感受。
除此之外,“不得不做一件不想做的事”也让我们感到自己的权利被损害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我们的人生并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上;这也意味着损失,我们不得不牺牲自己“去做想做的事”的寶贵时间。所以,威胁感、危害感、损失感,就是我们最容易陷入的惯性思考误区。
“不得不做一件不想做的事”会不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呢?很有可能。我们要做的,其实只是换个角度去看待环境变化。当你不得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你会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结识更多有趣的人,积累更多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和方法。也就是说,不要总是看着可能的消极后果和损失的小利益,要把压力解读为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上限,更加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美国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里这样说:“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不得不做一件不想做的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经历了这样的不情愿,却还无法成长。